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守护文明
楼主
在国有中小企业,副职是一个很难拿
捏
的位置。针对副职的处境有这样几句话,很形象地道出了那种无奈和难堪。“一点不干,不够意思。干的多了,什么意思?少干一点,意思意思。”。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说100%的副职都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处于进退两难境地的比例一定不少,可见副职问题确实早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那么副职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问题?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副职存在的状态。
一、职数多。几百人的小公司,有十多个名目各异的副职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二、职责不确定。主要指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关于副职到底应该怎么定位,有多大的权限,有多大的责任,从法律的角度讲没有明文规定,或者说没有系统地明确的明文规定。这就为一把手自由裁量提供了法律空间。虽然从组织的角度讲有时候也把副职纳入干部考评对象,但都是官样文章,可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样在怎么对待副职上就会因单位而异,因一把手而异,甚至还会因副职个人而异。二是副职往往有一个大致的分管范围。但是却又往往是分而不管。如果遇上一个不地道的正职,他就是千方百计阻止副职成了气候,今天让你分管这个,还没等你把板凳坐热,明天他又让你分管那个。更有甚者,他就是有意识地不让你说了算,久之,即便是猪脑子的人,也知道这样的副职也就是个摆设。当职位变成摆设的时候,位置也就变成蒙人的工具。
三、低能。低能高位在国有企业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其实即便在私有企业也难免有这样的情况。低能的人为什么能成为高管,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特有的体制。如果进一步分析不外乎背景深厚、和一把手有特殊的交情、资历老、刺头儿。实际上一句话可以概括,都是为了和谐。
2011年11月08日 05点11分
1
捏
的位置。针对副职的处境有这样几句话,很形象地道出了那种无奈和难堪。“一点不干,不够意思。干的多了,什么意思?少干一点,意思意思。”。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说100%的副职都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但是处于进退两难境地的比例一定不少,可见副职问题确实早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那么副职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问题?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看副职存在的状态。
一、职数多。几百人的小公司,有十多个名目各异的副职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二、职责不确定。主要指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关于副职到底应该怎么定位,有多大的权限,有多大的责任,从法律的角度讲没有明文规定,或者说没有系统地明确的明文规定。这就为一把手自由裁量提供了法律空间。虽然从组织的角度讲有时候也把副职纳入干部考评对象,但都是官样文章,可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样在怎么对待副职上就会因单位而异,因一把手而异,甚至还会因副职个人而异。二是副职往往有一个大致的分管范围。但是却又往往是分而不管。如果遇上一个不地道的正职,他就是千方百计阻止副职成了气候,今天让你分管这个,还没等你把板凳坐热,明天他又让你分管那个。更有甚者,他就是有意识地不让你说了算,久之,即便是猪脑子的人,也知道这样的副职也就是个摆设。当职位变成摆设的时候,位置也就变成蒙人的工具。
三、低能。低能高位在国有企业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其实即便在私有企业也难免有这样的情况。低能的人为什么能成为高管,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特有的体制。如果进一步分析不外乎背景深厚、和一把手有特殊的交情、资历老、刺头儿。实际上一句话可以概括,都是为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