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中常用小常识
山东诗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axuana🌸 楼主
诗吧中不乏诗、对联高手深知其对仗规则,精、准、好,让人仔仔称赞!但也随时进入一些新手,或多或少缺少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知识,而不工整,特设此楼由大家共同来一起完善这反面的知识。供新人参考。
2011年07月22日 23点07分 1
level 6
axuana🌸 楼主
对仗,又名对句、对偶(句)。缘出中国古代仪仗两两相对,所以叫对仗。
对仗是一种文字整齐美的特殊修辞手段,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这一形式贯穿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中国独自创有的闻名于世界的一种文学形式。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2
level 6
axuana🌸 楼主
对仗的有:诗联、名胜古迹诗联、日常使用对联(节日(门)联、春联、喜联、丧联(挽联)、各种庆祝活动的时用联等等,前3种多含诗联)、哲句联等等;
因为名胜古迹诗联、日常使用对联、哲句联等等长短字数不限;所以在这里暂时阁下先不涉及,着重探讨古旧诗词之中诗联的对仗;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3
level 6
axuana🌸 楼主
第一:诗词中的对仗首先牵扯到两个方面:1,字词意对仗;2,平仄对仗;
第二:诗词中的对仗分别有工对,宽对,流水对,反正对等等;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4
level 6
axuana🌸 楼主
对联和诗联不管长短都是两句整齐的一对句子。
工对:工对是指对的严格工整。
可细致到山名对山名、地名对地名、实物对实物,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即‘词性相对’。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5
level 6
axuana🌸 楼主
宽对;除平仄讲究严格工整之外,只要求上下句求基本上一致,不强求逐字对的严格工整,也就是意思对上就可以了。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6
level 6
axuana🌸 楼主
流水对:即除出句和对句不但要求上下平仄对仗之外,并且在意义上要求上下对句连贯;即出句是原因,对句是结果,像流水一样后波推前浪,不能分割,是一个完全的整体。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7
level 6
axuana🌸 楼主
正反对:出句和对句不禁在平仄上要求对仗严谨,必须在意义上对立相反,既是两种概念相反的平列句。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8
level 6
axuana🌸 楼主
为方便对诗吧室友使用方便,现将五绝诗格律四式专贴这楼,如求方便,可直接在本楼作诗对诗!
五绝平仄四式;A、仄起不入韵式;B、平起不入韵式;
C、仄起入韵式; D、平起入韵式;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9
level 6
axuana🌸 楼主
五绝平仄四式;A、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0
level 6
axuana🌸 楼主
五绝有对句吗?
平仄对很明确,1、2句,3、4句必须上下平仄反性对正。否则是失对。
按唐朝绝句格律的制式原则,绝句不要求必须有诗对联,但也不排除诗对联渗入的好处。
此知识虽小,却为很多诗人所忽略,甚至不知。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1
level 6
axuana🌸 楼主
五绝平仄四式; C、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2
level 6
axuana🌸 楼主
唐朝绝句格律的制式原则,为甚麽不要求必须有诗对联呢?
绝律在唐朝是为符合当时普及的配乐吟唱而制定的,说白了就是流行于当时的歌词。当代复古的舞台吟唱形式可见一斑。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3
level 6
axuana🌸 楼主
五绝句更加短小而更是字词有限,要完整的表达出一段思想感情更是不易,要照顾到起承转合,便于反复吟唱和受众理解,自然就要求更简洁明快。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4
level 6
axuana🌸 楼主
五绝平仄四式;B、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5
level 6
axuana🌸 楼主
新中国建立后,众多诗学者在唐诗格律一类的中,只着重指明下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此论点是不完整的,我有异议;五绝之中又粘对吗?粘对在什么位置?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6
level 6
axuana🌸 楼主

大家都知道七律由七绝复叠而来,而七绝则由五绝发展而成,也可以说五绝由七绝简化而成,所以说七律的歌诀完全可以针对五绝展开我的新论点,这是我所见诗论著作中所没有的,以下我的见解仅供参考,如有引用请注明;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7
level 6
axuana🌸 楼主
五绝平仄四式; D、平起入韵式
平 平 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 仄仄平。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18
level 6
axuana🌸 楼主
第1:七律歌诀可针对五言律绝减字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诗句之中的二、四字的平仄是绝对是不可以更改平仄的,必须按规定平仄出字。而一三平仄可以上下调换位置。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20
level 6
axuana🌸 楼主
第2:绝律在唐朝是为配乐吟唱而制定的,韵律是有反复的,也就自然形成了第二句和第三句的粘对定格,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二、四字的平仄必须是一模一样的,不如此就是失绽,是律绝的大忌。
2011年07月23日 00点07分 2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