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转自goalhi
德国队以一场对世界杯亚军酣畅淋漓的大胜结束了今年的征程。这是他们自1959年以来对荷兰队最大比分的一场胜利。勒夫将他周五在乌克兰的实验阵型弃之脑后,克洛泽,穆勒和厄齐尔三箭齐发。德国队几乎是打出了自去年世界杯之后最精彩的一场比赛。虽然在明年夏天的欧锦赛到来之前,德国队的最佳十一人到底如何还有悬念,但球队流畅而多变的进攻手段充分发挥了作用,使得人员不整状态不佳的荷兰队毫无招架之力。
这场比赛是勒夫执教德国队的第75场比赛,在基辅那个引起诸多争议的阵型之后,在首发名单方面,勒夫本场比赛做出了5处变动:诺伊尔,克洛泽,穆勒,默特萨克和波多尔斯基重回首发,阵型也变为传统的4-2-3-1。范马尔维克手下缺少了罗本,范佩西和范德法特,进攻实力锐减;好在斯内德及时回归,荷兰队的首发阵容里还有布拉夫海德,范博梅尔,马泰森,巴贝尔和亨特拉尔这些曾经或正在德甲踢球的球员。
厄齐尔——克洛泽——穆勒的三叉戟
上半时几乎就是厄齐尔,穆勒和克洛泽三人的专场表演,他们三人将荷兰队的防线冲击得七零八落,德国队牢牢压制住了场上局面。开场仅两分钟,他们就创造出了一次得分机会。穆勒传球给克洛泽,可惜后者的射门偏出。但两分钟之后,默特萨克的失误也给了亨特拉尔一次机会,不过荷兰射手也没有命中目标。从那之后,德国队就完全掌握了局势。赫迪拉很好地盯防了斯内德,而当德国队一获得球权,克罗斯就成为一个出球点,迅速将球传递到厄齐尔,穆勒和克洛泽脚下。15分钟之后,进球到来了。穆勒转移到中路,克洛泽扯到右边,克罗斯左路的斜长传精准地传到了克洛泽的脚下,但克洛泽并没有选择射门,他将球轻巧地传给了正在门前等候的穆勒,穆勒顺势将球打入球门右下角。
随着比赛的深入,穆勒,厄齐尔和克洛泽之间的配合愈发风生水起,而荷兰对于他们三人流畅多变的跑位束手无策。第26分钟,三人卷土重来。穆勒再一次向中路跑动,并吸引了两名防守队员,荷兰的右路留下大片空当,厄齐尔来到右路,接到穆勒的传球之后直接将球敲向禁区,克洛泽头球破门,荷兰门将毫无反应,目送皮球入网。10分钟之后,克洛泽有机会将比分变为3-0,可惜他没能及时赶上穆勒的传球。但下半时三人组还是迎来了他们的第三粒进球,穆勒利用德容的失误抢下皮球,传给克洛泽,克洛泽在与厄齐尔进行了一系列配合之后,由厄齐尔打入第三球。这是德国队的又一个经典的团队式进球。
问题是,荷兰队为什么会慷慨地给穆勒,厄齐尔和克洛泽这么多的空间和机会,以便他们在自家门前从容地游走?厄齐尔一开始的位置在中路,但他助攻德国队第二个进球时游曳到了右路;而本该在右路的穆勒则是从左路策划了第三个进球。与此同时,克洛泽身为德国场上最大牌的老将,并没有只钉在禁区内等待机会,他总是积极地回撤,不停与穆勒和厄齐尔交换位置。戈麦斯和克洛泽风格上的不同由此可见一斑,后者能利用跑动充分为球队拉开宽度。克洛泽的跑位非常机敏,因此也给厄齐尔和穆勒的发挥创造了开阔的空间。积极的回防(成功抢断12次,比荷兰所有球员都要多)和向前的危险性(射门5次,全场最多)是克洛泽的鲜明特色。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德国队的左路表现相对沉寂,波多尔斯基上半时只有7次触球,而奥戈基本只待在他自己的半场。但由于穆勒,厄齐尔和克洛泽在右路犀利的攻势,使荷兰人无暇顾及对手左路的弱势。
范马尔维克缺乏创造力
范马尔维克在赛后提到缺乏有创造力的球员是他们的一大败因:“我并不想把一些球员的缺阵当作输球的借口,但是这些具有创造力的球员确实能改变比赛。”荷兰队进攻线的火力世人皆知(他们是欧预赛进球最多的球队),在他们向前冲击时任何球队都会颤抖。但他们的主要问题还在于后场。斯特罗特曼近几场比赛表现惊艳,但是本场比赛他在中路没有赢下一次对抗,被与他对位的赫迪拉完全压制。上半时荷兰全队统只有10次抢断成功,与赫迪拉一人的数据相当。事实上,赫迪拉本场的表现是德国取得大胜的原因之一,他一共15次抢断成功,为全场最高;同时他还能够很好地为后防线补防。
2011年11月18日 02点11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