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水果排行榜zt
水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lijiang78 楼主
2005年 04月08日 众所周知,吃水果对身体健康有利,但是,哪些水果对身体健康最有利,并能够达到治病的效果,却鲜为人知。最近,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给水果排出了名次,介绍了10种对健康最有利的水果。 第一的是苹果,因为苹果中富含纤维物质,可以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还可以减肥。很多美国人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只吃苹果,号称"苹果日"。实验证明,糖尿病患者宜吃酸苹果;而心血管病患者和肥胖者宜吃甜苹果;治疗便秘时可吃熟苹果;睡觉前宜吃鲜苹果,可以消除口腔内的细菌,改善肾脏功能;如果要治疗咳嗽和嗓子嘶哑,那就要吃生苹果榨成的汁;将苹果泥加温后食用,是儿童与老年人消化不良的好药方。 第二的是杏,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体摄取维生素A。 第三的是香蕉,钾元素的含量很高,这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很有好处。 第四是黑莓,同等重量黑莓中纤维物质的含量是其他水果的3倍多,对心脏健康很有帮助。 第五是蓝莓,多吃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第六是甜瓜,维生素A和C的含量都很高,是补充维生素的理想食物。 第七是樱桃,能帮助人保护心脏健康,不仅如此,樱桃还具有美容功效,更兼有食疗保健的作用,如脾虚腹泻、补中益气、祛风胜湿、肾虚腰腿疼痛、活动不灵等。 第八是越橘,能帮助减少尿路感染的几率。 第九是葡萄柚,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而且经医学研究证明,佛罗里达葡萄柚(也叫西柚)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元素,而且葡萄柚所含热量极低,每个只有大约60卡。 第十是紫葡萄,其类黄酮等物质能对心脏提供三重保护作用。最近美国一项研究证明,一天喝224克—280克紫葡萄汁对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有抑制作用,从而可预防心脏病。在与橙汁及柚子汁的对比试验中发现葡萄汁对心脏病的预防作用最好,而且紫葡萄汁优于白葡萄汁,后者甚至比阿司匹林效果更好。目前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是预防治疗心脏病的常用药物。 
2005年04月12日 13点04分 1
level 0
你没病吧?这水果怎么比药还要注意啊
2005年04月30日 21点04分 2
level 2
不错...
2005年06月10日 05点06分 3
level 0
Very good
2005年06月13日 03点06分 4
level 1
吃西瓜时要注意的不宜  西瓜虽好,但其味甘性凉寒,对于体虚胃寒,大便滑泻,患有胃炎或溃疡病的人,尤其不能多吃,否则会刺激胃而过度收缩,引起胃痛、腹胀和腹泻。尽管西瓜能利尿,但是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的人不能多吃。因为吃西瓜后由于水分激剧增加,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使病情加重。糖尿病人亦不能多吃西瓜,因为多吃西瓜会增加大量糖分,引起血糖明显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对病怀不利。 食用桔子时的不宜   人人喜欢吃桔子,但一天之内食量不宜超过3个,吃多了反而对口腔、牙齿有害。还要注意吃桔子前后1个小时内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的蛋白质一遇桔子的果酸即会凝固。影响消化吸收;饭前或空腹时不宜吃桔子,因为桔子汁的有机酸会刺激胃壁的粘膜。如果您一次吃桔子过多,往往会出现咀唇生泡、口舌干燥、咽喉疼痛、大便干燥等症状,俗称“上火”。原因是桔子中营养成分较高,每1000克桔子能产生5820千焦耳(1390千卡)热量。大量吃桔子后,产生的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脂肪贮存,也不能及时消耗掉,于是积聚而“上火”。 吃菠萝要注意的不宜   有的人吃菠萝可发生过敏史反应,因此,凡有菠萝过敏的人应该绝对忌食菠萝。   有些人吃了菠萝后,可发生过敏反应,一般是在食用菠萝后15分钟到1小时左右急骤发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或者头痛、头昏、皮肤潮红、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甚至还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一系列过敏症状反应。人们习惯的称这种菠萝过敏反映为“菠萝中毒”或“菠萝病”。   引起“菠萝病”的致敏物质主要的是“菠萝朊酶”。人们发现,盐水能够破坏“菠萝朊酶”的致敏结构,使其丧失对于个别体质人的毒性。因此,吃菠萝时,可先把果皮削去,除尽果皮,然后切开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下,这样就可以减少菠萝朊酶过敏的事故发生,同时,使一部分有机酸分解在盐水里,菠萝的味道显得更甜。 吃芒果时要注意的不宜   饱饭后不可食用芒果,不可以与大蒜等辛辣物质共同食用,否财,可以使人发黄病,目前,其机理还不清楚,但这是世俗经验之谈。又据现代报道,有因为吃了过量的芒果而引起肾炎的病例,故当注意。   芒果叶或汁对过敏体质的人可引起皮炎,故当注意。 食用樱桃的禁忌   樱桃属火性,大热,平素有热性病及喘嗽者不可食用。特别是小儿,过食樱桃易发热性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等病,见有阴虚咳嗽的症状如干咳少痰,或痰多色黄而稠,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质红,脉细软时,应忌食樱桃。据《儒门事亲》记载:在舞水住有一豪富人家,有两个儿子。每日食紫樱(樱桃的一个优良品种),直到吃厌为止,半月以后,大儿子得了肺痿,二儿子患了肺痈,相继死去。这个故事的事实无法考证,但食樱桃不宜过量还是应该引力借鉴的。李时珍在谈及此事时,曾写过这样一句诗:“爽口物多终作疾”,称此为格言。如今做父母的,也应记取此句格言。樱桃虽然好吃,但勿让小儿过食!   樱桃仁含氰甙,水解产生氢氰酸,误食樱桃核过多可出现中毒症状。所以有的一些本草书籍记载说,过食“发暗风”,“令人吐”,指的就是这种中毒现象。因此,用樱桃核入药时,应当慎重。 食用桃时的禁忌   据古医书记载:桃的果实有微毒,不可过食,“多食令人有热”。据说饱食桃果后,入水洗浴,可使人患淋症。李时珍说“生桃多食,令人膨胀及生疮疖,有损无益。”此外,还有桃不可与鳖肉同食,同食则心痛(胃痛)以及服用中药白术、苍术的人忌食桃的说法。   桃仁为中医妊娠禁忌用药之一,妊娠妇女一定要忌用或慎用。由于桃仁亦含有苦杏仁甙,故也可发生氢氰酸的中毒反应,临床上曾有过桃仁中毒的报道,故一定要加以注意。桃仁的主要功能为活血,因此,经闭由于血枯而不是瘀滞,便秘由于液亏而不是由于血燥者忌用。 食用荔枝时的不宜   荔枝属于温热性水果,因此,在荔枝产区的上市旺季,不可连续多吃,更不可让儿童多吃。因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过食荔枝更易发火热疾病。如素有热性病或阴虚火旺者,更当慎服。此外,对于荔枝应当特别提出的是,在我国南方盛产荔枝的地区,常在收获季节有人凌晨突然发病,表现出口渴、出汗、饥饿、头晕、腹泻,甚至有昏迷、循环衰竭等症状,这种病的起因是由于暴食大量荔枝,使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突然下降的结果,医学上称之为“荔枝病”。这种病的主要机理是荔枝里丰富的果糖进入人体后,很快吸收而进入血液,这时必须靠肝脏中的“转化酶”使它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所利用。吃荔枝一时过多,“转化酶”来不及转化,一时会使果糖充盈于血液之中,加上荔枝肉充满胃肠,损伤食欲,使人体所吸收的营养大为减少,故造成低血糖的症状。因此,对于荔枝这种娇贵珍美的果品,也万万不可任意贪食。 吃石榴要注意的不宜   石榴是温性水果。有机盐的含量颇多。多食能腐蚀牙齿的珐琅质,其汁液色素能使牙质染黑,并易生痰,甚则成热痢。故不宜过食。且患有痰湿咳嗽,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如咳嗽多痰、痰如泡沫的患者以及有实邪及新痢初起者应忌食石榴。如用石榴及其根,驱虫时,只能用硫酸镁等盐类泻剂。切记不要用蓖麻油作为泻剂,以免发生中毒症状。
2005年06月27日 07点06分 5
level 1
可是在中国买不到新鲜蓝莓,只有果酱.
2005年07月02日 12点07分 6
level 1
94啊!
2005年07月22日 06点07分 7
level 0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那哈嘿嘿哈!黑呵呵呵呵哈呀哈牙行哈哈哈哈呵呵后!呵呵呵呵嘿嘿黑哈呵!伊哈哈呀哈哈呵!啊哈哈!笑得喘不过气了!哈哈哈!哇哈哈呵呵!
2005年07月22日 07点07分 8
level 1
楼上干嘛?
2005年07月27日 06点07分 9
level 1
杏居然排第二!!!!!
2005年07月28日 12点07分 10
level 1
偶最不喜欢吃柚子和蓝梅的。还好剩下八个偶都很稀饭^ ^
2005年07月29日 09点07分 11
level 1
哈~偶都稀饭
2005年08月03日 02点08分 12
level 0
我现在一吃就吃十几个桃子,怎么办啊
2005年08月05日 07点08分 13
level 0
偶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喜欢桃子和 石榴啊!!!
2005年08月07日 03点08分 14
level 1
dddddddddd
2005年08月08日 08点08分 15
level 1
-------------------------------------为什么没有猕猴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哦????
2005年10月28日 13点10分 16
level 0
难怪最近牙龈上火老疼,原来是桔子吃太多了
2005年10月30日 03点10分 17
level 0
榴莲哪裏去啦?
2005年10月30日 09点10分 18
level 1
支持16楼
2005年11月05日 02点11分 21
level 0
有没有搞错啊,苹果虽然好,但是晚上吃苹果并不是好事啊!没听说过这句话吗?“早上吃的是金苹果,中午吃的是银苹果,而晚上吃的这是烂苹果”。 你不知道就不要乱发信息,误导他人!
2005年11月13日 10点11分 22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