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北大禅学讨论会2
千山叶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专题:北大禅学讨论会2
主讲人:丁愚仁
地点:北京大学时间2008年11月2日上午
录音整理:多尔杰,开心
学生:不是什么东西都是你最近才忘掉的,可以说三岁以前什么事你都不知道。
丁师:你并没有忘掉任何东西,而是想不起来了。在你心清净的时候,你在床上躺着,你是躺着的那张床的那种状态,你都能记起来,“它”没忘掉,而是你自己现在的欲望把“它”遮盖了。
时照:别说这一辈子,你上一辈子也没忘啊。
丁师:呵呵!
时照:进入这种清净状态后,你就记得你上一辈子干的什么事。
学生:丁老师,我也想请教一个问题。比如说,身体不好,自己打坐,这一天都感觉身体状态特别好,但是如果不打坐了,会不会对身体有伤害啊?
丁师:不打坐对身体并没有多大伤害,也就是说,身体的好与不好,就是看你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执着程度,执着心特重的,就是一个多病体。
学生:那就是说一个多病体通过打坐可以痊愈了?
丁师:打坐的目的是把自我忘掉,当把自我忘掉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自自然然的好起来了。人体在处于自然状态中时,大脑不再指挥自己的身体,自己身体的康复功能自动恢复,我这里疼,我哪里疼的感觉自动消失。
学生:请问当我的身体痛的时候,如何能忘掉自我?
丁师:知道疼痛的那个知并没有疼痛。把心放到那个“知”上,疼痛自然消失。
学生:丁老师象您说的这种时候消耗也会很少是吗?
丁师:是的,消耗的少。
学生:但是打坐为什么对身体有好处呢?就是因为它能够清净自己?然后让自己的烦恼减少了?
丁师:这个要用物理学的能量理论来说明。一个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所摄取的能量,80%用在脑力上,也就是用在思维上,20%用在身体上,这是正常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90%的能量都用在思维上了,10%用在体力上。如果你能清静下来打坐,让自己有意识的停止思维,这时候这个思维虽然是没有完全停止,但是也很稀少了,它不再向外发射脑电波,不再用很大的能量去消耗脑电波,那么你的能量就会腾出来修补你的身体。
学生:密宗讲一日四座,它不只是达到一个明心见性的目的,它应该有一个更高的目标。
丁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如果说个高,那还是在个高低上。你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自性,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空性,那你本来就是,“它”不是修来的,不是悟来的,更不是学来的,“它”本来就存在。你只是不了解自己而已,所谓的学佛就是全面了解人生,全面了解自己。
学生:那学佛就是全面的了解自己?
丁师:是的。
学生:那空性是不是也要通过禅修才能够达到?还是不用通过禅修也一样能够达到?
丁师:也就是说,如果在今天这个讲话中你能明白的话,你就能够体验到“它”的存在。
学生:学佛是为了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那么空性又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呢?
丁师:“它”承载着这个全面了解自己,“它”运载着这个全面了解人生。认识自己,了解人生。当知道你的空性,我的空性,大家的空性都是一个空性的时候,契入你自己的空性,就会契入千百万人的空性,既然大家都在一个空性里,那么你会自然全面认识了解人生了。
学生:为什么通过打坐能把自己身上的所有的什么奇经八脉都能打通呢?又是什么道理呢?
丁师:只要你不干涉你的身体,你的身体的修补功能就会恢复,你自己的奇经八脉就自然畅通。
学生:要是不通过打坐能不能修复?是不是打坐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
丁师:这样说法对。
学生:但是如果你要想达到空性的话,是不是必须要把身体的经络都打通以后才能够做到?不用打通也能吗?
丁师:身体的好坏和那个什么也没有,没有多大的关系,“它”照常存在。
学生:完全证悟是需要身体健康,就是所谓达到初地,或是证果的话,是需要完全健康的。

2011年11月13日 15点11分 1
level 9
丁师:也不一定,不需要完全健康,当然,完全健康更好。
学生:那它(密宗)讲打通中脉,意解心开才能见性,就是所谓的证悟的那个状态,那他还是需要健康啊。
丁师:中脉本身就是莫须有的东西。所以说有一些证悟的人,他不一定是全面健康的人,也就是说他身体可能有残疾,照样能证悟。也就是说,人,修的是心,而不是身。修行修行,到底修的是什么东西?
学生:解脱和证悟它俩肯定是有区别的,请问解脱是什么意思?
丁师:没有束缚就是解脱,这个束缚来自你自己的角度,来自于你自己的概念和认为。没有自己的概念,没有自己的认为,就没有自己的角度,就没有束缚,就是解脱。
学生:到什么程度,能自主生死呢?
丁师:没有自我的概念、认为的时候。
学生:这一切无所谓了。
丁师:是啊,这一切都无所谓了,你不就解脱了吗?
学生:老师,就是说打坐或者是那个修禅,可以对身体好,就是只是一种保健的作用,还是说它就是能治病啊?
丁师:只是一个保健,有病该看病就去看病,不要认为学佛了,就不生病了,那是骗人的,你吃五谷杂粮怎么会不生病。
学生:那就是一个人生来身体素质就是不一样的,但这个(禅修)只是让你保持一个好的状态的一个方法,但并不是说能够改变那些东西?
丁师:这个所谓的改变是你性格的改变,随着你的性格的改变,你的身体、你的命运随之而改变。打个比喻说,一个外向的人很容易得狂想症,他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敢做,由于太过于狂妄,虽然朋友遍天下,但是没有一个真心帮他的人,最后因自己性格的缺陷而失去很多机会。一个内向的人很容易得抑郁症,这种人没有朋友,遇事没有帮他忙的人,都要靠自己来完成,自己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说他的一生常不得志。如果两种性格的人都能发现自己的角度,再也不执着自己的观点,会是个什么样?整个人生都改变了,所以说善于发现自己的性格,一旦发现并能放下自己的这种角度,真能改变一生。没有了这样的性格就不会发生相对于这种性格的病症。
学生:丁老师我在打坐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心静下来,就是不去起心动念,又能明明了了,可是有时候,不能做到这点,虽然说我是盘腿坐着,手也合十,其实也没有什么效果,是不是说我们有没有这种打坐的形式并不重要,而是说在于你有没有起心动念,对外界有没有明明了了?
丁师:是的。
学生:如果说我走路的时候也能有这种状态,而没有起心动念,又对外面的东西明明了了,这也都是在打坐的状态?
丁师:应该是这样说,不过是在走路的时候只管走路,离开走路的一切想都不存在,都不要;工作时候一心工作,离开工作的内容,一切其他想尽可能的不要。
学生:那就是说,我不管出于什么状态,就是离开我当下所做事情的一切想都不存在的时候,这样我们都处在禅定的状态?
丁师:工作也是修行、打架还是修行、走路是修行、学习还是修行,无论做什么只管当下,制心一处。
学生:那就是说,刚才说打坐能治病,能打通我们的奇经八脉,可是他是一个驼背的老人,如果说打坐能帮他治病,那他是一个驼背的老人,就必定不能有这种打坐带来的效果是吧?
丁师:应该是吧。
学生:
正确的
答案是只要这个人的心达到了没有起心动念、对外界明明了了的状态,那么他就已经在禅定中,不在于他身体是一个驼背的老人还是一个残疾人。
丁师:应该是这样!
学生:我说的两种状态都应该是这样的吗?
丁师:也就说是他驼背,他没在意他这个驼背。如果他在意他这个驼背,那么他不会入定。
学生:我想问您,我通过这个打坐能不能把这个驼背治好吗?
丁师:如果你有这个念的话,恐怕治不好。
学生:但是我没这个念的话,那我能治好吗?
丁师:你要是没这个念得话,自己直起来自己不知道。

2011年11月13日 15点11分 2
level 9
开心:你自己不驼背了都不知道。
丁师:嗯,你自己不驼背了你不知道,很自然。
学生:丁老师你看我们经常学习经书、佛事的这些故事。其中讲了一个国王想要得到一个治国的更好的解脱方法。当时有一个得道的高人就考验这个国王,变成了一个饿鬼,那他怎么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鬼呢?
丁师:如果要想从一个人的形象变成一个鬼的形象,除非你这个肉体不在了。
学生:但是全国人民都看见了,国王也看见了。
丁师:那就看看记载这个事的人是否真实了。
学生:但是这个是贤劫经里面讲的,应该不会有妄吧?
丁师:也不会没有妄吧?这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当一个人打坐清净,有过入静的那种体验,而且有过一次清净状态的时候,你去洗澡,你身上的灰尘特别多。比如,今天晚上打坐心特别清净,第二天你洗澡的时候,灰尘也特多。
学生:为什么呢?
丁师:一个人进入心清净的那个状态,没有管自己的身体,所以自己的身体自然向外排泄了很多的污垢,显得自己的灰尘特别多,入定没入定、静没静下心来,用洗澡搓下来多少灰就能鉴定。(爆笑)所以如果你心很清静,你身上的“众生”都能排出来了,但是胃里的众生你不能向外排,因为它是酵母,它还得帮助你消化呢。度尽身上众生的时候,这个肉体就不是个肉体了!在一个高度的空间里,也就是一个多维的空间里,物质是不固定的。
学生:那么到达什么程度是不固定的了?
丁师:就像极乐世界的弥勒树就是这样,你想要风就得风,你想要雨就得雨,这是在多维空间,不是三维空间,而是三维以上的空间,在三维以上的空间物质是相当不固定,维度达到了十维八维以上的空间,好像是你一个念就能改变一个物质的形象、改变物质的状态。
学生:心能转物?
丁师:是的。
学生:那不还有心吗?
丁师:是啊,再翻回来,再看人这个生命的时候是没有一个固定形状的,我们人把它固化了,人把人固化了。人一旦把它固化了以后,你就不会变了。再回到你刚才的那个问题上,当你清净了,你的身体不是固化的状态下,就有孙悟空的72变,何止 72啊?
学生:您的意思是不是其他的饿鬼啊,地狱啊,他们是不是生存在一种跟人的三维或者四维不一样的一种空间维度。
丁师:应该是这样。
学生:就说我们这些人,只能感知到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维度空间。
丁师:是的,也就是今天,这是个时间概念,我们在北京,这是一个空间概念,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点,这个宇宙,这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在这个点上,谁也逃不出这个点去,谁也逃不出空间与时间的这个交叉点去,所以那个耶稣吊在十字架上,他也表明了时间与空间的交叉。明天的事,我还不知道,二分钟以后我想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到二分钟之后,到了二分钟之后我说什么我就知道了,这就是当下。
学生:那有些人怎么可以知道现在和未来?
丁师:那是他没有过去和未来的概念,没有时间概念了。
学生:那就说一个人可以看出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丁师:应该能,因为他没有时间了。
学生:那就是每个人都在时间和空间里轮回?
丁师:也不是,如果住在时间和空间里就有轮回。
学生:只有修行可以改变?
丁师:有些东西修行你也改变不了,我经常比喻个例子,两个人打架,相撞,这个相撞是定的,相撞之后的所有问题都不是固定的,如果打架相撞的两个人都是学佛的,那么双手合十,说句阿弥陀佛就走了;如果两个人一个学佛的,一个不学佛的,不学佛的骂他一顿,你瞎眼啊,没看见啊,学佛的说句阿弥陀佛,也没事,但是骂人的造了个骂人的业;两个人都不是学佛的,而且都不想原谅对方,都想挣个理,就打起来了,受伤了,去医院了,再因为经济纠纷上法院了,这样就改变不了。
学生:您的意思就是你的现在过去未来都是靠因果来确定的吗?
丁师:是啊,这次相撞的这个业消了,再新添后边那一大堆,就又出来新的因。
学生:那为什么说业果?比如说现在过去未来,为什么有人几百年前都能知道呢?经过那么长时间。
丁师:还是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学生:他还没有个时间的突破,就是他在不同的生生世世里都要把这些还过了呢?
时照:本来就没离开过,只是被自己的观念障碍住了,回头就是,当下就是,放下就是,金刚经说,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那么生生世世这个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丁师:阿弥陀佛。
张某:您是不是每天都特别快乐呀
丁师:也有不高兴的时候,我是人不是佛。
学生:明心见性之后就是佛是吗?
丁师:明心见性,在修行、放在佛界来说是修行的开始,是刚刚起步,也就是说刚刚进入真真正正的修行状态。
学生:也就是说离那个佛还有一段距离?
丁师:也没距离。
学生:我自己本人,第一次,对佛和禅都是了解太少了。所以很多东西可以从原始的开始讲起,其实就是因为心里有烦恼,就过来寻求解脱的方法。
丁师:咱们是讨论问题,不是说谁讲的正确与否,我说错了尽管反驳。我也不是万能的,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个人就不可能什么都会。
时照:修行是在还原,佛教就起个还原的作用,我们迷失了自己的家,又还回来了,还原回我们本有的功能。在还原的过程中,丁老师比我们先走了一步,比我们有经验,就是介绍一些经验给我们,让我们也还原回去。
丁师:就是那么回事。
2011年11月13日 15点11分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