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壹”是如何来的?
南京小橘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南京小橘 楼主
大写的“壹”是如何来的?
关于大写“壹”的由来,历史上众说纷纭,现存我们就取其一种,介绍给大家。
明朝以前人们记账都是使用“一、二、三”等汉字和自己创造的一些简单符号,这种记数的方法简单实用,但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简单而容易涂改,这就让一些贪官污吏有了可乘之机,比如把“一”改成“二”、“六”、“七”等数字就相当容易,再加上如果字迹潦草一些,想辨出真伪真是难上加难。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深感元朝灭亡的根源就在于贪污腐败之严重,因而对治理贪腐可谓不遗余力,甚至不惜滥杀无辜。《明史•刑法志》中记载着这样一宗大案:“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株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在“郭桓案”之后,朱元璋深感治理贪污不能只是严惩罪犯,更要从制度上堵上贪污之门,所以就用大写的“壹、贰、叁、肆……”代替了原来的写法。可以说,大写“壹”是朱元璋的发明之一,这些汉字虽然写着麻烦,但却可以有效地避免涂改,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2011年10月27日 12点10分 1
level 7
南京小橘 楼主
明朝的朱元璋执政时代,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成千上万涉嫌腐败的官员受到严惩。那些贪污官员的一个贪污手段就是涂改账目,把收入的钱粮数字由大改小,把支出的钱粮数字由小改大,然后把两个数字差额的钱粮装入私囊。而咱们汉字的数字“一、二、三……十”又是比较容易涂改的。如“一”,很容易就可涂改成“二”和“三”,“三”改成“二”、“二”改成“一”,只需把其中的两横加粗成一横就行了。“十”改成“七”也不难,拐个弯就可。许多管钱管粮的官员就在这上面做手脚。朱元璋在严惩这些贪腐官员的同时,下令对容易涂改的记账数字进行改革,于是便有了汉字数字的大写形式,即“壹、贰、叁……拾”。比之于小写的“一、二、三……十”,涂改起来就相对不太容易了。这种数字的大写一直延续下来,凡是重要的账目,都同时有小写和大写。阿拉伯数字传入后,小写被阿拉伯数字所取代,但大写仍然保留着。这种大写乃是防止涂改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防止涂改也确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从“一、二、三”到“壹、贰、叁”@秦海<正>明朝的朱元璋执政时代,曾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反腐败斗争,成千上万涉嫌腐败的官员受到严惩。那些贪污官员......( 
2011年10月27日 12点10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