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隐身上路
楼主
1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是艺术创造的主体。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
2、艺术家的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3、艺术体验的三个方面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3、创造欲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4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1、审美感知2、审美想像3、审美情感4、审美理解
5艺术思维的特点1、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3、形象思维与灵感
6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系?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具体的讲就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其最基本的特点:情感性、创造性、整体性。侧重于综合分析产生新事物。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
7灵感的概念,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下,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8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9艺术作品的概念,只艺术创作的成果或产品,他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10艺术作品的构成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感性与理性的统一3、表现与再现的统一
11、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热的主体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于主客观的统一。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在一是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种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等因素融合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形象展现。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题材等。3、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其主导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可对形式为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12、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的是指蕴含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存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显出的思想内涵。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涵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13、表现与再现的辩证关系:1、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所表达的主题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课题世界的思考和评判。2、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的呈现于作品之中。3、表现与再现的关系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14、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三者的关系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3、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风格、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有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是多个艺术流派多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简言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风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的群体而言的。
2012年01月06日 02点01分
1
2、艺术家的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3、艺术体验的三个方面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3、创造欲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4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1、审美感知2、审美想像3、审美情感4、审美理解
5艺术思维的特点1、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3、形象思维与灵感
6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系?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具体的讲就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其最基本的特点:情感性、创造性、整体性。侧重于综合分析产生新事物。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
7灵感的概念,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下,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8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9艺术作品的概念,只艺术创作的成果或产品,他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
10艺术作品的构成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2、感性与理性的统一3、表现与再现的统一
11、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热的主体世界。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于主客观的统一。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在一是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种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等因素融合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形象展现。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题材等。3、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其主导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可对形式为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12、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的是指蕴含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存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显出的思想内涵。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涵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13、表现与再现的辩证关系:1、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所表达的主题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课题世界的思考和评判。2、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的呈现于作品之中。3、表现与再现的关系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在比重的差别。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
14、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三者的关系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3、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风格、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有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是多个艺术流派多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简言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风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的群体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