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箑亭
清醇亲王府花园原有建筑。“箑(sha)”字是个古字,在康熙字典中出现,在现代词典中已经找不到了,是扇子的意思。匾额上“箑亭”两个字是光绪的父亲、第一代醇亲王奕譞所题。这种建筑形式仿江南著名园林狮子林中的“扇亭”而建的,在北京的王府园林中独一无二。“扇亭”位于王府花园的东南角,这个位置在八卦中是“巽”位,有风的意思,它与西侧的“听雨屋”各据一方,遥相呼应,有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步入亭内可俯瞰全园及后海景色。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
level 11
岁岁平安石
在这块太湖石上,刻着“岁岁平安”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据说出于成亲王永瑆之手。永瑆自幼酷爱书法,(著有《贻晋斋正·续集》)他的小楷行笔温润,横画纤细,竖画较粗,显得端庄而富于变幻。他将每个“岁”字里面的 “少”都写成“小”,意思是每过一年不是少一岁,而是小一岁,希望越活越年轻。“岁岁平安”表达人们最朴素的祝福,宋庆龄生前常请中外友人在此留影纪念。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2
level 11
瑰宝亭
建于1993年,是为了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实现了海内外各界朋友要在故居建立一个永久性纪念设施的愿望。“瑰宝亭”三个字是著名书法家、原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亭上的石雕、木雕、彩画均以梅花为图案。何香凝女士晚年曾赠送给宋庆龄一幅梅花图。我们看到的这双重圆檐上的十幅国画梅花均取自此画,是用梅花来赞誉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精神。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3
level 11
老石榴桩景
这盆老石榴桩景原是皇宫之物,植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了。据考,栽种它的紫砂盆是明代烧制的。宋庆龄生前十分喜欢它,经常邀请来访的客人在此合影留念。1988年它被中国盆景协会评为“国宝级盆景”。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4
level 11
红旗牌轿车
这辆红旗牌高级轿车是1972年,中央为宋庆龄配备使用的,直到她逝世以前一直是她的专用轿车。红旗牌轿车在配置上比不上吉斯车,但是它是我们国家在1958年8月1日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自主研发、制造成功的。这辆车是我国第一批手工敲制外壳的“大红旗”,车长近六米,宽近两米,高约一米**。现在这个型号的红旗牌轿车已经不再生产了,我们作为文物在这里收藏展出。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5
level 11
襟斋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四合院是醇亲王府原有建筑。载沣和全家曾在这里居住10年。为什么他们当时不住在正宅呢?袁世凯倒台后,军阀混战,社会很不稳定,通过冯玉祥逼宫的事件后,载沣非常的害怕,1928年,他携全家流亡到天津。1939年因天津发大水,住宅被淹,载沣又带着全家老小回到北京,结束了整整11年的流亡生活。当时的醇王府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一片荒凉,家丁由原来的一百多人,减至不足二十人,载沣全家只能居住在西花园内。当时载沣就住在畅襟斋,东厢房是他的格格们居住的地方,西厢房是他的阿哥们居住的地方,他的侧福晋住在东耳房。1949年载沣将整个宅院卖给国家后,搬到了现在东城区魏家胡同46号。额匾上“畅襟斋”三个字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的墨宝。1963年宋庆龄搬到这里,畅襟斋作为大餐厅使用,她曾在这里宴请过许多国内外宾客。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0
level 11
凤凰国槐
这棵古槐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西面很高,像个凤头;东面枝垂匍地,像是凤尾,整体看像一只欲飞的凤凰。当年宋庆龄经常在楼上欣赏它的美态,并且给它取名为“凤凰国槐”。这棵古槐之所以有这种形状,据专家考证,它曾遭受过雷劈,也是大自然雕琢的结果。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1
level 11
宋庆龄与和平鸽舍
宋庆龄生前十分喜欢鸽子,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她养鸽子也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因为孙中山也喜欢鸽子。在工作之余,她经常来喂它们。她与鸽子以独特的方式联系,听到她的叫声,鸽子就会聚到她的周围啄食,或凝望她。俨然是好朋友。如今,鸽子的队伍已经壮大,品种也很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稳拿国际信鸽事业(天津)有限公司向故居捐赠的12对世界名系种鸽,并分别赋予“和平友谊发展、海峡回归统一、中国强富繁荣,世界康乐大同”的命名,以表达向往祖国统一的心愿。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2
level 11
明开夜合树
这棵明开夜合树俗称卫矛。初夏开小白花,昼开夜闭,故称明开夜合花。康熙年间,这里曾是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被认为是清代第一词人,著有《通志堂集》。当年,他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在园内南楼吟诗作赋。南楼前原有七棵明开夜合树,据说有两棵是纳兰性德亲自载种的,现在还保存一棵比较完整的明开夜合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纳兰性德还写有相关的诗句:“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3
level 11
西山松
一九六三年四月,宋庆龄刚刚迁居到这里,第一年年底为了在圣诞节招待外国朋友和孩子们,派人从西山苗圃选来这棵不高的马尾松做圣诞树。翌年早春,宋庆龄发现它的针叶多有枯黄,很心疼,就让工作人员将它栽在西山脚下,并常常来观赏它,关心它的成长。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4
level 11
恩波亭
长廊中的恩波亭的位置,原为清大学士明珠府邸花园“渌水院”中“渌水亭”遗址。嘉庆四年(1799年),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将此宅邸赐给其兄成亲王永瑆,按王府建制改建为成亲王府,并破例允准成亲王府引玉河水入园。玉河水自玉泉山引水入城,经过六海,即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进入皇宫,为皇宫专用水源,禁止任何人使用。而此园是清朝的北京城内,除皇家宫苑外,唯一引玉河水入园的王府花园。为此,永瑆修建了这座“恩波亭”,以谢皇恩。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6
level 11
子抱母
这株国槐主干旁孳生的新枝将老干合围,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形象地称它“子抱母”。经国家园林局认定,这株子抱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早在醇王府花园时,这里已树木成荫。当年的载沣很欣赏什刹海里的荷花,也想在园内南湖种植。后听说种荷花需要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种花就要把南湖周围古树砍掉,载沣不舍得,只好放弃种植荷花的念头。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8
level 11
接福石
它是在60年代初期,改建宋庆龄住所时园内增添的景致之一。这块迎着西大门立着的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上面刻着篆书“接福”二字,石后种植一株青松,石前摆放着老石榴桩景,表达了毛主席、周总理邀她北上,为她祝福的敬重之情。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19
level 11
南楼
明珠府邸原有建筑。这座二层砖垒小楼,外墙采用古代的“磨砖对缝”工艺砌成,表面看没有任何粘接物,表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建筑技术。一层由正门入,二层则沿游廊攀上。据说,当年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额匾上“南楼”为醇亲王载沣的弟弟载洵所书。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20
level 11
紫丁香
丁香原产我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这棵紫丁香为宋庆龄生前所种爱,被赞是花香独特,胜似玫瑰。她曾亲自采摘、剪枝并制作插花。
2011年10月04日 09点10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