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腮春心动 古代美女图 °★。
水月镜花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待情谁与共,沮融残粉花钿重”。这是李清照的半阙词《蝶恋花》。每当读过,一种宁静的清雅感觉便涌上心头,复古了女子那种“静”的心态…… http://www.yydu.com/playmtv/zmtv49851.htm
2005年03月29日 06点03分 1
level 1
用“小女人”来形容中国古代女子无疑是概括性最强的一个词了,一个“小”字,把中国古代女子的谦卑描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女人是一种柔脆的,感情丰富的动物那么中国的古代女子便是其中的“典范”。特定的社会环境所致,她们所受到的不仅是情感的拘禁,还有伦理的的束缚。她们天生便是怯弱的一方,没有反抗,只有屈从,她们所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在她们的思想中,女子无才便是德。http://mtv.hb365.com/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2
level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孟江女哭长城到李香君为爱而亡,中国古代女子的坚贞不渝又岂是一块贞洁牌坊所能诠释完整的。这点倒很值得处于现代文明的我们反省,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是否已经沦陷,现在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爱情究竟是一种自由解放,还是爱情的变味?周遭还有几人可为爱情而付出许多,更别说自已的生命了,爱情的已被亵渎得只剩辉煌的台词,是该说现在的爱情比古代幸福呢,还是古代的爱情比现在神圣呢?不解。但应引起深思……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3
level 1
悲悲戚戚,听着琵琶女一面低眉信手续续弹,一面说尽心中无限事。少女时期秋月春风等闲度,而人老花黄时却门前冷落鞍马稀。悬殊的对比,无尽的失落,而其中又有几人能找到情投意合的人相伴一生呢?恐怕多如琵琶女般只能在清冷的夜中轻抚传琴,自叹生平吧。其苦闷与压抑难道只是因为她们多愁善感而致吗?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4
level 1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就其态势而言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和亲委屈求全,以结好蕃邦;另一种则是国力强盛威震四海,以和亲安抚边远之邦,有赐婚的意味。前者是持卑微之姿,利用女性的美貌和柔媚,来缓和战场上的冲突;后者却是趾高气扬,宣展大国之姿,用亲戚关系来笼络感化疆外野民。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是后一种和亲情况的典范。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6
level 1
中国古代文采飞扬的女作家瘳若晨星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短短三句话,居然就构成了她们的一生。在今人看来,她们的生活是乏味的,是空虚的,似乎她们的一生只是繁衍的工具,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旧的传统道德模式和价值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女子的自卑、被动、迁就。她们不善于表达自已的意见和独立地处理问题。她们常会自觉地迎合别人的意见。这种依附心理与不自主性,甚至使一些女性表现出孤独,狭小,不与人交往,封闭自我。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7
level 1
笼烟眉、含情目的林妹妹,这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谋面的传奇女子是否曾经引起你的无限遐想?当这古装的角色变成银幕上的扮相时,不知你可否满意?在众多的古装美女中,她总是大范围地被认可…… 林黛玉(陈晓旭)——《红楼梦》  “似蹙非蹙笼烟眉”和“似喜非喜含情目”都一一呈现,绝对尊重原著‘想象中的林妹妹就该是这个样子吧。服装采用淡紫,淡粉,象牙白,衬托林妹妹的忧郁气质,由于年代的关系,面料的质感差了些。化妆方面,增加眼部阴影,缩小了嘴部轮廓,把柔弱的美感表现的非常传神。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土,脂粉气稍浓,但在那个年代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了,想想同时期的[聊斋],当时让我们倾倒的美女们现在看起来真是惨不忍睹。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8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9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10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11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12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13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14
level 1

2005年03月29日 07点03分 15
level 0
辛苦,水月看了,有几分感动小女子,大丈夫
2005年03月29日 12点03分 16
level 0
如果能写上人物的名字就好了呀
2007年06月29日 07点06分 17
level 1
漂亮````
2007年07月08日 13点07分 18
level 1
一起交流,非常不错...
2007年07月11日 13点07分 19
level 1

2007年07月27日 05点07分 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