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蠡县,.了解我们的家园
蠡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蠡县简介   1、概况:蠡县位于保定市东南部,东临沧州,南接衡水,总面积650平方公里,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辖8镇5乡,232个行政村,耕地66万亩。2005年完成GDP72.9亿元,财政收入22006万元,农 蠡县风光 民人均纯收入4457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7%、11.5%。 
2006年07月10日 16点07分 1
level 11
留史皮毛市场
2006年07月10日 17点07分 3
level 11
  ⑤棉纺织业:主导产品为毛巾、棉布(纱)类。毛巾行业形成了小汪及周边20多个专业村、年产毛巾3亿条、产值2.3亿元的产业规模;棉布行业以小陈、城关、林堡、辛兴等乡镇为主,涉及全县10多个村,加工企业67个,年产量近5000吨,产值1亿元。
2006年07月10日 17点07分 9
一个高阳把小王顶坏咧!
2013年10月07日 08点10分
???
2013年10月07日 08点10分
level 11
蠡县 位于保定市东南部 , 东北与高阳为邻 , 西北与清苑毗连 , 西南与博野交界 , 东南与肃宁、饶阳接壤。面积 650 平方公 里 , 辖 8 镇、 5 乡 ,232 个行政村 ,47.14 万人。地处冀中平原。 主要河流有潴龙河、孝义河、小白河。公路有蠡温 ( 仁 ) 、蠡高 ( 阳 ) 、蠡定 ( 州 ) 、蠡河 ( 间 ) 等线路。 西汉置陆成县 , 元鼎五年 ( 公元前 112 年 ) 封中山靖王子刘 贞为陆成侯。东汉初陆成县省入蠡吾县 ( 治今博野境 ) 。东汉本 初元年 (146 年 ), 以新嗣帝刘志父葬陵地析蠡吾地置博陵县 , 并置博陵郡。三国魏 , 博陵郡治移安平 , 改名博陆县。西晋于博 陆县治置高阳国。北魏改博陆县为博野县 , 徙今蠡县治所 , 改高 阳国为高阳郡 , 移治高阳县。唐武德五年 (622 年 ) 置蠡州 , 八 年 (625 年 ) 废 , 九年 (626 年 ) 复置 ; 贞观元年 (627 年 ) 再 废。宋雍熙四年 (987 年 ) 置宁边军 , 景德元年 (1004 年 ) 改永 宁军 , 宣和七年 (1125 年 ) 废 , 寻复置。金天会七年 (1129 年 ) 升宁州 , 天德三年 (1151 年 ) 复改蠡州。 元世祖至元三年 (1266 年 ), 博野县东部入蠡州 , 西部人蒲阴 ( 今安国 ) 。明洪武八年 (1375 年 ) 改蠡州为蠡县 , 高阳省入蠡县 , 十三年 (1380 年 ) 复 置高阳县。 1958 年并入高阳县 ,1961 年恢复原建制。 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尺台遗址、大宋台和影三郎古 墓。 著名人物有东汉桓帝刘志 , 清代思想家、教育家李塨( 恕谷 ), 武术家刘观澜 ; 当代有文学家梁斌 , 画家梁黄胃 , 体育名 人董守义等。 蠡县有 " 武术之乡 " 之称 ," 戳脚拳 " 名扬华北。
2006年07月10日 18点07分 10
level 0
蠡县古迹 新华网石家庄7月26日电(记者王文化)河北省的考古人员日前在蠡县发现一处以商代遗存为主的聚落遗址。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介绍,在这一带发现商代遗址殊为不易,这拓展了商文化的分布地域。 为配合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河北省的考古人员对保定市蠡县褚岗遗址进行了挖掘。这一遗址位于蠡县县城东南10公里,处华北平原腹地,属北京、天津周边地区。遗址地层堆积较厚,总深2.5米-2.7米,共分6层,其中第二层为战国时期文化层,三四层为商代文化层,五层为先商文化层。遗迹主要有房址和灰坑两类,其中房址3座,都是半地穴式,以草拌泥抹墙,灰坑33个。褚岗遗址这次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小件青铜器等,以陶器为主。其中小件标本70多件。陶器包括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有盆、罐、纺轮等,石器有石镰等,骨器有骨钗、骨镞等,蚌器主要是穿孔蚌饰件等,小件青铜器有青铜镞一类。同时还出土了较多的动物骨骼,有家养的猪、鸡、狗,水生的河蚌、鱼类,陆生的马鹿、豪猪等。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介绍说,保定地区的商周遗址主要集中分布在太行山东麓丘陵、山前平原地带,在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发现商代遗址殊为不易,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商文化分布地域,也对这一地区商文化的分期、流布及与京津等周边地区同时期文化的比较研究意义重大。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6
level 0
大宋台 该墓位于蠡县大宋村东南300米处,1976年经勘察确定系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墓葬。封土高15米,圆型,占地面积3782平方米。明朝嘉靖时封土曾建"清凉寺"现已废,今存石碑。古人王荔有诗云:碧天凉雨小春时,残菊疏篱压故枝。雁抵衡阳随暖翼,水凝河北赵寒澌。忆谁同上清凉寺,老我重游大宋陂。回首含情增感慨,百年健兴独心知。相传此墓为东汉一公主"丹珠"所葬之地,故称"丹珠墓",1982年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7
level 0
影三郎 影三郎位于蠡县郑村村北约1000米处,1976年经勘察确定系东汉时期墓葬,该墓葬占地面积约7077平方米,墓葬封土较高的有四座,平均高5米,其中三堆呈等边三角形,一堆位于中间被三堆所包围,从远处观看所见者唯三,故称"影三郎"。1982年定为省级保护单位。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8
level 0
大百尺遗址 遗址位于蠡县大百尺村东100米处,有一高台,当地群众称"峰火台",经勘察定为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此遗址占地面积25480平方米,现存遗址查寻到石器、骨器、角器和大量彩陶片、黑陶片等48件,目前此遗址尚未正式发掘,1986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晋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19
level 0
李恕谷墓 该墓位于蠡县西曹佐村北500米,墓前有碑,碑额篆刻"高山仰止"四字,碑身刻有"皇清大儒李恕谷先生之墓""咸丰十年岁次庚申仲夏",知县秦聚奎敬立,碑文由秦聚奎撰文,吴敦仁书丹的墓表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20
level 0
蠡县地道   蠡县今属河北省保定地区。据傅振伦先生回忆说,他三十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时,曾从教育系同学温锡曾、国文系同学刘振岳处得知蠡县发现古地道的情况,谓地道大部为砖砌成,结构庞大,洞内复杂深邃,当地农民不敢深入,遂将洞口掩埋起来。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21
level 0
柏妃省亲 几年之后柏妃生了个儿子。这皇子六、七岁时,随柏妃回老家省亲。柏妃到家后要去给父母亲上坟,皇子也要跟着去,柏妃不让他去,哄他在家睡觉。皇子睡着后,柏妃就去了父母亲坟前,刚要祭奠,突然刮来一阵小旋风,在柏妃身前身后总是转,柏妃觉得晦气,就命人用鞭子抽打这小旋风。不想,这一抽打,旋风没有了,却出来一条小蛇。柏妃觉得害怕,又叫人把它打跑。但不管怎么打,它就是不跑。打蛇的人就狠狠打,结果把个小蛇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柏妃命人用棍子把它挑走。但她心里非常不痛快,匆匆上完了坟,正要走时,却被坟前的野酸枣树的刺挂破了衣裙,她很生气,随手把那酸枣树的刺掰掉。她刚要起驾,就听有人哭哭啼啼奔跑过来,柏妃更是心烦,刚要冲来人发问,只听那人说:“不好了,娘娘,皇子他......”“皇子怎么了?”“也不知怎的,睡着睡着觉,他就打着滚地哭,又不睁眼......也不知是得了什么病,您快回去看看吧!” 等柏妃回到家,她的儿子已经咽了气了。她感到非常奇怪,临走时儿子还好好的,一会儿工夫怎么会死呢?她解开儿子的衣服,发现儿子身上一条一条,像被鞭子抽了似的。这时有人大悟,说娘娘上坟时遇到的那个旋风和那条小蛇会不会就是皇子的原身呢?柏妃又急忙命人把那条小蛇找来,果然蛇的伤痕正与皇子的伤痕一模一样。柏妃见此,悔恨交加,抱着儿子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 柏妃失去儿子的心情不必细说,单说柏家坟上的野酸枣树,自从被柏妃掰去了刺后,再也没长出刺来。直到解放后平坟前,柏家坟上的野酸枣树没刺还都是奇事。如果您不信,您就去河北省蠡县湖村一带去打听,这件事在那里是家喻户晓的,尤其是上点岁数的人都亲眼见过。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27
level 0
资料来源于真情兄的帖子,今日做一个汇总。
2006年10月12日 13点10分 28
level 5
不错.再学习
2006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29
level 8
学习 不落后~~
2006年10月12日 14点10分 30
level 0
蠡县地图
2006年10月13日 04点10分 31
level 1
在地图上没发现我曾经居住过的村子,???改地名了??
2006年10月13日 08点10分 32
level 1
噢,看来那个小村庄太小了,
2006年10月14日 13点10分 34
level 5
我们村也没有,我也没找到云和兔子的村子
2006年10月14日 13点10分 35
level 1
看来咱们都是"小地方"来的.
2006年10月14日 13点10分 36
level 5
恩~咱们都是小村呢地
2006年10月14日 13点10分 37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