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亿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恐龙是地球的主宰。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潮湿,阳光充足,植被繁茂,整个地球都是恐龙的乐园,不论是炎热的赤道,还是寒冷的南、北极,到处都有的踪影。 恐龙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大部份古生物学者认为它们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演化自三叠纪早期或中期的祖龙类。有一派学者坚信恐龙的三个目具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型,而且是由单一的槽齿类族群演化而来。另一派则宣称恐龙是由三叠纪早期或中期的槽齿类演化成二个系谱家族。Norman在1985年提出最早祖龙类显然生活在高原地区,是一种小型的中型的食肉类。这些祖龙类发展不同姿态,以便更为敏捷的奔跑移动来捕捉猎物。这样同时给它们一个机会成长为大型的掠食者。当这种掠食者经由发展出直立的姿态,使其四肢直接衔接在躯体正下方时,能改善其移动的行为,它们就具备了快速奔走的潜力。对捕捉猎物而言,速率特别重要。而最高的速率将会经由使用硕长的後肢使躯离地而撑起;前肢抬举起来,而使用尾巴做为平衡之用而能够有效的达成。整个体躯将会以腰带做为转折枢纽,而发展出改进的构造型式。而这些发展过程,推算在中三叠纪早期演化完成。最早的祖龙类形貌将会非常近似於派克鳄类。在派克鳄中,头骨相当硕大,牙齿深埋具有非常尖锐的锯齿边缘。同时在眼眶之前头骨前方有一个眶前开孔。这个特徵与恐龙类相类似。派克鳄是一种小型的槽齿目类,以四足匍匐爬行。他的後肢比前肢要长,同是具有一个长而强健的尾巴。它是极为活跃的掠食者。推定在晚三叠纪的早期(大约二亿零五百万年前),类似派克鳄的一支祖龙类必然演化发展出第一只食肉的恐龙老祖先。恐龙灭亡之谜大约一直到七千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五百万年之间—也就是六千五百万年前,它们全部绝灭了。而且,整个灭绝过程还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这灭亡之谜,如陨石撞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疾病说或食物中毒说等。但任何解释恐龙灭绝的理论,必须能解释当时除恐龙外,其他许多动物种群同时灭绝的原因。恐龙灭亡之谜,至今科学家仍在继续研究中。
2006年08月31日 00点08分
1
level 10
恐龙名称: 昆明龙 拉丁文名: Kunmingosaurus 恐龙体长: 10多米 恐龙体重: 近10吨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侏罗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云南省的武定盆地、非洲的津巴布韦、印度的孔塔 辨认要决: 四足行走脖子和尾巴都较长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类 简 介: 昆明龙是由三迭纪的古脚龙和侏罗纪早期原始的蜥脚类恐龙经过长期的适应而进化、发展而来的。它们在侏罗纪的晚期异常繁盛,体型发展到了顶点,身长可达10多米,体重将近10吨。有的科学家估计,在北美生活的超龙,体重就可达到100吨。正是由于这些巨大的晰脚类恐龙的出现,才使恐龙被誉为是所有地质时代中动物王国里的“巨人”,是最大的陆生动物。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在侏罗纪早期就出现了,但是那时侯它们还是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发现的化石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少,只发现于非洲的津巴布韦、印度的孔塔和我国云南省的武定盆地,典型代表有印度的大足龙和我国的昆明龙。这些原始的蜥脚龙恐龙四足行走脖子和尾巴都较长,身体构造差不多就像是放大了的古脚类恐龙似的,头骨和牙齿的性状显示它们以植物为食。科学家也确实认为,这些蜥脚龙恐龙是从三叠纪的某种古脚类恐龙进化而来的。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3
level 10
恐龙名称: 鱼龙 拉丁文名: Ichthyosaurus 恐龙体长: 鱼龙有很多种,从3到15米不等 恐龙体重: 3吨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侏罗纪 生存地点: 各地海洋 辨认要决: 像海豚 恐龙种类: 鱼龙目 简 介: 鱼龙是生活在海中的爬行动物,并非陆生动物。它的体型适合游泳,具有鳍状构造与流线型的头。它以鱼为食,而非食植物。可能体内孵化幼体,因为它无法离开水域产卵,鱼龙体长四点五到九公尺。依严格定义来分,鱼龙、蛇颈龙、翼手龙都不属于恐龙类,但由于它们生存的年代属于中生代且和恐龙一样属于爬虫纲,因此大部分人也将它们当作恐龙,鱼龙外形和海豚极为相似,游泳速度非常快。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5
level 10
恐龙名称: 李氏蜀龙 拉丁文名: Shunosaurus lii 恐龙体长: 12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中侏罗世(约1.6亿年前) 地质层位: 下沙溪庙组 生存地点: 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 辨认要决: 见简介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形亚目·妖龙科 简 介: 中等大小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头骨高长适中,牙齿勺状,窄长,颈区较短,脊椎构造简单,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四足行走。主要生活在河畔湖滨地带,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这是一具刚步入成年的蜥脚类恐龙,保存十分完好。李氏蜀龙为兽脚类,中型而且尚未特化的种属。牙齿具高而细的形状,像铲子似的,总计有四颗前颔齿,17到19颗颔齿以及21颗臼齿。颈椎很短,後凹椎具有低平的神经弓与神经棘。後段的颈椎约为背脊椎的1.2倍长。背部的神经棘很高耸;而 骨有四块固结合的椎骨,与在印度中部发掘到的巨脚龙很相似。根据趾的数目尚未减少推断为非常原始的型态,而在前三趾端都具有爪子构造。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6
level 10
恐龙名称: 阿尔伯脱龙 拉丁文名: Albertosaurus 恐龙体长: 8米 恐龙体重: 3吨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7400万-76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加拿大阿尔贝塔地区 辨认要决: 前臂有两指 恐龙种类: 蜥臀目·肉食龙类 简 介: 阿尔伯脱龙是霸王龙的亲戚,比霸王龙要小一些。在它的脑袋上长有35颗尖牙。阿尔伯脱龙胳膊很短,每只手上有两个手指头。它有强壮的后腿和一条很长的尾巴。每只脚上有三个带着爪子的脚趾头。阿尔伯脱龙用两只后腿走路。它能跑,但跑的不是很快。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7
level 10
恐龙名称: 阿普吐龙/雷龙(大陆)、迷惑龙(港台) 拉丁文名: Brontosaurus、Apatosaurus 恐龙体长: 23米 恐龙体重: 26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 美洲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类 辨认要决: 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脖子和尾巴差不多长 简 介: 阿普吐龙可能重量达26吨,而大约体长21—23米,它的脖子6米长,实际上比体躯还长。它的尾巴大约长达9米,它站立到臀部,大约4.5米高。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它真像是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它可能受到巨龙(Megalosaurus)的攻击而为其假想的猎物。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8
level 10
恐龙名称: 喙嘴龙 拉丁文名: Rhamphorhynchus 恐龙体长: 翼展60厘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恐龙的尸体、鱼类、昆虫 生存年代: 侏罗纪中期—晚期 生存地点: 德国 辨认要决: 头很大 恐龙种类: 喙嘴龙类 简 介: 喙嘴龙是翼龙家族里的一个分支,长有长而尖的利齿,全身披有细小的皮毛,翼展1米,以各种鱼和昆虫委实,是早期的翼龙,到后来突然消失,被无齿的翼手龙所取代。其实喙嘴龙只是一个总称,代表种类有无尾颚翼龙,舟颚翼龙,双形齿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0
level 10
恐龙名称: 极龙(大陆)特级超龙(港台) 拉丁文名: Ultrasaurus 恐龙体长: >30.5米 恐龙体重: 130吨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 美国科罗拉多州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类 极龙是一个尚未正式命名或做科学性描述的恐龙,这个恐龙的骨头是1979年在科罗拉多州离超龙骨头发掘地不远的地区挖掘到的。就像超龙一样,极龙似乎其体型构造像是腕龙,不幸的是,极龙仅仅发抠到两块骨头:一个脊柱长达一公尺半,以及肩胛骨大约2.7米宽——那是有纪录以来所发掘最大型的一块肩胛骨。有些古生物学者推算极龙可能体长达30.5米,体重或许达130吨。但大多数研究者做比较保守的估算,极龙的肩胛骨较腕龙大了25%,假若——非常不确定的假设——这个比例可以推算至骨架其它各部份,那么极龙大概体长达35米,而体重或许超过88吨,但是除非完整骨架发觉,否则难以得到可接受的估算。然而,截至目前为止,似乎极龙是所有恐龙中最庞大一个,不幸的是,它几乎失掉这腻称,因为根据最近一篇论文指出,这个名字已经被正式命名给一些非常不明的恐龙骨头,也非常可能,这个极龙会成为腕龙属的一个不同种而已。现在已经正式命名为极龙(以前的命名是巨龙)。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1
level 10
恐龙名称: 梁龙(大陆)双棘龙(港台) 拉丁文名: Diplodocus 恐龙体长: 27米 恐龙体重: 10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晚侏罗纪 生存地点: 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明州 辨认要决: 尾巴特别长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类 简 介: 梁龙是个巨大的恐龙,它脖子长7.8米,尾巴13.5米。尽管梁龙体型巨大,梁龙的脑袋却是纤细小巧。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嘴的前部长着扁平的牙齿,嘴的侧面和后部则没有牙齿。它的前腿比后腿短,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梁龙成群活动,它们走路非常的慢。梁龙不做窝,它们一边走路一边生小恐龙,因此恐龙蛋形成一条长长的线。它们不照顾自己的孩子。梁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聪明。梁龙是草食动物。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梁龙.如果让20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的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梁龙的体长差不多。梁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梁龙的后腿比前肢稍长,所以它的臀部高于前肩。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大无比的尾巴顶稍,梁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我们称其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大约70块!尽管梁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梁龙能用它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敌人,迫使进攻者后退;或者用后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体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梁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梁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有了它,梁龙在行走时就不会因为支持沉重的身体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2
level 10
恐龙名称: 弯龙 拉丁文名: Camptosaurus 恐龙体长: 5~7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食 生存年代: 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期 生存地点: 欧洲西部和美国西部 辨认要决: 象禽龙 恐龙种类: 鸟脚类 简 介: 弯龙体形庞大,与禽龙极为相似,头骨小,前肢短,后肢长,可四足行走。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3
level 10
龙名称: 大地龙 拉丁文名: Tatisaurus 恐龙体长: 不详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侏罗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鸟臀类 简 介: 我们把华阳龙介绍为最早的剑龙,是因为它的化石材料比较完全,可以被准确无误地肯定为剑龙。实际上,在侏罗纪早期,已经有一些化石材料表明了剑龙类的存在,只不过这些化石太残破或是太零散,因此科学家在对它们的认识中推测的成分很大。发现于我国禄丰县大地村侏罗纪早期地层中的大地龙就是这样。科学家仅仅找到了一块不太完整的左下颌,在下颌骨前面有一块鸟臀类恐龙所特有的前齿骨,不过上面并没有牙齿。其它部位上的牙齿也较少,而且有点重叠,有前向后逐渐增大。这些牙齿生长在齿槽里,因此被叫做槽齿形。正是由于它的牙齿和前齿骨的特征与后来的剑龙类相似,科学家才推测它是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剑龙。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4
level 10
恐龙名称: 嗜鸟龙/鸟窃龙 拉丁文名: Ornitholestes 恐龙体长: 全长1.8--2米,臀高0.4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小动物,像蜥蜴,青蛙和早期哺乳类动物 生存年代: 约1亿50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 美国怀俄明州 辨认要决: 第三个小手指向内弯曲 恐龙种类: 蜥臀目·虚骨龙类 简 介: 到目前为止,人们只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嗜鸟龙骨架。嗜鸟龙就像小型的矮脚马那么大,它属于小型恐龙中的一员。当它在追赶猎物时用长长的尾巴平衡自己的身体。当我们在抓握住某些东西时,我们的拇指会向内弯曲。嗜鸟龙则可以利用它的的第三个小手指像人类的拇指那样,向内弯曲,以便帮助它抓握住扭动挣扎着的猎物。 嗜鸟龙前肢上的其它两个手指特别长,很适合抓紧猎物。尽管我们从它的名字上看,嗜鸟龙是以偷食鸟类为生的,但实际上,没人能确认它是否可以捕捉到鸟。嗜鸟龙具有超常的视觉能力,可以帮助它辨认出奔跑或躲藏在蕨类植物及岩石下面的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一旦这些倒霉的动物被捉住,嗜鸟龙便会十分迅速的利用自己锋利而弯曲的牙齿收拾掉它们。嗜鸟龙的体重很轻,但后脚则像鸵鸟一样强韧有力,而且还很长,故跑得很快。前肢较短,可以握东西,许多躲在岩缝中得蜥蝪、草丛中的小型哺乳类以及小恐龙,都逃不过它的魔掌。 有些专家认为它会捕鸟,但却实性仍有待考证,不过,由于牙齿又长又尖像把短剑,所以这点可以证明它是肉食性恐龙。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6
level 10
恐龙名称: 将军庙单棘龙 拉丁文名: Monolophosaurus jiangi 恐龙体长: 长4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侏罗纪中期 地质层位: 五加湾组 生存地点: 中国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蜥臀目·肉食龙类·异特龙类 简 介: 将军庙单脊龙是一种异特龙类,头顶上具有发育良好高耸的脊冠。这具完整的标本是1984年从五加湾组岩石中发掘的,位居将军庙地点出土。正由Currie与赵资奎描述研究中。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7
level 10
恐龙名称: 巨齿龙 拉丁文名: Megalosaurus 恐龙体长: 7-9米长,约3.5米高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 恐龙体重: 不详 生存地点: 欧洲,东非,澳洲,印度,中国 辨认要决: 牙齿巨大呈锯齿状 恐龙种类: 蜥臀目·肉食龙类 简 介: 大型食肉恐龙,牙齿巨大呈锯齿状,与较长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牙齿顶端向后弯曲而倒伏,像有锯齿的锋利的刀。他们通常采用小规模的狩猎。第一具巨齿龙化石遗骸是1818年在英国牛津郡石场的板岩中发现的。从那以后,已经有25只之多的恐龙被命名为巨齿龙。其实,这个名称已经给了许多不能清楚鉴别身份的兽脚类恐龙。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8
level 10
恐龙名称: 钉状龙(大陆)肯氏龙/肯龙(港台) 拉丁文名: Kentrosaurus 恐龙体长: 5米,身高1.5米 恐龙体重: 不详 恐龙食物: 低矮植物 生存年代: 1亿50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 生存地点: 东非坦桑尼亚 辨认要决: 背至尾,贯穿着两排甲刺 恐龙种类: 鸟臀目·剑龙类 简 介: 钉状龙与剑龙生活在同一年代,但它的大小仅是剑龙的四分之一。它啃食地面上低矮的灌木植物。用四条短粗的小腿载着沉重的身躯行走。钉状龙从背至尾,贯穿着两排甲刺。前部的甲刺较宽,而从中部向后,甲刺逐渐变窄、变尖。在双肩两侧还额外长着一对向下的利刺。就像现在的豪猪一样,钉状龙用这些甲刺作为自己防身的武器。钉状龙生活在一些体形巨大的恐龙周围,如腕龙和叉龙,这些庞然大物生活在今天东非的坦桑尼亚一带。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19
level 10
恐龙名称: 甲龙 拉丁文名: Ankylosaurus 恐龙体长: 7~10米长,2米宽,1米高恐龙体重: 2吨 恐龙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6500万年-70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墨西哥。 辨认要决: 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 恐龙种类: 鸟臀目·甲龙类·甲龙科 简 介: “一只凶猛的食肉恐龙猛然扑向一只小恐龙,但是不管它怎么咬、怎么抓,就是咬不住、抓不破那只小恐龙的身体。原来,小恐龙身上长着一层坚硬的厚甲,简直就像披盖着装甲的小坦克一样。最后,食肉恐龙只好无奈地走开,去寻找别的猎物去了。”这是美国的一部关于恐龙的动画片里的一个场面。但这决不是凭空的想象,而是根据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而合理设计的镜头。事实上这样的场面在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不知真实地发生过多少次呢!这种身上长有硬甲的小坦克似的恐龙就叫做甲龙。各种甲龙组合成了恐龙大家族中一支独特的类群,叫做甲龙类,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就是爬行纲、鸟臀目、甲龙亚目。甲龙类是恐龙大家族中较晚出现的类群,直到白垩纪之末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20
level 10
恐龙名称: 南方巨兽龙(大陆)超帝龙(港台) 拉丁文名: Giganotosaurus 恐龙体长: 12-15米恐龙体重: 8吨 恐龙食物: 肉食 生存年代: 9500万-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 生存地点: 阿根廷的巴达格尼亚 辨认要决: 脑袋非常小,形状就像个香蕉 恐龙种类: 蜥臀目·肉食龙类 简 介: 巨兽龙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恐龙中最大的食肉恐龙。第一具巨龙化石是在1994年由一个名叫Ruben Garolini的汽车修理工发现的。巨兽龙走路时用两条腿。它硕大的嘴巴长着一口锋利的牙齿,每颗牙有8英寸长。巨兽龙作为跃龙的后裔,有个又细又尖的尾巴。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21
level 10
恐龙名称: 三角龙(大陆)三犄龙(港台) 拉丁文名: Triceratops 恐龙体长: 7.5米长,2.9米高 恐龙体重: 5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白垩纪后期 生存地点: 美洲 辨认要决: 二只额上的尖角长,第三只从鼻后伸出的角较为短而厚重 恐龙种类: 鸟臀目·角龙类 简 介: 三角龙是一种具短褶叶的角龙类,体型强而有力以保护自我,大约7.5米长,2.9米高,体重大约5吨,它是属于大型的角龙类。它二只额上的尖角大约一百零二公分长,第三只从鼻后伸出的角较为短而厚重。几乎肯定的,三角龙为温驯的角龙类;但是受到激怒后,它会被破还击,角伸出如同长茅,以5吨的体重冲出,每小时可达三十五公里。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22
level 10
恐龙名称: 基龙/帆龙/帆背龙 拉丁文名: Edaphosaurus 恐龙体长: 3.0米 恐龙体重: 1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二叠纪 生存地点: 欧洲、美洲 辨认要决: 很大的扇叶分布在从颈部到尾部前端 恐龙种类: 下孔类 简 介: 基龙生活在二叠纪而在恐龙出现之前完全就灭绝掉了。它明显的具备著蜥蜴或者鳄类的匍匐而行的四肢构造与爬行姿态。异齿龙和基龙是生存于同一个时代,比恐龙更古老的爬虫动物,并不属于恐龙类。他们不论身材、体型、长像都十分类似,不同之处是基龙属于草食动物。
2006年08月31日 01点08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