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清秋 专帖
时光词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秋 的 记 忆 在四时中最使我感到踏实而充满希望的就是那秋了,我只觉得秋才是实的。每想到秋,我总是和成熟、收获联系在一起,天地间最显得博大与丰盈。秋天的风,清而润,秋天的色黄透着绿,秋没有春的幼稚的骚动、没有夏的酷热的烦躁、没有冬的无情的寒冷。四时唯有秋是可以看的,平头百姓可以看牧野里的收获,而文人墨客则可登山远望,或诗或画。 在我的记忆里,这秋是和生计联系在一起的,小孩子更多的是吃的心思。每到秋天,就有很多吃的选择,暮秋的早晨,充满了希望,我总和大人们一起起床,跟在外祖母的身后,形影不离。外祖母是个不知道疲倦的老人,不停的忙碌,我从来不记得她有片刻的闲暇。她先是把大铁锅添满了水,放进一筐洗好的地瓜,点上火,拉起风箱,开始煮地瓜,漆黑的厨房里弥漫着柴草的烟雾,我蹲在外祖母的身后,学着她的样子,低下头躲过那些浮在半空中的浓烟,不失时机的把柴草递到外祖母的手里,这时外祖母会不停地夸奖我的能干。等到大铁锅里的水烧开了,那蒸汽顺着锅盖的缝隙不停地升腾,我瞪着一双小眼睛,看着那腾腾的蒸汽,心里却想着下边的地瓜。每到外祖母从锅台前爬起来,我便知道是地瓜熟了,这时,外祖母总拿个水瓢在手,弯着腰掀开锅盖,那满锅的蒸汽冲天而起,一时什么也看不见了,她不停地用手挥开那些蒸汽,大铁锅里的地瓜终于依稀可见了,她便用个铁勺,把大铁锅里的地瓜捞进水瓢里,领着我依然弯着腰走出漆黑的厨房,把水瓢放在院子里的大石磨盘上,我便止不住伸手去抓那个已看好的地瓜,外祖母总是及时地抓住我的小手,一次次使我免遭烫伤。外祖母满是老茧的手是不怕烫的,她会拿起我看好的一个,两手不停地把地瓜倒来倒去,并不停地吹气,等她感到很是放心了,才把地瓜最好握的一端放到我的小手里。我心急的常常被甜甜面面的地瓜噎住,每到这时外祖母总是用她那大手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使我尽快地咽下,继续享用那美味。 秋天是大人们最忙碌的时候,每当黄昏,大人们从田里回来,常常有些意外的收获。我总是盼望着母亲能给我带回些好玩的东西。记得最使我充满希望的是收黄豆的时刻,母亲常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跑到豆棵里捉些蝈蝈带回家,在田里捉住的蝈蝈没有地方放,母亲便用一种很长的草梗把蝈蝈一个个拴了,系在自己的斗笠上,回来给我.雄的蝈蝈是很好玩的,可以放进舅舅编的蝈蝈笼里,里面放些辣椒、南瓜花,蝈蝈们吃了就不停地叫了起来,很是悦耳。而那些带着长长的尾巴鼓鼓肚子的雌蝈蝈,则被放进一个罐子里用盐腌了,第二天便被外祖母用油炒成了红红的美味了,大人们是舍不得吃的,大多被我独自享用了,直到今日,我也是常常回味.在我印象里,母亲的斗笠是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了,小时候想的是那上边绿绿的蝈蝈,而现在常常忆到的是斗笠下母亲慈祥挂满汗珠的脸。我忽然明白了,那斗笠的美不仅仅是因为有系着一个顽童喜欢的蝈蝈而构成的图画,更因为那图画带着伟大的母爱,每当想到此我凄然泪下。 现在我的记忆里,秋无所不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家家户户院子里摆满了玉米、地瓜、高梁,还有红萝卜、大白菜,家家越冬的生计便都集中在秋里了。终于一天我也学着哲人的样子,登高而远望了,但我仍然无法成为雅客,我看到的依然是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绵绵不断,那炊烟让我感到踏实。我知道那是秋的恩赐,秋使人充实,让人充满了希望。 作者: 云散清秋 2006-8-25 18:39   
2006年08月25日 23点08分 1
level 1
这样行吗?
2006年08月25日 23点08分 3
level 1
谢谢你们.好感动!
2006年08月25日 23点08分 5
level 1
不知道怎么感谢好了.我会的.谢谢吧主!
2006年08月26日 01点08分 7
level 1
谢谢吧主,我会去看的.
2006年08月26日 23点08分 9
level 1
闲工作,学习,家庭,孩子忙忙碌碌碌碌忙忙,在不曾留意间秋天又到了.孩子上大学走了,好像一下子有了好多空闲,不知做什么好了.难得的空闲.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做什么呢?不知道,走到哪儿算哪儿.到了解放桥,从十字路口北下车,继而向南步行百余米,转向西行,散散漫漫,松散的心伴着松散的步子,在这喧闹的处所,我居然能够松弛下来。正行间,猛的被路边的一棵大松树吸引,这里有松树我是知道的,来来回回多少次都没注意到它,这松长在路旁的树丛中,如鹤立鸡群,其状如伞盖,松针绿而密不透风,树下阴风习习,凉爽诱人。树下的水泥台子,虽粗糙却被乘凉的人们坐的表面亮洁,可见平时到此纳凉的人是很多的。我深深地被吸引,实在经不住诱惑,于是我钻进这伞盖之下,坐到水泥台子之上,脱了鞋子,收了双脚盘于腿下,禅坐起来。针叶微动,凉风拂来,彷若通身来了仙气,我告诫自己,什么都不想,让脑子腾出一片空白,就像乐章里的休止符,在此享受一番。我这才感到生活的乐章太过紧迫,这休止太需要了。白居易《琵琶行》写那休止的妙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又如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奏完一曲,那风度翩翩的指挥家,总是向观众深施一礼,继而大步进入休息室,又继而是观众之掌声,按时间推算大概指挥家并没有坐下休息,便又风度翩翩迎着那掌声登上指挥台,曲曲如是,这是礼节,我想更多的是乐曲间之留白,才使得曲曲动人,如果要把若干曲子一气连奏下来,效果肯定不会好的。还有,画画是最讲究用白的,成名的画家都知道用白之难,白石老人是最会用白的大家,那叹为观止的墨宝,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想想自己,也该给自己留点空闲了,放松一下心情,缓和一下生活的节奏.正如人的大脑,不可空白太多,空白过多便是个傻子,但也绝不能缺少空白,没有空白那定是一个疯子。我并不想象禅坐的高僧那样,着意控制自己,任自己发呆,低下头看那些在我面前匆匆赶路的蚂蚁们,腰细而头腹大,行走轻盈而匆匆,爬高越沟如履平地,它们好像有要事在身,时而东时而西,像极平时忙碌的我们.抬头南望,天高云淡,那天虽湛蓝,云却不成朵,也如我心,散散漫漫,无边无际……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回神过来,顿感心平气爽.又觉得自己好笑,可真是闲了,闲的看蚂蚁上树,闲的看蓝天白云.看看时间不早,便穿了鞋子,继而慢慢西行,那丝丝凉风却不时袭上心头,哦!天凉好个秋。 (2004年8月16日)
2006年08月26日 23点08分 10
level 0
有诗意,有思想,有见解,生活本来就应该如此,平淡中尽显神奇!
2008年11月10日 13点11分 11
level 1
你是文学家吗 发表这样优美的文章
2008年11月11日 05点11分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