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建业险象环生为哪般
河南建业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入行17年来,建业今年创了个新纪录,那就是一年内两次换帅。无独有偶,山东和陕西也是如此,但目的却大相径庭:他们是想进军亚冠,而建业只是为了活着——保级。入行那么多年来,还在为活着折腾,也从侧面验证了建业的人才凋敝,青黄不接。
  首先是教练人才的缺乏。2001年以前建业一直使用国内教练,后来开始交替使用国内和外国教练,但其中除了门文峰昙花一现外,主教练都成了外来人的囊中物,而助理教练一职相应成了主教练的自留地。迟尚斌入主后,他宁可让自己卖摩托车出身的哥们来当领队,让自己弟弟当助教,也不用河南人。以后的贾秀全、唐尧东等都是这样的做派,只顾照顾弟兄们的就业饭碗了,忽视了河南教练的培养。很多退役的建业球员,尽管有履历,有头脑,也有献身建业足球的理想,但因为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更看不到受重用的希望,纷纷选择了离开,像宋琦、苏斌等都是如此。
  本身后继乏人更使建业求贤若渴,在挖金鹤范来时,那份合同和当年清政府的卖国条约差不多:除了保证给对方提供这、做到那以外,竟然不敢提对对方的约束条款,成了个一面倒。更令人气愤的是,在战绩不佳让老金走人后,他现在竟然又到中国足协告建业,索赔后两年合同期内的报酬,合计千万元之多。建业这才仔细研究合同,发现除了能追究对方“没有按时提交训练计划”外,没有任何能治住对方的东西,倒是建业提前中止了合同,属于违约方。在这我们除了谴责老金团队的无情无义甚至无耻以外,还能说什么呢?谁会放着上千万元的钱不要啊。要怨只能怨俱乐部的法盲和不专业,怨河南后继无人。
  老金走了,谁来接班?老胡大费踌躇,最后选择了王随生压阵、赵伟带领。赵伟是个公认的正人君子,也非常敬业,但他此前一直带少年队和青年队,连一队的助教都没有当过,现在一下子担任一队的主教练,承担保级重任,压力可想而知。在连续战平南昌队、青岛队、北京队然后输给保级对手深圳队以后,老胡忍无可忍,再次换帅,请来了邦弗雷雷和刚撵走没几个月的老唐,又花了2000万元左右更换外援,增加奖金,才勉强保住级。
  教练如此,队员方面也好不到哪儿去。2005年以前,建业在国内球员方面一直靠自己培养的人才打天下,2001年人才曾出现了断档,正好门文峰率领的河南省九运会队伍整体加入,又给球队补充了陆峰、刘翔、李昭楠、姚冰、王宇景等干将。2005年建业成功冲超,靠的就是这帮人和车向前、赵鹏、王寿伟等人,而这些人也是在建业成长的。2007年随着贾秀全的到来,一切都变味了,重用内援、忽视发掘成了常态,一些很有实力但尚需锻炼的队员如周广达、岳洋、王阳、张鹏楠等统统被淘汰。后来老唐扶正,和贾秀全也是如出一辙,宁可用杨士麟这样的“二八糙”,也不愿意使用本土的年轻人。看看现在的出场表,我都感到后怕,仅有的几个河南人还都是门文峰时代的人,他走以后,竟然再没有一个新人冒出来!再看看别的队,青岛队和深圳队的90后球员已占半数,江苏队和杭州队也接近三分之一,大连队攻破建业大门的赵学斌竟然是1993年出生的。如果俱乐部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甚至给予强力关注,河南籍的教练和队员将要绝种!
  建业队之所以在河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因为前面的“河南”二字,等到将来在场上奔跑的除了外援就是内援,坐那儿指挥的不是老外就是来河南淘金的老裴、老殷、老唐之流,球迷和媒体还会有这样的热情吗?
  我看未必。

2011年11月08日 03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