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名将不一定是靠战争而成为名将,重要是能坐中军,而震四方.薛纳虽无他父亲之功却有他父亲之威.
2005年04月06日 15点04分
8
level 1
薛纳有点像李广,但手上只有幽州的边防部队,能击溃北方民族进攻40余次,守备20年不是很强吗?<<薛刚反唐>>的薛刚,我想就是薛纳的化身吧.
2005年04月07日 01点04分
9
level 3
薛纳应是薛丁山(曾率军平定西凉)的原形,而薛刚的原形应是薛嵩
2005年04月07日 04点04分
10
level 3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嵩少以门廕,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诏遣弟崿知留后,累加崿太子少师。大历十年正月丁酉,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盗所将兵逐崿,举众归田承嗣以叛。崿奔于洺州,上表乞入朝,许之。至京,素服于银台门待罪,诏释之。------《旧唐书》
2005年04月07日 10点04分
13
level 1
五月初三,由于粮食欠收的缘故,唐玄宗下诏罢除所有员外官、试官和检校官,并且规定以后这三种官,除非是立有战功或者是由皇帝降下别敕才能特行录用,吏部和兵部一律不得注拟。但此时薛讷仍然能检校左卫大将军,可见唐玄宗对薛讷是非常器重的。 七月,薛讷与左监门卫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等率兵6万,经檀州(治密云,今属北京)进击契丹(参见滦水谷之战)。当时杜宾客认为:“时属炎暑,将土负戈甲,赍资粮,深入寇境,恐难为制胜。”(《旧唐书·薛讷列传》)但薛讷却认为:“夏月草茂,羔犊生息之际,不费粮储,亦可渐进。一举振国威灵,不可失也。”(《旧唐书·薛讷列传》)于是继续率军前行。当唐军行至滦水山峡(今河北承德地区滦河山谷)中时,契丹伏兵齐发,前堵后截,并从山上向下攻击,唐兵太败,死者十分之八九。薛讷与数十骑突围得免,幸免于难,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崔宣道所率后军闻前军战败,也退走。战后,薛讷归罪于崔宣道和李思敬等8人,唐玄宗下制将其全部在幽州处死。敕薛讷免死,削官为民,只敕免了杜宾客之罪。 八月二十日,吐蕃大将勃坌达延、乞力徐等率10万(一说10余万)大军兵临洮州(治美相,今甘肃临潭),继而攻打兰州(治子城,今甘肃兰州)和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县东)的渭源县(今甘肃渭源东北),夺得大批牧马而还。为对付吐蕃,唐玄宗重新启用了薛讷,令其以布衣之身代理左羽林将军,出任陇右防御使;同时以右骁卫将军郭知运为副,率部将杜宾客、王晙、安思顺等前去抵御。并在全国大募勇士,补充河、陇兵力。 十月,吐蕃再次向渭源发起进攻。十月初二,唐玄宗下诏准备御驾亲征,并发兵10万,马4万匹,迎击吐蕃。初十,薛讷率大军进至武街驿(今甘肃临洮东)抗击吐蕃军(参见武街之战)。当时吐蕃坌达延所率10万大军屯于武街南面的大来谷。唐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王晙选勇士700,穿着吐蕃战服,于深夜向坌达延部发动偷袭,又于前锋部队之后5里处多置鼓角。先遣部队接近吐蕃军营时大声呼喊,后面的鼓角闻声齐鸣。吐蕃以为唐军主力已至,惊慌逃遁,自相残杀,死伤万计。这时驻军武街的薛讷率主力杀到,与王晙部两面夹击,大败吐蕃军。坌达延率残部向洮水(今甘肃临潭西北)逃窜,薛讷指挥唐军紧追不舍,双方激战于长城堡(在今甘肃临洮境),唐军再次大败吐蕃军,斩首1.7万,截获牛羊120万头。吐蕃军见无路可退,便背水一战,誓死抗争。将薛讷军先锋、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郎将王海宾(其子为名将王忠嗣)围入其阵,而唐将嫉其战功,迟不发兵增援,使其战死沙场。薛讷率主力赶到后,将吐蕃残部分割包围,全部歼灭,杀的吐蕃军横尸遍野,洮水都为之不流,吐蕃将六指乡弥洪也为唐军所擒。这一战唐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前后共杀吐蕃军数万人,将其所掠羊马全部追回。战后,薛讷升任左羽林军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其子薛畅也官拜朝散大夫。 开元三年(715年)四月初九,唐玄宗鉴于西突厥十姓部落归降者不断增多,加上击败了吐蕃的入侵,西线战事得以缓解之机,以薛讷为凉州镇大总管,统领赤水(在今甘肃武威西南)等军,驻守凉州(治姑藏,今甘肃武威);又以左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大总管,统兵驻守并州,东西配合,防备默啜,保卫西域。不久,后突厥默啜可汗发兵西进,向西突厥葛逻禄、胡禄屋和鼠尼施三部发动进攻,屡破其众。五月十二日,唐玄宗敕令北庭都护汤嘉惠和左散骑常侍解琬率兵援救。九月,唐玄宗又以薛讷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卿吕延祚、灵州刺史杜宾客副之,征讨默啜。 开元四年(716年)六月,正当唐军准备大举进攻之时,默啜却率兵攻打北部的拔曳固(铁勒部落),因恃胜轻归,不加防备,而被拔曳固溃卒颉质略袭杀。唐廷将默啜的首级悬挂在大街上示众。拔曳固、回纥、同罗、霄、仆固五部闻默啜被杀,皆来归降。至此,唐朝北部边境暂时解除了危机。 默啜可汗被杀后,各部落四分五裂。毗伽可汗以默啜的牙官暾欲谷为谋主。暾欲谷足智多谋,深得各部落信服。被唐廷安置在河曲之地的突厥降众闻毗伽自立可汗,多背叛朝廷前去归顺。十月初二,薛讷奉命调集军队追击叛逃的突厥降户。 不久,薛讷因年老体衰,回家养老。开元八年(720年),薛讷去世,终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常卿,谥曰昭定。 点评:薛讷为将,沉勇寡言,临大敌而益壮,善于用兵,大有父风,是开元年间重要的将领。
2005年04月08日 14点04分
18
level 1
名将呀!看来薛讷的官比他老爸大多了,独立领兵的次树也比他老爸多,只是没他老爸神奇,他老爸可是从农民到将军的.不可思议.
2005年04月08日 14点04分
19
level 15
到什么时候为止呢,李愬、郭子仪、李光弼、张巡算不算?
2007年06月23日 17点06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