看了这篇文章,我还真对东正教有了非常大的好奇心了
修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and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 Spirit. Amen.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1
level 13
编者识:约安·怀特福特神父是纳匝肋团体的前任牧师,他在俄克拉荷马州的贝瑟尼市的南纳匝肋大学获得了宗教学士学位,之后不久即皈依正教。他参加了当地的反对堕胎运动,安托尼·纳尔逊神父和他堂区的几位教友亦是该运动的成员。就这样,约安·怀特福特第一次接触到正教。他用一年多时间研究圣经与初期教会的著作,在安托尼神父及其堂区的教友的关爱、祈祷与耐心帮助之下,1990年,约安·怀特福特神父被接纳加入神圣的正教会。后来,他于1995年被祝圣为辅祭,并于2001年被祝圣为司祭,现在他事奉于德克萨斯州的斯普林市的正教会满洲里的圣约纳堂。
内容大纲:
中文序
序言:基督新教徒没有希望了吗?
为何唯独圣经?
“唯独圣经”所带来的问题
正教认识真理的方法
结论
序言:基督新教徒没有希望了吗?
  自从我由基督新教的福音派皈依正教信仰之后,我注意到许多从小在正教环境里长大的教友普遍地对一个新教徒竟会皈依正教感到惊奇。这并非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什么不肯定,通常他们只是对竟然有什么东西能够使一个固执于谬误的新教徒回头转意感到惊奇!由此我明白了,绝大多数正教人士对什么是基督新教,以及它的信徒来自何处的认识十分模糊而又有限。当一个“从摇篮里即是正教徒”的正教信徒与新教徒发生口角时,虽然他们所使用的是相同的词汇,但是通常彼此并不能沟通,因为他们所说的并非相同的神学语言——换言之,为了讨论他们之间的分歧,他们并没有相同的神学基础。当然,若是一个人发现现在有二万多个不同基督新教的宗派,并且每个宗派都声称惟有自己才
正确的
理解圣经,他一定会与那些对此感到困惑不解的人心有同感了。
  尽管新教徒各持己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为新教徒而言,希望仍然存在。事实上,为了寻求健全的神学、真正的崇拜、古代基督徒的信仰,新教徒正在叩我们教会的大门(当然,对于那些并不关心此事的人而言,这种说法乍听起来很奇怪)。他们不再满足于当代美国新教彼此间的互相矛盾及日益世俗化。但是当我们向这些求道者打开大门时,我们自身必须作好准备。这些人有许多问题要问!这些求道者大多是新教的神职人员,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平信徒。他真诚地寻求真理,但是有许多东西他们没有学过,这就需要广学博闻的正教基督徒在这些问题上帮助他们——正教基督徒有谁知道新教源于何处,更重要的是,有谁知道他们相信些什么!
  来自新教背景的美国人对正教深感兴趣,这已成为一股潮流,与此同时,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或者也可说是出于上帝的圣意),随着前共产国家的对外开放,各不同的宗教的派别与新兴宗教给那些国家的正教信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的福音派与灵恩派先前为了获得大众的尊重,彼此攻击而倾覆,但他们竟也在无神的俄罗斯建立起自己的教会团体!因此,我们正教现在正面临着双重要务——一方面,在西方世界里,正教负有向基督新教介绍正教信仰的传教使命;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正教世界中(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传统上的正教国家里)认真地对抗异端信仰的传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最为迫切的任务是用充份的知识将我们自己武装起来,认清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也许新教最令人望而生畏的特征在于它那众多的教派之间意见分歧、彼此矛盾,这使它以各教派各执己见、没有共同的信仰而著称。就如神话里的九头怪蛇,从它众多的头里又不断生出新的头。尽管有必要逐个认识并面对这些异端,但这并非克胜它们的关键。为了明了每个教派所特有的信仰,需要对新教的历史与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要对新教的每一个主要分枝(诸如其神学、崇拜等等)进行大量的研究,为了认识新教中的一些重要的、目前仍在新教中流行的、彼此互相影响的神学流派(诸如自由主义、情绪主义),还要阅读大量当代的新教著作。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指望能全面了解新教的几乎每天都在不断产生的新兴教派。但是虽然他们之间如此意见分歧,却有着一个基本的预设,使得数以千计、彼此没有关系、一盘散沙似的派别统归于“基督新教”的名下。所有新教的团体尽管有着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差异,但却都相信他们的团体对圣经的理解是正确的,虽然他们对圣经说了些什么没有共同的意见,但是通常他们却对人应该如何解释圣经有着一致的看法——背离传统,按自己的意思解释圣经!如果一个人对此信念有所认识,明白其错误的原因,知道应如何正确地研究圣经,那么他就能对任何一个新教教派有所认识。一旦你明白了这一根本点,即便是浸信会和耶和华见证会这样不同的教派,其实并不像他们在外表上看来的那样不同。的确,假如你有机会看到一个浸信会的信友与一个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友辩论圣经的话,经过分析,你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彼此反反复复地互相引用圣经的不同章节而已。如果我们公正地对他们双方加以评判的话,双方都不可能通过辩论取得任何进展,因为他们双方在根本上都认同他们研读圣经的方法,他们既不质疑这一共同的基本预设,也没有发现他们彼此对圣经错误的研读方法本身是有问题的。这就是这犹如九头怪蛇一般的异端(基督新教)的核心所在——只要一剑穿九头怪蛇的心脏,它众多的头就会毫无生气地跌落于地。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4
level 13

为何唯独圣经?
  假如我们要明白新教徒在想些什么,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为什么他们对自己所信的深信不疑。事实上,如果我们试着将自己置于那些早期的宗教改革家(诸如马丁·路德)所处之地位,我们就一定会对他们坚持唯独圣经这一信条的原因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当人考虑到当时罗马天主教会内的腐败,它宣扬的是已变了质的教导,肆意曲解传统来捍卫自己,加上事实上西方教会几个世纪以来与他们先前亦曾持守的正教传承毫无任何接触,很难想像在这样情况下,像路德那样的人如何能以更好的方法来回应这种状况?当传统被集中在教宗身上(这是所有西方的罗马人所受的教导,他们对此深信不疑的),而教宗又应为那些陈规陋习负责的时候,路德如何会用传统来反对这些陈规陋习呢?对路德而言,错的是传统,如果他要改革教会,他就必须这样,强调圣经是可靠的根基。但是,路德从来没有真正试图完全抛弃传统,他也从未真正“唯独”只用圣经,他真正要做的是用圣经将罗马传统中的那些腐化的部份去除。不幸的是,他的这些驳斥天主教的观点被人误用,远远超出他自己对这些观点的运用,许多激进的宗教改革家由此在逻辑上得出“唯独圣经”的结论。
“唯独圣经”所带来的问题
一、这是一条建基于许多错误的预设之上的理论
  预设是一些我们从一开始就予以默认的假设,通常,我们对此并无意识。只要预设是正确有效的,由它所得出的一切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预设是错的,那么就会不可避免地得出错误的结论。即使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间预设了某一假定,若是他所得出的结论被证实是错误的,他就应该自问他的根本性的错误在哪里。凡是愿意真诚地评价基督新教世界目前所处之状况的新教徒必须问问自己:既然新教及其基本教义“唯独圣经”是出于上帝的,那么为何由此竟然产生了二千多个不同的团体,对圣经所说的基本内容彼此互不认同?做一名基督徒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如果离开传统仅有圣经就够了的话,那么,为什么浸信会的信徒、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灵恩派的信徒以及卫理公会的信徒都声称相信圣经上所说的一切,但是对圣经到底说了些什么却又彼此意见不一呢?显然,在这情形下,无论从什么角度或以任何衡量标准来说,新教徒发现自己都处于错误的境地。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新教徒却情愿把事情所处的这种可悲状况归咎于其它的原因,不愿将之归于新教最根本的信条有问题。唯独圣经的理论是新教最基本的信条,要他们质疑这一信条就好比让他们否认上帝一样,但是正如我们的主所说的:“凡是好树都结好果子,而坏树都结坏果子。”(玛特泰福音7:17)如果我们从唯独圣经这一理论所结的果子来对这一理论加以评判的话,那么除了得出这树“必要砍倒,投入火中”(玛特泰福音7:19)的结论外,不会再有其它结论了。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5
level 13
错误的预设一:
圣经被认为是信仰、虔诚生活与崇拜的最终准绳。
⑴ 圣经教导过“唯独圣经就够了”吗?
作为“唯独圣经”这一信条之基础的、最为明显的预设是:圣经包含了为每一件与基督徒生命有关的事务所必须的一切。也就是说,为真正的信仰、宗教生活、虔诚与崇拜所必须的一切都包含在圣经中了。为支持这一观点,最常被引用的圣经章节是:
……你自幼便通晓了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凭着那在基督耶稣内的信德,获得得救的智慧。凡受上帝默感所写的圣经,为教训、为督责、为矫正、为教导人学正义,都是有益的,好使上帝的人成全,适于行各种善工。(致提摩泰书二3:15-17)
  那些以这段圣经鼓吹“唯独圣经”的人强辩道,这段经文教导我们圣经本身已经“完全够了”。因为“假如圣经使虔诚的人成全……那么,为获得成全,就不再需要传统了。”
但是这段经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些什么?
  首先,我们应当问,当帕弗罗谈到提摩泰自幼便通晓的圣经时,他所谈论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肯定帕弗罗指的不是新约,因为当提摩泰年幼时新约圣经还没有成书,事实上,当帕弗罗写下这封致提摩泰的书信时,新约各书卷尚未全部写成,新约的各卷书还未被集结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新约正典。我们可以在新约圣经中找到许多提及“圣经”的章节,显然,在这些章节中,帕弗罗所谈论的大多是旧约。因此,如果我们打算将此经文用于对受默感的权威加以限制时,不仅要把传统排除出去,连这经文本身以及全部的新约都应排除在外。
  其次,如果帕弗罗在这段经文里指的是排斥传统,不使用传统的话,那么,为什么帕弗罗却在同一章经文中使用了不是圣经的口传呢?对此我们感到困惑不解。旧约中找不到雅乃斯和杨布勒两个名字,但帕弗罗却在致提摩泰书二3:8里提到他们两人反抗摩伊息斯。在此帕弗罗使用了口传:雅乃斯和杨布勒是在出离之书中(第七、八章)所记述的两个著名的埃及术士的名字。这决不是新约中唯一的一次引用非圣经资料。儒达书信是圣经中引用非圣经资料最为出名的一个例子,书中引用了哈诺克书的内容(儒达书信14-15,参阅哈诺克书1:9)。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6
level 13
我们首先应注意的是,新约中所有的这些文学类型并未将礼仪崇拜作为首要的主题,新约并无意对在教会中应如何进行崇拜给出详细的说明。在旧约中详细(仅管决非巨细无遗地)讨论了以色列子民的崇拜(例如:勒维人之书、圣咏),但在新约里却很少提及初期基督徒的崇拜。这是为什么呢?这决不是因为当时的基督徒没有礼仪的规程。研究礼仪历史的学者已经确定,事实上,初期基督徒忠实地延续了由使徒传给他们的建基于犹太教的崇拜仪式。
但是,尽管在新约里很少提到初期教会的崇拜,新约时代的基督徒却决非一群狂热的充满自由精神的“灵恩派人士”,他们像他们的先祖那样参加礼仪,敬拜上帝:他们按照时辰进行祈祷(使徒行实3:1),他们在圣殿内敬拜上帝(使徒行实2:46, 3:1, 21:26),也参加会堂的崇拜(使徒行实18:4)。
  我们还必须注意,新约所有的各种文学类型的书卷并无意全面地对所有的信理问题做出说明。新约里并不包含教理讲授或系统神学。假如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所需要的唯独是圣经的话,为何圣经中没有对信理问题做出某种全面的论述呢?可以想像,如果圣经对每一个信理问题都做出了清晰明了的解释,那么平息诸多的分争将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尽管这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但这在圣经的各书卷内却根本找不到。
  希望大家不要误解上面所说的话。这决不意味着我们要贬低圣经的重要性——这是上帝所禁止的!正教会相信圣经完全是受默感而写成的,它是不会错的,具有权威性。但是,事实上,圣经中却并没有包含每一个对教会来说极为重要的主题的教导。正如前面早已提及的,新约很少详细谈论应如何进行礼仪崇拜,但礼仪崇拜决不是一件小事。此外,教会将圣经传给我们,并将圣经保存下来,我们正是从这同一个教会那里接受了礼仪崇拜的规程。假如我们怀疑教会是否信实地保存了传自使徒的礼仪崇拜,那么我们也必定要怀疑她是否忠实地保存了圣经。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8
level 13
错误的预设三:任何人都能未经教会的指引而自己解释圣经。
  尽管许多新教徒会对这一预设的表述方式表示异议,但是,基本上,这是宗教改革家最初鼓吹唯独圣经这一信条时颇为流行的一条假设。他们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基本上是:圣经的意义已经足够清楚明了了,任何人只要自己阅读圣经就会明白圣经说了些什么。因此,他们不接受人在阅读圣经的过程中需要教会的指引这一观点。这一立场为杜宾根的路德派学者清楚地表述出来,他们曾在路德去世大约三十年后与君士坦丁堡牧首耶热弥亚二世互通书信。
  也许有人会说:一方面,圣经是绝对不会错的,而另一方面,圣经又是隐晦难明的,如果没有那些受圣灵启迪的教父的注释,我们很难清楚地理解圣经的意义……但是,与此同时,在圣经中,尽管有些内容在某处以一种近乎不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在另一处却又明确而清晰地表达出它的意义,以致即便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能明白其涵意,这同样也是千真万确的。
  尽管这些路德派的学者也声称自己应用了诸圣教父的著作,但他们却认为教父著作并非必需的。凡是在他们认为圣经与诸圣教父的意见有冲突的地方,他们则不接受教父的意见。实际上,他们所主张的是:几时教父的教导与他们个人的观点有冲突,他们的个人观点要比教父的更具有权威。他们不听那些度着正直而圣善的生活的教父的教导,却将个人的理性置于优先地位。就是人的这一理性使得当代大多数的路德派学者几乎都不接受所有圣经的教导(包括基督的神性与复活等等),他们甚至连圣经的默感性都不予承认——而初期路德派信徒却声称他们的整个信仰都建基于这教导之上。耶热弥亚二世在回复路德派的来信时,清楚地指出了路德派教训的真实特征:
  那么,就让我们接受教会的传统吧,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接受,而不要以众多的藉口推诿。上帝造人原很正直,但人却发明了许多诡计。(训道篇7: 29)但愿我们不要容许自己接受一种为诸圣教父的传统所谴责的新信仰。因为上帝的圣使徒说过:“谁若给你们宣讲福音与你们所接受的不同,当受诅咒。”(致噶拉塔人书1:9)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12
level 13
这种所谓“科学”的释经方法的最大谬误之处在于:它错误地将经验主义的假设应用于历史、圣经及神学的研究上。经验主义的方法若是被正确地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它就能合理地得出正确地结论。但是,如果将它们应用于它们不可能起作用的领域,比如历史上的某一特定时刻(这是不能重复试验的),它们就不能得出一致而精确的结论。
  科学家并没有发明出一架能够透视灵性世界的望远镜,但是许多新教学者却断言:从科学的观点无法证明魔鬼的存在。即便魔鬼手持三尖叉,身穿火红的衣服,显现在一个经验主义者的面前,他也可以非常容易地以科学家的世界观对此现象加以解释。虽然这样的经验主义者会为他们的“开放”态度感到骄傲,但是他们的眼睛却为他们的预设所蒙蔽,以致他们看不到那些不符合他们对现实所持之观念的事物。假如经验主义的方法被始终如一地加以应用的话,那么它将颠覆一切知识(包括其本身),但是那些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却容许经验主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因为经验主义无情地破坏了人类的经验,这使它享有科学严谨的崇高声望,以致它的这种声誉比它自身根基所存有的问题更为重要。”
  对许多人来说,新教的自由派人士所得出的极端结论与比较保守的新教基要派人士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至少极端保守的基要派人士与此毫无关系。虽然这些保守派人士自以为与新教的自由主义互相几乎水火不容,但是他们用来研究圣经的方法本质上与自由派人士所使用的方法是相同的,伴随着这些方法论的是他们共同的基本哲学预设。这样,“自由派”人士与“保守派”人士的不同,事实上并不是基本预设的不同,而是他们从这些基本预设得出其固有的结论的程度之不同。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15
level 13

  如果新教的释经学就如它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那样,真是“科学”的话,由它所得出的结论应是一致的。如果它的方法都是不偏不倚的“技术”(正如许多人对它们的看法那样),那么不论是谁运用它们,对每个人而言,它们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但是,当我们检视新教圣经研究的现状时,我们会发现些什么呢?按照 “专家”自己的评估,新教的圣经研究正处于危机之中。事实上,这种危机也许可由新教著名的旧约学者,吉尔哈德·哈塞尔的研究结果表现出来,在他写的旧约神学的历史与现状的概论《旧约神学:当前争论中的课题》一书中写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期间,有五种新的旧约神学被提了出来,“但是这五种学说彼此并不认同对方的研究方法。”
  事实上,那些人自称在新教圣经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水准,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有关圣经的问题,无论你持有何种观点,你都可以找到“良好的学术研究”来支持你的这一结论。这实在令人惊奇不已。换名话说,你几乎可以持有任何一种适合于你的观点,你总会找到一位与你持有相同观点的博士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肯定不是数学或化学意义上的科学!我们所涉及的是一个自我表现为“客观科学”的研究领域,但事实上这是一门伪科学,在它内隐藏着种种互不相容的哲学与神学观点。直到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测量并认识上帝的方法以前,它都是伪科学,以客观科学的方法研究神学或注释圣经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是说这种方法一无是处,根本就没有学术价值,而是说,这些方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进行历史与语言的科学研究,似乎很科学,其实它是一种伪科学,实际上,我们发现新教解释圣经的方法既是新教神学及哲学预设的产物,又是其奴隶。
  新教的学者要比那些最喜爱猜测的弗洛依德派的心理分析家更主观,他们有选择地挑选符合他们论点的“事实”与“证据”,然后连同本质上由他们的基本预设所预先确定的结论,进一步应用他们的这些方法来研究圣经。新教的学者,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一直都将自己说成是不为任何感情所动的“科学家”。由于现代的大学不会授予那些仅仅只是传授纯真理的人哲学博士学位,因此这些学者便设法提出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以期能彼此超越。异端的本质就在于此:新奇、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自欺。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16
level 13
基督徒的信仰将信徒与基督结合在一起,它使彼此分离的个体构成一个和谐的身体。基督亲自与每个教会肢体交通,以有效而可见的方式将赐人恩宠的圣灵赋予他们,藉此,基督对这一身体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切断了与教会奥体的联系,那么他就被孤立起来,为自己的自我主义所包围,他将丧失居于教会内的圣灵所赐的丰富恩惠。
  教会是唯一的,因为她是基督的身体,在本质上,她是不会分裂的。教会只有一个,就如基督与父只有一个。虽然合一的这一观念看起来难以置信,但是对那些已超越了概念,进入真实之中的人而言,这一观念却并非不可思议的。虽然这是诸多“难以理解的话语”之一,许多人不会接受这一观点,但在正教会内,它却是真实无妄的。每个人需要有更多的自我弃绝、谦卑自抑并施行仁慈,只有这样才能接受它。
  我们相信教会的合一,这包括两方面:历史的合一与现时的合一。这就是说,例如:当使徒离世升天之后,他们并未与教会分离。他们现在仍是教会的一份子,就如他们在世时那样。当各个地方教会举行感恩圣礼时,我们并不是独自庆祝这一奥迹,而是与整个教会(地上的教会与天上的教会)一起庆祝。天上的圣人甚至比我们所能看到或触摸到的更接近我们。这样,在正教会内我们不仅受那些由上帝所委派来教导我们的活着的人的教导,所有在天上和人间的教会的教师都在教导我们。我们今天接受金口圣约安的教导,就如我们接受我们的主教的教导一样。我们是这样解释圣经的:我们不按我们的私意,而是按教会的意思解释圣经(裴特若书二1:20),莱林斯的圣文肯特给这一释经法下了经典的定义:
  在此,也许也有人会问:既然圣经正典的书目已经被确定下来,而圣经本身已经足够了,为何在圣经之外还需要以教会作为解释圣经的权威呢?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由于圣经意义深奥,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人们不可能对圣经有一致的见解。不同的人对同一段经文有不同的解释,以致给人的印象是圣经的解释因人而异,有多少人读圣经,对圣经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正是因为各种邪说严重地歪曲了圣经的意义,因此必须要按照大公教会所理解的方式来指引人们解释先知书与使徒著作。
  我们应在公教会内,小心地持守一直以来在各地为所有信徒所坚信不疑的信仰。正如“大公”一词的词源所指出的那样,这才是真正的“大公性”,它使一切真正达致和谐一致。如果我们遵循普遍性、古老性与一致性这三个原则,我们就正确地使用的上述这一普遍的法则。如果我们唯独宣认那些由整个教会在世界各地所宣认的信理是真实的,我们就遵循了普遍性的原则。如果我们从不背离那些由我们的祖先所明确宣称为不可偏离的解释,我们就遵循了古老性的原则。如果我们在这一古老性的基础上采用那些为所有或几乎所有主教所持有的观点,我们就遵循了一致性原则。
  按照这种解释圣经的方法,我们所要做的并非每个人致力于寻求创新,而是去了解在教会的传统中早已告诉我们的东西。我们不可以超越教父所定下的界限随意解释圣经,必须信实地将我们所领受的传统传给后人。为此,我们需要多多研究思考,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理解圣经,我们必须深入教会奥秘的生活内。为此原因,当圣奥古斯丁阐述应如何解释圣经时,他花了大量时间谈论研究圣经的人应具备哪些特质,而不谈他应具有什么学识:(《论基督徒的信理,卷1 -4》)

2012年01月09日 08点01分 19
level 11

2012年01月09日 09点01分 21
level 12
Currently doing a Final project on Orthodox church[抖胸]
wondering if you want some more info.
2012年01月09日 14点01分 22
level 9
对东正教不敢兴趣……个人认为所有的基督教流派中,天主教绝对是称得上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教义最为完满。虽然东正教号称自己是圣保禄宗徒所传,但事实上,它是11世纪东西教会分裂的产物,一种东西罗马帝国分裂的带有政治性的产物。
2012年01月09日 14点01分 23
同感!看看基督教里的各个教派的教义,发现还是天主教最正统,最完备,最没有掺杂人为因素,其他不是政治分裂,就是人性自己决绝的分裂,等等个人原因~~~
2013年03月18日 11点03分
level 13
好啊好啊
2012年01月09日 15点01分 24
level 13
咦?我记得谁跟我说的东正教认为安德肋是宗徒之长?
2012年01月09日 15点01分 25
level 12
No source found on that statement
2012年01月09日 19点01分 26
level 13
St. Andrew was the brother of St. Peter and the first disciple called by Christ. St. Andrew went to Greece to preach the gospel, and tradition has it that he was crucified on a cross in the form of an 'X'.
2012年01月09日 21点01分 27
level 12
well. Never read about that.
2012年01月09日 21点01分 29
level 12
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Filioque的问题
刚刚考试还答过这个问题
Describe someof the causes that led to the Great Schism.
Theprimary causes of the Schism were the controversy over Papal authority - theRoman Pope claimed that he had authority over the Eastern Patriarchs while theEastern Patriarchs didn’t think so; and the western church was looking forindependence from the state while the Eastern Church was always controlled bythe state - and over whether to add Filioque into Nicene Creed. Also, the geographicdistance and language added to the differences.
2012年01月10日 01点01分 31
level 8
没有好奇心,找不到上帝,无法相信[泪],若能让我相信并找到上帝,基督教三个派别随便一个我都承认。
2018年09月05日 13点09分 32
奥思定(奥古斯丁)和托尔斯泰分别在他们自己的<忏悔录>里记叙了自己寻找 GOD 的经历,分别是天主教和新教式的,可以参考呢
2018年09月22日 05点09分
回复 gelati🍦 :谢谢🙏
2018年09月22日 13点09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