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EY】有没姓林的稀饭?是的的进来加这个群....
westlife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20946874
2006年08月04日 13点08分 1
level 8
我姓 木 ,能进去不?
2006年08月04日 14点08分 2
level 1
偶姓秋天的树"林"子的颜色,能进不??
2006年08月05日 03点08分 3
level 9
姓黄啊?貌似不能进,上次有个外姓的都被骂了....
2006年08月06日 18点08分 4
level 9
前一段时间,大陆一位军校官员谈到,大陆或以核武器反击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军事干预。的确,为了阻止国外势力干涉台湾问题,大陆必须尽可能提高干涉方须付出的可预见的代价。在现代军事技术条件下,使对手付出最大代价的作战手段莫过于动用核武器。但是,任何国家在进行核武威慑前,都应仔细对比分析冲突双方的核力量,以便制定最可靠的威慑战略。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7
level 9
但即使是在这种核均势下,仍存在一个因素,使中国为扭转在台海冲突中可能的劣势而甘愿冒全面战争的风险。这一因素就是台湾对中国的极端重要性。这种重要性的不仅仅甚至不主要源于台湾对中国在经济或者战略方面的意义。实际上,台湾对日本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至少和中国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台湾对中国的重要性更源于中国基于历史、事实、国际法、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而对台湾拥有的不容置疑的合法主权。正是这种不容否认的主权合法性使绝大多数中国民众认为,台湾的独立是不可想象的。在用穷全部可资利用的手段前,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可能接受和认可失去台湾的既成事实。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9
level 9
当某一冲突事关双方的生死存亡,冲突双方可能抱有同等的决心。但在大多数冲突中,总有一方由于其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而在心理上占有优势。捍卫更重要利益的一方将冲突进行到底或将冲突升级的决心总是更为可信。中国对台湾主权的合法性,将使中国与介入台海冲突的外国势力之间的战争变成一场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中,心理上的优势一般是属于防卫方的。美国介入台海冲突是追求其本来就不应得到的战略利益,而中国则要避免失去一直就属于它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事关中国的地位、前途,甚至事关中国能否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得以存续。因此,尽管全面战争的可怕后果使任何一国发动全面战争的威胁都不会十分可信,台湾对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从而对美国形成强大的威慑。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10
level 9
其实,即使中国与美国因台海冲突在常规力量对抗中处于劣势,仍无需完全承担决定是否发动全面战争的心理代价。作为防卫的一方,中国甚至在常规对抗处于劣势时,仍能给美国造成一种除了发动全面战争或承认干涉失败之外便无法摆脱的困境。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13
level 9
现代核武器的小型化和战术化使中国无须打击美国的本土,只需打击其集结在台海地区的常规部队,以及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和指挥中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使美国在常规对抗中获得的优势荡然无存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14
level 9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最困难的决定只是在接受失去台湾的既成事实与进行有限核打击之间选择其一,而美国则可能要在接受干涉政策失败和自杀之间进行选择,中国在战略决策环境方面于远优于美国。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16
level 9
中美核力量对比的另一种可能是,美国可以在先发制人的打击中完全或者基本消灭中国的核力量,即中国不具备第二次打击能力,而美国则同时具备第一次和第二次打击能力。这一力量对比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在未受到先发制人的打击前,中国可以对美国造成重大的损害(“无第二次打击能力的重大损害力量”);(2)在未受到先发制人的打击前,中国只能对美国造成轻微的损害。(“无第二次打击能力的轻微损害力量”)。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18
level 9
倘若中国的核力量只是一支无第二次打击能力的轻微损害力量,中国利用全面核战争对美国进行威慑将会非常困难。首先,这一威胁难以满足有效威慑的条件之一,即惩罚措施应足够严厉。有人可能会说,惩罚措施是否严厉,并非以中国的核力量能否摧毁美国为标准,而是以中国的核打击是否能使美国付出的代价高于其介入台湾问题可获得的利益为标准。这种看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冲突的演化经常会改变冲突双方对冲突结局的期待,从而改变冲突各方的成本受益模型。中国的核打击很可能被美国视为一次机会,即只需付出其可以承受的代价,就可以获得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报复的借口,从而一劳永逸解决日益迫近的“中国威胁”问题。对美国战略心理的这种揣测即使是错误的,仍可揭示决定中国的威慑战略是否有效的另一个因素,即中国对美国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可信性。也就是说,如何才能让美国相信中国将以自杀的方式对美国介入台湾问题进行报复。实际上,如果中国只拥有无第二次打击能力的轻微损害力量时,中国的威慑既不可信,也不能给美国施加足够的压力。在威慑失败后,中国又将面临极为困难的抉择:要么默认美国介入台海纠纷,要么以几近自杀的代价对美国进行惩罚。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19
level 9
倘若中国的核力量是一支无第二次打击能力的重大损害力量,中国用来进行威慑的惩罚措施则是足够严厉的,剩下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威慑是否可信。要使威慑有效,中国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美国相信,为了阻止美国介入台湾问题,中国甘愿冒全面战争在内的一切风险。但是,在提高威慑可信度的同时,中国反过来却要面临更大的危险。由于美国拥有可靠的第一次打击能力,一旦它认为中国全面核战争的威胁是认真的,便极有可能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20
level 9
如果中国拥有的是一支缺乏第二次打击能力的核力量,不但无法对美国形成有效的核威慑,反而可能面临美国的核威慑。因为美国可以通过先发制人的全面核攻击彻底解除中国的核武装,且无需担心引起中国的核报复。一旦美国可以不受惩罚地使中国完全丧失对其进行损害的能力,从威慑的一般作用和作为一种解决冲突的手段而言,利用全面核战争进行威慑将是美国最自然的选择。如果威慑包含的惩罚措施可以使威慑方摆脱不利处境,同时又能无所顾忌地将损害加诸于威慑对象,这种威慑便极为可信和有效。而且在威慑失败时,威慑方在决定是否采取惩罚措施时无需付出太大的心理代价,这样,在威慑战略和威慑一旦失败后的战略之间便存在一种合理的联系。基于这种中美核力量对比的假设(即中国缺乏第二次打击能力),未来中美之间一旦发生冲突,利用全面核战争对中国进行威慑将会是美国可能的战略选择。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22
level 9
当然,除了核力量对比外,美国是否会对中国进行核威慑或者在威慑失效后进行核打击,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核)战争伦理的约束;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可能形成的制约;国际舆论倾向,特别是其他核大国的态度;美国决策者对其情报准确性和精确打击能力的信心;以及核战争本身所包含的巨大不确定性等。但如果美国是否对中国进行全面核打击完全取决于中国本身无法控制的因素,这对中国来说绝不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23
level 9
中国要解决台湾问题,可台湾问题要看美国的态度,所以中国人都在猜想:台海战役爆发时美国会不会介入?会怎样介入?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利益和风险中找答案。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25
level 9
二.卖武器   众所周知,卖武器对一国在经济,军事技术,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台湾局势紧张,使得台湾多年来成为美国武器的最大买家。并且完全是卖方市场,价格和品种都是卖方说了算,利润十分丰厚。
2006年08月06日 19点08分 27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