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施祖麟:廊坊不要再当“京津后花园”
廊坊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一楼度娘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1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施祖麟,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有区域发展与创新、环境经济、资源经济、能源经济等。曾承担“太原市面向21世纪的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战略”、“台州市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南通市产业布局研究”、“湖州市产业集群战略研究”等20余项国际合作、国家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
廊坊要改变被边缘化状态
《21世纪》:廊坊正处于京津之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廊坊如何发展?
施祖麟:廊坊的区位条件相当好,京津冀一体化主要是廊坊。对于河北来说,由于北京、天津两个增长极非常强大,所以河北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这对于河北,尤其是廊坊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2004年提出过京津冀都市圈,但是这个规划至今还没有出台。到了2010年,河北提出来环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就是发展围绕着北京的14个县市,主要是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四大城市,廊坊是最主要的。这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带的现状,把环首都经济地区振兴起来,这是河北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思考。
我们曾经对河北省做过建议,第一是现在环首都经济圈只包括与北京接壤的14个县,这样的范围有些小。现在承德、保定、廊坊都有几个县与北京挨着,但是河北与北京有关系的不光是这些地区。为什么说小了,因为范围再大一些与北京的合作腹地就大了,合作就更加深入。像唐山就和北京的关系很紧密,但是它没有和北京挨着。北京和河北应该深度合作,合作区域还得放开点,做的好的话带动的面积也就大了。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2
level 15
[思考]不是争当后花园么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3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第二个考虑是产业的划分,怎么进行优势互补、产业错位发展,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是利益问题。北京市把首钢搬出去,还是不情愿的,是迫于奥运会的压力。其实有些产业可以交给河北来做,北京可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经济方面不能全做。但是,北京现在还没想明白,它觉得现在有一两千万人,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得管,所以不放。但是中央又始终不批它是经济中心,给北京的定位只是政治和文化中心。
《21世纪》:廊坊的区位条件优越,当地一直希望北京的产业转移过去,或者是两地之间出现更好的合作关系,为什么实际的情况不一样?
施祖麟:首都第二机场规划占用廊坊很多土地,一期是13平方公里,远期是32平方公里。而在机场布局上,跑道在廊坊的固安县,保税区、物流区都在北京。廊坊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合适,也要设立一个廊坊空港新区,带动当地建设。因此,在其他交通规划方面两地也要同步,不能进出口都在北京,廊坊却因为交通不方便没有进出口。此外,还有拆迁标准等,不能是两个标准,这得有个说法。
廊坊现在面临几个问题,第一是水资源非常缺,人均占有量跟北京是一个水平的,但北京每年还要从河北调走大量的水。第二个是土地,在大兴的首都第二机场,70平方公里在大兴,30平方公里在固安,而廊坊本身的土地也是有限的。第三是电力,北京现在的热电厂都改成燃气了,但廊坊还在烧煤,对北京来说明显就是污染源,这个事情其实北京也应该有责任,你想要改善是不是得想办法帮他改造,帮他改造总得给点补助吧?这几个方面都是大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央协调可能好一点。
廊坊在北京、天津的中间,北京现在是南下东进,在寻找新的空间、新的资源,也就是寻找新的土地。北京两城两带的规划要对周围的中心城市、城区和产业带要同城化,体现在轨道交通上,首都第二机场要搬到大兴区。
而廊坊要改变过去被边缘化的状态,要考虑怎么主动对接。因为北京这么发展,廊坊光停留在卫星城或者后花园的话,这个提法已经有点落后和被动了,一定要从服务的角度,服务京津,同时要主动对接,从产业的角度上来看主动对接,不要依赖。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4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像长三角那样合作
《21世纪》:从京津冀一体化的趋势来看,三者之间产业联系应该很紧密,为什么北京和廊坊之间的联系有时候反而不如与珠三角的关系更密切?
施祖麟:北京的企业与珠三角的企业合作这是市场行为,从企业角度讲,肯定要考虑技术的成熟度,可能廊坊技术人才、力量相对缺少,珠三角制造业相对成熟发达。这是政府左右不了的,虽然可以下一些行政命令,但是不符合市场规律。
现在北京刚到扩散阶段,但是还没有像上海那样的扩散效应。以上海发展得成熟度,经济、人才扩散起来比北京要强的多。
北京工业上都没有太大的优势,产业扩散也是首先到自己的郊县。上海也是这样,但是留不住,都跑到浙江、江苏。北京落后的地方很多,上海也有落后的地方,当时 想把产业留在青浦发展起来。于是,上海下了死命令,产业不许转移出市区,结果经济学家反对、企业也不愿意。北京是政府主导比较多,打造了通州、顺义、亦庄等几个产业区,企业也就跟着走了,这些企业很多都是市属的国有企业。
廊坊每年都有招商引资,实际只能招北京的民营、外资、台资的企业,国企肯定不出来。所以廊坊还是有机会的,但是机会多大还得看整个经济形势,现在经济形势低迷它的机会也就低一些。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5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7
level 12
[思考]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8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焦糖舞]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9
level 7
[委屈]
2011年11月28日 13点11分 10
level 8
廊坊空气 楼主
[顶]
2011年11月28日 23点11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