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古民居现状及保护
资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资兴的古民居,是资兴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是散落在这块多情土地上的一串串明珠,是资兴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
一个国家有它的历史文化传承,一个地方同样也有它的历史文化传承。古民居就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经济、文化、民俗载体的缩影。
笔者本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走访、了解、察看了一些古民居。身感自己的力量薄弱,也同时感觉保护资兴的古民居身感责任重大。于是召集了一批同好,这些同好有古董老师、九山学摄、伫立风行等。
我们为此成立了资兴文史爱好者群,先后组织了五次游走资兴古民居的活动,足迹踏至香花、周源山煤矿、三都镇、蓼江镇、七里镇、高码乡共计47处。现将古民居具体情况叙述如下:
古民居分布
香花乡:石鼓村的程子楷故居(程氏大屋)、程子楷书院(民国建筑)、程子楷将军墓;香花村新田里陈贤豪故居(咸丰二年恩贡生);星塘村曹家组、星塘村李家大院(李家老大、老二);柘木村丝瓜棚;香花至三都乡道绍先凉亭(程平章建,1921年建)。古民居、建筑计9处。
周源山煤矿:龙居寺(已破坏,后由当地信众集资建)、寿佛母亲墓。古建筑计2处。另有广慧寺被破坏。
三都镇:凤垅头李家大屋(为星塘村李家老三);三元村(庠宇村罗家)、祥元村(罗家);三都老街(老三都);三都村(流华湾袁家、中共资兴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会址)、辰南村(黄昌岭、石头丘),始祖均为宋朝将领袁学渊;中田村古民居群落、受天之祜建筑(民国建筑、据了解为国民党暂二师师长故居)。古民居、建筑计9处。
蓼江镇:郴候山郴候书院(现蓼江中学)、秧田村段廷圭故居(二亩半园)、秧田曹家洞组、段家组、上园组等5处(段家五兄弟);学头把;水口村下石矶(下袁家);龙虎村袁孔瑞故居(上袁家);蓼市老街道;广东坪李尽萱故居;寺塘下谢家祠堂、颜曹兴故居(民国建筑);上村村曹亦吾故居(民国建筑);大坪村曹向经故居(**英雄);高冲焦洪、焦亮故居;鲁塘村古民居。古民居、建筑计17处。
七里镇:柏树村铺上组观澜书院及古民居;曹里怀将军故居;桃源村、金龟塘。古民居、建筑计5处。
高码乡:窑上村古窑址及民居(民国建筑)、邓家湾(黄家组等2个组)、峡口。古民居、建筑计5处。
2011年10月13日 10点10分 1
level 11
二亩半园已经快没了。。。
2011年10月13日 11点10分 2
吧务
level 15
顶下
2011年10月13日 11点10分 3
level 13
可以具体指一下线路吗?
具体怎么走?
2011年10月14日 11点10分 5
level 13

民俗吉祥文化:以这类题材最为丰富,从侧面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多姿,不胜枚举。反映四季、四时变化的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岁寒三友“松、竹、梅”。喜庆的有“龙凤呈祥”、“多子多福”、“玉堂富贵”、“竹报平安”、“喜上眉梢”、“吉庆有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有一种暗八仙,即八仙各自使用的法器)。
值得一提的有香花星塘村李家大院大梁上雕刻了四只河蟹围绕着太阳,这种纹饰还是第一次看到,它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另外还有虾、鲶鱼(年年有鱼)。螃蟹,寓意富甲天下或八方招财,纵横天下。螃蟹寓意好:大闸蟹,八条腿,就是发。两个夹,就是抓。煮熟后个通红,象征“红运当头”!“敢蟹”与“感谢”谐音,传递了感恩美德。螃蟹是甲壳类,在科举时代象征科甲及第。螃蟹披坚执锐而横行,两只蟹螯钳住东西就不放,有“横财大将军”之称,故螃蟹兼有金榜题名和横财就手的双重瑞兆。
古民居的价值,还有它特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它是一个时代、一个历史、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真实记录和历史缩影,从一个个侧面对当时社会真实反映。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没有传承,就没有接替。
古民居的保护
资兴的古民居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所接触的村民,和他们交谈,大多没有保护意识。大多认为是破旧的老房子,要是条件好,早就搬出去了,不会守着这样的旧房子,年轻一代对民居保护意识极为淡薄;有的村中,大多人去楼空,房子因为缺少人的居住,无人看守,所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被偷盗,被破坏,令人心痛。三都镇三元村罗家组的一对雕刻精美的石柱础就是在今年被偷盗。蓼江镇广东坪李尽萱故居一对木楹联被偷盗。香花至三都乡村公路边的绍先凉亭石雕刻被偷盗和破坏。
古民居中的木雕刻,因民居漏雨,村民无力修缮,一些精美的雕刻被日晒雨淋,风雨侵蚀现象极为严重。还有的村民在祠堂中堆放农具,喂养鸡鸭;还有的烧柴做饭,都是对这些雕刻人为破坏。
当然也有一些村民保护意识较强,这主要和他们自身文化素质和所处的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我们走访了广东坪颜曹兴故居的后人,颜曹兴第四子颜任卿老人,今年已74岁了,他和笔者交流了对古村保护的问题。老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愿,就是想自己在有生之年,想尽自己的微薄力量,把自己父亲的故居修缮保护好,然后捐献给国家,可以在故居办敬老院、幼儿园等,造福资兴,造福一方百姓。他希望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因故居在解放后被分给8户贫农居住,牵涉到房子的产权问题,他自己曾经和他们协商未果,非常令人纠心。观澜书院书院后人曹辉,自己花钱对书院进行了简易修缮,但力不从心。
星塘村李家大院村民自己筹集资金,对祠堂进行了维修,建立了村规民约。但仍然还有许多建筑都已经倒塌。今年春节,由于村民保护意识差,房屋失火,木建筑过火,遍地焦炭和瓦砾,让人心痛。古建筑消防安全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同时,我们将所看到的,所到之处都拍了照片在资兴贴吧、郴州贴吧进行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保护古村,关注古村。很多网友、吧友都提出了很多保护性的建设意见,值得借鉴:
拳拳丹心,满腔热情,楼主发的贴虽然说的是资兴事,但是在各地都具有普遍意义。对待民间古迹,吧友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变“私人古迹私人管”为“私人古迹政府管”。私人的保护能力单薄,保护意识不强,而且很多古迹的原主已经没有后人,政府来保护和管理责无旁贷。政府应该要求文化部门,特别是文物管理部门,要对辖区内的百年以上古迹逐一造册登记、建立档案,每年发放一定数量的维修金给居住者,鼓励人们居住旧房,以使旧房得以长期有效保存。没有房主的旧居,由村民小组代替管理,每年用维修金加以修缮维护。
  二、变“破旧立新”为“护旧立新”。从民间到部门到国家,这些年好不容易有了点钱,在新建的项目上面肯花钱,甚至不惜拆毁旧东西,而在保护旧东西上面却冷冷淡淡。这样就导致一方面人们容易丧失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更谈不上现实责任感,整个全民将变得责任意识淡漠,功利意识膨胀。
  三、变“旁观者”为“参与者”。从我做起,像资兴的这一群有识之士一样,各县市区尽快兴起从民间到政府的保护历史古迹和传统文化热潮,政府出钱,群众出力,同心同德,定见成效。
  国家强盛,绝对不是仅仅国民口袋里多了几个钱,还要全民族头脑里有一种先进的文化意识,让外国人钦佩和仰慕,否则,不但不叫强国,连大国都不算。
这些很好的意见,希望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资兴应该走文化兴市。政府在做好山水文章以外,更应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资兴不仅有很好的山水资源、森林资源、煤炭资源,而且还有寿文化资源,古村民居文化资源。一个地方的经济发达,应该紧密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绿色资兴、生态资兴,发展当地旅游与建设资兴新农村相结合。资兴的东江河、程江、蓼江、三都河都是养育资兴人民的母亲河,但对他的破坏、污染极为严重。保护资兴,保护环境,发展农业,开发地方特色经济,开发和保护资兴古村文化游、农家乐,通过河流为纽带,把这些古村连接在一起。“寿福文化”、“蓼市小南京”、“ 蓼市茅台酒”、“蓼市酒文化”, 木根桥、三都、蓼市老街道都是有待待开发的好品牌。
有了浓厚的文化背景,定期开展“资兴山水旅游节”、“资兴古村文化旅游节”。开展“资兴东江湖环湖自行车”、皮划艇竞赛等体育运动比赛。在每年的农历端午节举办“资兴龙舟”竞渡比赛,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做好山水、古村文化文章,推动资兴经济向前发展。
2011年10月17日 09点10分 8
level 9
锄头兄辛苦了
2011年10月17日 14点10分 9
level 7
前天才去的流华湾,非常漂亮!可惜除了建筑物被破坏了,当地的环境也非常差了,村前的小溪污水横流……可惜了呀!
2013年03月23日 14点03分 11
level 7
做为一个长沙人,我感到不可思议。在我们那里根本看不到古民居,而在资兴很多人还住在明清时期的古房里。资兴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2013年03月23日 15点03分 12
level 7
做为一个长沙人,我感到不可思议。在我们那里根本看不到古民居,而在资兴很多人还住在明清时期的古房里。资兴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2013年03月23日 15点03分 13
level 7
做为一个长沙人,我感到不可思议。在我们那里根本看不到古民居,而在资兴很多人还住在明清时期的古房里。资兴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2013年03月23日 15点03分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