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印度制造业仍落后中国9年
印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hj6775 楼主
大象逐龙欲靠廉价商品打天下但基建弱教育普及率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印度制造业仍落后中国9年。
在中国还对“最大”、“最贵”、“最高”等桂冠津津乐道之时,印度却已在另一个方面孜孜以求了。
本月初,由印度高校参与研制,有着世界最便宜平板电脑称号的“天空”开卖,价格仅为35美元(约合人民币223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政府希望提高国民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技术方面的普及率,缩小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差距。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1
level 11
hj6775 楼主
印度方式
追求廉价商品成发展特色
其实,印度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远不止于此。印度曾推出过16美元的净水器、2000美元的心脏手术、2500美元的Nano汽车,甚至还有665美元一套的房子。
廉价成为了印度的一个特色:希望用最廉价汽车让更多不很富裕的人过上“像样的日子”;用世界最廉价电脑让更多贫穷的学生跟上时代;用廉价的医疗费用吸引欧美人来印度医疗旅游。
一方面,印度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另一方面,它也是发展非常迅速的经济体,国际名声越来越响亮,许多政府官员和大型企业认为“印度制造”业应该体现出大国的面子。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3
level 11
hj6775 楼主
因此,为了让那些全家三四口人骑一辆摩托车出行的百姓坐上小汽车,印度生产了全世界最便宜的Nano汽车;为了体现印度信息产业大国的身份,便制造了全球最廉价的电脑。
然而,这些便宜的东西并不见得受待见。以名声最响的Nano汽车为例,上市两年来只卖出了10万辆。更糟糕的是,去年这种小车接连发生过几起行驶中自燃的事故。
有学者认为,印度的很多问题都是人口快速增长而资源相对不足造成的。目前,印度人口已达12亿,如果不能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制造更多商品,那么庞大的人口只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甚至生活状况还会变得越来越差。
为此,印度政府和商家纷纷推出廉价商品。不过,对于这番好意,印度媒体却直言不讳地说,提供廉价住房、汽车等商品的想法很好,但获得农民和穷人的认可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那种自上而下的廉价施舍方案,将给好几代人带来悲剧”。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4
level 11
hj6775 楼主
欲靠廉价商品取代“中国制造”地位
实际上,印度频繁制造出最廉价商品的另外一个意图是,希望赶上或取代“中国制造”在世界的位置。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政府力挺这些廉价商品,是希望刺激本国乃至全世界并不富裕的那部分消费市场。
中国和印度都有庞大的人口,印度商家也希望像中国同行那样,把近12亿的人口转化为同样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2010年印度人均GDP不到1200美元,而同期中国人均GDP已近4300美元。
贫困问题成了印度在消费方面发挥其人口红利的最大阻碍,廉价商品显然是印度为绕过这个障碍而另辟蹊径。《经济学人》看来,中印这两个以人口著称的制造业大国,其实在市场上的冲突是越来越少了。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5
level 11
hj6775 楼主
印度优势
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红利大
印度追赶中国的步伐是举世瞩目的,并且脚步正变得越来越快。阿根廷《民族报》评论称,中国不会成为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唯一力量,印度已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在影响世界经济方面,印度将是下一个中国。
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印度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首先,印度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与欧美国家有着语言文化交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中国仅仅英语一项就将70%的高端人才挡在跨国企业门外。
其次,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低廉,能够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速度超过了印度。《经济学人》的数据显示,印度普通制造业者的年平均工资是3200美元,这个数字在中国已是9年前的水平了。
虽然印度有超过6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随着制造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就业问题将得到解决,人民收入也会有很大提高。即使人均消费很小,整个消费量也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此外,印度人生活上的经济压力也比中国小。在印度,全国建立了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1.1万个医院,2.7万个诊疗所和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形成了一个覆盖面比较广的医疗网络。这些政府医院对所有病人敞开大门,从挂号、手术到**一律免费。
另外,印度义务教育免费,高等教育费用也很低。这又进一步放大了印度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收入不高的印度人维持其他方面的相当的消费能力。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6
level 11
hj6775 楼主
印度差距
基建、教育普及仍远不如中国
尽管如此,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
在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方面,印度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落后。严重超载、车顶坐满人的印度火车已成为世人皆知的印度“招牌”。
此外,印度许多地区每天供电时间只有六七个小时。难怪印度当地媒体质疑说,只有三小时电池寿命的“天空”,在这些地方实用性极为有限。
相比之下,“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在中国已广为实践。从公路到铁路、航空,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世界领先。
此外,印度虽然拥有世界知名的优秀高校,还产生过诺贝尔奖得主,但其教育普及程度低,文盲率比中国高出很多。
而英语虽然是公认的官方语言,但由于适龄人口入学率太低,以至于连学习这种官方语言的机会都没有。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7
level 11
hj6775 楼主
专家分析
印度人口结构更年轻尚无老龄化问题
在世界知名市场服务公司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学会联合编制的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上,印度高居第二位,仅次于中国。这份囊括了全球26个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排行榜上,中国的得分为10分,印度的得分为8.15分。两国之间的差距其实已很小。
报告预测,未来5年内,印度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将能提高到9.01,而中国则会因为工资水平上涨等原因而略有下降,到时候两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将基本持平。
德勤印度办事处负责人库马尔·坎达斯瓦尼今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经济将出现强劲增长,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将为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库马尔表示,正如报告中所说,低工资水平和劳动力年轻化是印度制造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与中国相比,印度劳动力成本更加低,而且印度人口结构比中国年轻,印度尚不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制造业超中国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不过,刘小雪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该观点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制造行业的发展不是仅靠工资就能体现出来的,还要看市场规模、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等等。仅改善某个方面,整个制造行业的发展也是缓慢的。
不过,刘小雪指出,不可否认的一个趋势是,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初级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内陆和印度转移。“印度制造业会超过中国,但是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刘小雪强调,这几年的时间差,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时间。
2009年底,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宣布,与中国上海汽车集团联合在印度设厂造车。通用中国公司公关经理尤嘉对本报记者表示,通用汽车联合上海汽车在印度设厂,目的在于把印度市场作为起点,抢抓发展机会,拓展更广阔的亚洲新兴市场
2011年10月20日 08点10分 8
level 10
龙是虚无的东西,大象是实在的动物。中国的现在的核心技术离不开国外,如果没有国外的技术作为后盾,貌似什么又都没有了。
2011年10月20日 09点10分 9
level 1
不要这么悲观,咱们中国人还是很你聪明的。
2011年10月20日 15点10分 10
level 10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是印度的8倍,何止差9年,印度9年能涨8倍
2011年10月20日 16点10分 11
level 6
英国人的计算方法是 一倍等于一年还打个8折
他说9年就9年 何必较真那
2011年10月20日 17点10分 12
level 11
hj6775 楼主
中国和印度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全靠国外进口...
2011年10月21日 05点10分 14
level 6
印度几乎没有重工业,好像…
2011年10月21日 09点10分 15
level 12
有道理,所以中国现在高呼要进行贸易壁垒,抵制中国。。。不,抵制洋货。。。。
对吧?[鬼脸]
2011年10月22日 01点10分 16
level 7
客观的分析
2011年10月22日 03点10分 17
level 1
求出处!
2011年11月04日 05点11分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