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我坚决反对高要市改区。市改区对高要人民更是一次重创。永不翻身。高要人民有能力把高要建设得更好。
不信的话你到鼎湖看看,改区后的坏处。
鼎湖的广利、永安原来是高要的渔米之乡,是高要最富庶的镇,当年在高要的领导下,广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可是,到了今日,鼎湖区三个镇的财政收入是2.76亿,不及高要南岸、金利等一个镇的财政收入。这足见改区后的弊端。
现在的鼎湖区,因为是区级政府,没有自已的国土局、规划局、公路局,很多行政职能受制于市直单位,要办一个简单的事,都要跑到肇庆市,而肇庆市直机关的大爷们,机关作风大家有目共睹,政府权威性被部门利益严重削弱,改区后,鼎湖区一级工作十分被动,地方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导致了今日的鼎湖比不上高要的一个镇的被动局面。
这是改区的恶果。
在肇庆这欠发达地区,行政体制改革不是肇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搞得不好不但对经济发展没帮助,对构建和谐社会更没什么好处。
希望中央、省领导及决策层看二组数据就清晰地反映高要不能设区,应省直管,否侧的话只有再次将高要搞垮,这两组数据就是2010年肇庆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21.64亿元(已包含高新区、端州区、鼎湖区的收入了),而高要市2010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达13.61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端州区479344人、鼎湖区164701人,高新区71166人。肇庆市所辖三区总人口才715211人,而高要市全市人口是753357人,比肇庆市所辖三区的总人口还多约4万人。说白了县级的高要市与地级的肇庆市实力相差不远,因此不能设区,两数据充分说明肇庆市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带动高要市的发展,只有侵占高要市县域经济农村的利益,削弱高要市的发展潜力和活力,阻碍高要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实行省直管县制度,赋予高要市地级市管理权限,那么高要市才能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不久的将来,估计5至10年左右,高要市经济总量及社会发展很大机会超越肇庆市。
因此,高要市改区,对当前肇庆的发展特别是高要市的发展只有弊端没有好处。
如设区这是与党中央、国务院推行省管县的制度是相违背的。
我坚决反对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