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07-10㊣山林之兔的<我看韩国>,客观的了解勋宝所在的国
金正勋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转自天涯的文章在韩庚吧里看到的感触很多我们的祖国 自强才是硬道理可能比较长希望亲们能耐心看完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1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这个文章是一个亲推荐的,去看了以后觉得受益非浅 本来也没想到发的,但这段时间看到吧里很多杂乱的关于韩国的文章 有些出发点有些偏激,误导了一些亲 其实我们大家现在都没有讨论政治的资本,都太年轻而了解甚微 所以我个人觉得只要坚持必要的原则,有些东西还是不要讨论的好 只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就好 这个文讲的多是韩国的风土人情,转载自天涯社区 作者: 张漠漠 2006-7-10 13:01   回复此发言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2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韩国人特别爱国么?      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说韩国人特别爱国,不知道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我觉得韩国人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是一样爱国的,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与其说韩国人爱国,不如说这个国家的人更关心自己的利益。那就是我要过上富足的好日子,我要安全保障,我要发展,其他的事情其实关心得不多,起码是和我们对国家的关心程度相比只少不多。      但这种个人利益怎么才能得到发展和保证呢?韩国自己其实无法作到,自身的条件使这个国家就必须仰仗他国生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下,每个韩国人早就明白,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必须在夹缝中求得生存,这就是他们的最高生存法则,也是他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所谓民族骨气和血性,主要表现在生存路上的这种韧性,百折不挠,甚至不择手段。和我们所谓的坚持原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舍身取义的骨气和血性差别很大。你可能举出韩国个别人为坚持某种原则断指,自焚等行为,但毕竟是个别,哪个国家都有舍身取义的人啊。生存和发展才是他们的最高原则。               从这种思路去观察韩国,就会明白韩国人的很多行为。      韩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最怕谁呢?是他们的另一半——北朝鲜!北朝鲜在韩国人的眼中是无法控制的一条疯狗,北朝鲜有核武器,北朝鲜正在挨饿,如果那边的人们饿疯了,也许他们会发动战争,这是韩国人的思想和他们最担心和害怕的。所以尽管心中讨厌美军,美军在他们的国土上干了那么多不好的事,但在自己的军备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还是愿意美军留下来。自己打不过北朝鲜,唯一的办法是留住美军,用美国来牵制对方。所以有了痛哭流涕挽留美军的场面,如丧考妣的悲痛之下是对战争的恐惧和自己生活的担忧,他们才不考虑国家的脸面呢!      韩国愿意和北朝鲜统一么?回答是愿意,官方一直是这样宣传的。真实的情况是作为官方的政客只能这么说,对一些曾经有着过去的丰富的生活记忆的老人来说,可能是这样。但对大多数韩国的青年来说,他们不喜欢,北朝鲜太穷了,会连累他们的生活水准的下降,东德和西德统一就是教训,要好多年才能缓过来呢!      韩国人不买外国产的汽车是么?韩国有70%到80%的人买国产车,那余下的20%到30%买外国车的人是什么人呢?都是有钱人,恰恰是这个社会的有钱人。所以不买外国车不是因为爱国,而是因为还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韩国特别爱国,人人愿意为国家服务是么?可有人为了逃避兵役服务要抛弃国籍,不做韩国人了。而这是什么人呢?他们正是官员 律师 教授等上层社会家庭的孩子。人们谴责他们也不是为了爱国,而是人们感到了不平等。         韩国的每个人做事首先保护和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韩国政府为了能继续做下去只有保护国民的利益,所以国家只认利益,原则是可以改的,这也是被逼出来的生存办法。说韩国人爱国,不如说韩国人更爱自己,他们爱国是一定的,但指定不比我们更爱国。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9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         与韩国人交往,唯一能让他尊重和佩服你的办法就是你比他强;其次你有可利用或交换的价值,用时髦的国际语言说是——合作后有双赢的结果。知道这一点,来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就应该作好准备,丢掉幻想,走自强的路。      去中国旅行的韩国学生,交到中国朋友的可能性大一些,在中国,他们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一般中国人的思维是人家孩子来这里也不容易,善良的天性使我们很容易同情他人,更多地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他们的需要,象对待朋友那样无偿地在语言学习及生活方面给予帮助,有人无偿地陪留学生聊天,购物。当然也不止一个韩国人,向我讲述他们在中国被偷去钱包以及被骗的经历,包括买到假货,买到高价的劣质品,还有出租车近路绕远多收车费,旅店服务不好却提高费用的事情。      相反来韩国的留学生在社会治安方面遇到的困难不多,却几乎人人都有与韩国学生交友不成的伤心史。主要情况是觉得自己付出的太多,对方没有回报,拿在中国交朋友的那些原则对待韩国人。一个中国女孩子非常委屈地向我讲述她和一个韩国女生的交往过程,那个韩国女学生吃了很多她从中国带去的食品,却没有想到为她买过哪怕一个橘子。我听到这样的事情太多,发现这不是一两个人的特殊遭遇。而且中国学生尽管很想交到韩国朋友,成功得却不多。      一个韩国教授为了学校的利益(以后学校能吸引到更多的中国学生),让学生每次在上他的课时,两国的学生坐到一起,但也就坚持了两个星期,很快还是分成了两个群体。中国学生在韩国交到朋友的确是有点难。      在韩国这块土地上,韩国学生没有太多的与中国学生交朋友的愿望和想法。如果是在中国,他需要朋友,而且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对他有帮助,这时候他会主动交朋友。但现在是在韩国,情况反过来了,让韩国学生迁就和主动帮助中国人不太可能,这也不是他们的习惯。不仅是对中国学生,其实他们不想迁就和主动招呼任何不比他们强或者不如他们的人,这是本能。      在他们眼里,中国学生拥有的可交往的价值也不多。中国留学生因为身处韩国,无论语言还是社会关系 生活能力都处于劣势。韩国学生出于自己敏感的天性和自私的心理,觉得中国留学生和他们用韩语聊一句,都是在利用他们学韩语,是在占他们的便宜。而此时的中国留学生不是在国内,有大量的时间陪他们用汉语说话,而是面临着学业,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压力,的确有互相学习语言的打算,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中能主动跨出一步,作出牺牲的人很少。所以互相学习语言这种办法很少有成功的。      另外,想交到朋友,语言文化上的障碍很大。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就是学习,人际交往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风度仪表上的确无法作到很优秀。加上来韩国留学的学生,韩语真正过关的很少,与韩国人在一起时,往往聊上几分钟后,就是长久的沉默。      共同语言少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尽管在一个城市,在同一个学校,但中国学生的生活与韩国学生的生活重合的不多,我们的学生来这里不久就热衷于打工,上课时已经是瞌睡连连,更没有精力去了解韩国的其他方面。说起来共同的话题实在太少了,人家又不缺少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可能继续交往下去了。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提醒想来这里留学的学生,最好要卧薪尝胆,先把语言关过了,别幻想到这里有人会免费帮你,在交朋友过程中就学会了。在了解了人家的真实想法后,我们的态度也不能是“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因为我们来韩国留学,就是要真正了解这里的文化,融入进去。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自己,无论在做人还是学业上作到尽可能优秀,让韩国人不敢小瞧;最后如果有自己的特长,要敢于展示,不要太胆怯,韩国人其实很看重课外的一些文体才能,你很可能通过这方面找到朋友。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10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      来韩国的留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这里完成本科的学习任务的。有的是先在国内读了专科,再来这里完成本科的学习,有的是在国内完成了一半的本科学业,以友好学校互派留学生的名义来韩国计划读完本科的。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到韩国后首先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学习韩语,而且年龄不大,以前没有离开过父母的身边。      观察这些学生觉得有的人很可惜地失去了一些机会和时间,在有些方面要特别注意和多加磨练才行。      要尽快改变自己的孩子心态。语言班中大部分人是中国学生,老师虽然是韩国人,但因为韩国学校有学生最终要给老师
打分
评估的习惯,所以表面上看老师要迁就学生一些,和国内的情况差不多。因此有的学生很久改变不了在国内还需要人哄着才能学习的习惯。本人有时候去听一些韩国语课,我亲眼看到几个学生不交作业,上课别人都在听写的时候,他不动笔。这样的孩子往往要老师特殊的关照,比如:下课时老师要走到他的跟前询问,有时候要老师跟他谈话,劝解,只有在得到了这样的关注之后才慢慢用点心,好象是给老师学得似的(在国内时,甚至有学生交白卷只为了让班级的成绩落下来,通过这种方式惩罚老师)。老师关怀固然好,这好象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人家毕竟是外国人,而且他们长久地接触自己国家的学生,表面不说,心理觉得你很幼稚,可笑,觉得你象个孩子;更何况外在的关心总是暂时的,你已经来到了这里,以后进了专业学习,才没有人这样做呢!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你可能会错过最好的时间,落在了他人的后面。         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说气话无济于事。初来韩国每个人都受到一定的挫折,由于不习惯,由于两种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更由于当现实不如你想象得好或遭到不善的待遇的时候,心中不免难过和气愤。这时候最痛快和简单的办法就是说极端的话,但这种方法也是后果最不好的。比如:一个韩国老师曾对我说过类似的话:中国学生总指责韩国不好,造句时总说韩国如何的不好,中国如何的好,谁都爱自己的国家,但这样的绝对是不是有点偏激?(这80%是真的,很多人都在出了国之后真正发现自己的爱国情操的,不一定有意要这样)我还接触过一些韩国学生对于我们总说韩国太小了,我们中国有多么大感到有压迫感。这里面有他们的心理问题,长期大国阴影下的生活使他们变得极其敏感。但我觉得我们在表达和与他们的交流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和更策略一些。如果是为了谈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当他们真正侵犯我们时,我们要据理力争,不妨揭揭老底,让对方知道我们了解真实情况,提醒对方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平时无节制和情绪化的相互争吵,指责甚至漫骂其实毫无益处,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快和更加的疏远,求同存异应该是与人交往的大原则吧。      尽量不要对一个韩国老师说另一个韩国老师的坏话。我知道,做学生要搞好自己同老师之间的关系。但不必为了一个老师去打击另一个老师。这样做的坏处很多,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另外你也没有取得对方对你的好感。一个韩国老师亲口对我说:他听到中国学生那么直接地指责另一个老师的时候,他感到脸红。他这真正是得了便宜卖乖!你别忘了,他也是韩国人,而且他也是老师。         也不要对韩国人讲自己国家的人的坏话,要团结,如果实在不能团结也要闭嘴,哪怕作出团结的样子。因为人家会笑话我们呢!你在那里很难得到理解和同情的,人家也的确难以了解我们之间的事情!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11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我所遇到的韩国人         我在韩国接触的韩国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旅游和生活随处碰到的普通的韩国百姓,一般只有过短暂的接触;另一类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的韩国大学教授和青年学生,以知识分子居多。      最值得感谢的是热情的韩国普通百姓,我觉得韩国百姓淳朴而且待人友好。也许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在韩国我遇到的大多是比较愉快的经历。每次外出旅游,只要我打开地图查找方位,就有人主动来问我去哪,为我指路,在汉城的大街上,在地下铁的通道里。如果我主动相问,更是耐心解答。图片中的小姑娘是我在釜山的时候,向她打听去广安里海滨浴场时碰到的,她特意绕了远,先把我送到那里,然后和我告别;我还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她告诉了我要去的方向后,冲着已经走出几步的我用韩语说:“您慢慢走啊(您走好)”,偶然的一次问路,她竟然表现了亲人似的关切。那天我是在天色已晚的时候一个人寻找去车站的路,但因为有她的叮咛而感到了心中的温暖和几分光明。我住的公寓隔壁是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大妈,老人家天天早上出去散步,所以我有时候出门第一个碰到的就是她,老大妈会提醒我,今天很冷,你要多穿衣服。有时候她还会从衣袋里掏出饼干之类的东西问我吃不吃;有时候甚至还象母亲对女儿那样摸摸我的胳膊,拉拉我的手,那份关心和喜欢我是能够强烈感觉到的。         和我共事的同事表现的是有限度的关心和应有的礼貌。我在一所私立大学教汉语,那几位教授都是博士,在台湾留学,近几年也不断地去大陆旅游,他们对我们的情况比较了解,不是对我们的发展一无所知的人。他们对待我不象普通百姓那样的热情和主动,但如果碰到一起,还是能做到以礼相待,男士表现出应有的绅士风度。而且看得出他们在和我谈话时尽量避免触及对立的话题,这种表现我心领神会,我也不触及让对方难堪的话题,我想我和他们都明白,我们的合作必须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从我的角度观察他们,他们是聪明和有修养和见识的,在与我的交往中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虽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们的距离。      大约是我的要求和期望原本就比较低的缘故,我觉得他们这种有距离的关心和礼貌很好。作为友好学校的交流教师,我的职责一是讲好课,不让他们小瞧;二是让两校的友好关系继续并发展下去,没有更多的打算。还要求什么呢?即使同为中国人,人与人之间也不能完全融合,更何况和另一个国家的人?所以我没有刻意地去交朋友,一切以自然为主。虽然我很渴望多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但我知道人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另外的人过度的热情和过多的侵入他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怀疑对方的目的。      在韩国有没有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人呢?有,只是我碰到的不多。在这里我也常遇到一些在这工作的中国人,大家相遇免不了要议论一下各自的情况,总结起来,我觉得那些无礼的韩国人是少数,而且也是分各种情况的。      一种是对中国的不了解,是无知造成的。      无知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知识上的盲点。对中国缺乏基本的了解,从没去过中国,他们眼中的中国还是好多年前的中国,谈话当中可能会问奇怪和可笑的问题,让你感觉到不被理解和尊重。我想中韩两国1992年才正式建交,建交时间比较短,除了少数会汉语的人可能对中国有一些了解外,其余的人不了解或了解少也没什么奇怪的。就是从全世界看,真正对中国了解的国家又有多少呢?另一种无知不是知识上的,是做人修养上存在的盲点。这种无知的人可能会汉语,可能还是知识分子,但会象孩子那样唐突地随口说中国如何不好的话,因为他们在心底里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   认为韩国比中国好,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而且在做人修养上有欠缺。他们不明白,两个国家就象两个人相处一样,差异是指定的,对方的好坏不应该随便评价,无论各自的情况怎样,承认和尊重对方才是交往的基础。      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相互的了解,对中国的了解有盲点的人会很快消除的。有人说这种无知是韩国媒体造成的,这么说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应该多宣传和展示自己的形象为好,不能指望别人替自己宣传;对于后者的无知,让这种人在和中国的具体的交往中有一两次教训之后,他们会被迫改变的,我觉得也是可以教育好的对象的。      真正对中韩友好产生威胁的人不是上面所说的无知的人,而是一些在政治上和做人上愿意作秀的狂热分子。这种人极少数,但用心不好,而且是故意的。他们往往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寻找各种机会发表什么中国的东北三省是他们的一部分的暗示性言论,从而鼓动周围的人,个人出风头和捞好处。他们表面看是为韩国,实际是韩民族的罪人,因为他们的言论会真正破坏中韩两国来之不易的友好局面。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不好的局面,对韩国绝对不是好事吧?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12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重点!!!!!!!!!!!!!!!!!!喝酒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      今天是我所在的韩国大学开学的第八天,迎新生聚餐会开始,系里每一名新生及大部分老生和老师聚在一起,年年如此。名为吃饭,其实是喝酒,餐桌上是极简单的菜,这样的聚会一般要喝到下半夜才散去。和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是真的喝酒,没有菜也能喝。记得MT(韩国的一种类似夏令营的大学生活动)的时候,两天两夜一直喝和闹下去不睡觉的学生也有。      象今天的这个迎新生聚餐会只是个开始,然后不停的各种各样的聚会隔三差五举行,名目繁多,有原因甚至没有原因。至于私人间的友好聚会更是不计其数,几个人凑到一起,中午或晚上,随时可以进行。初春乍暖还寒的时候,学校傍晚的草坪上时常会有男男女女的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只是几袋苞米花,也很尽兴,还时常一起高呼口号,其嬉闹声很晚才会停止。聚会喝酒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是走上社会前的预演,工作的韩国男人常常要下班后喝酒,大约起源就是这个时候吧?!这实在是社交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      大学时候的喝酒聚会女生还是重要的一部分,韩国的男女生都能喝酒,而且喝起来,女生的疯狂程度和男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几次看到女生在酒会上最后大呼小叫,成为主角。有一次,我晚上10点多钟回宿舍,在路上看到一名女生浑身瘫软地躺在校园的马路边上,另一位女生无奈地看着同伴,同伴在她的搀扶下,坐起来马上又躺下去,已经毫无知觉了。      不过这样的聚会也不是毫无益处,在这样的一次次的相聚中,同学之间的确彼此熟悉了很多;而且社交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种喝酒聊天的方式,可能也使压力得到了释放,在韩国这样生活节奏较快,压力也较大的国家里,多数人能正常地生活下去,没有发神经,也许和经常喝酒聚会有关,因为喝多了也属正常,没有人笑话;而且喝酒时建立的友谊,也是以后重要的社会关系和强有力的工作支持的来源。      至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喝酒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了,下班后几个人一起喝喝酒,随便聊聊,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交方式。不是一定要有重要的理由才喝,不是一定要过年过节才喝,更不是有什么事情或者与特殊的人见面才喝,无需理由,因为喝酒就是生活的一项内容。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15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吃不是最重要的          来韩国的中国人,普遍觉得这里吃得不好,甚至有建议把韩国列为减肥基地的笑谈。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吃惯了家乡的饮食;另一方面,他们真的在吃上不象我们下那么大的力,投入得也不那么多。虽然也有各种名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和值得骄傲的饮食,但象我们连日常的普通小吃都做得那么精细且种类繁多就做不到了。对我们国家的很多家庭来说,吃绝对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先把吃满足了,再考虑别的,而且吃得时候即使东西贵,也是舍得花钱,不眨眼睛的。但在韩国大多数家庭不是这样过日子的。       在韩国烤肉是传统饮食,历史传下来的,可见受欢迎的程度。但烤肉并不总吃。为什么韩国人吃肉少?是不是他们不爱吃肉?有一种说法是清淡的饮食更符合健康要求,可韩国留学生十之八九都很喜欢吃中国菜,中国菜在韩国也是大有市场的,所以我想把健康减肥的需要作为原因中的一小部分还客观,作为主要因素就夸大了。有人说韩国人是不是吃不起肉?在韩国肉是很贵,不排除为了节俭,或者说在过去困难的日子里沿袭下来的生活习惯的因素影响,但说人家吃不起肉,可能有点片面。韩国的生活水准和美国 日本是有距离,但如果就想把钱花在吃上,应该说还是有的。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观念问题。他们不把吃作为家庭开支的第一项重要项目,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生活中,吃不是最重要的,不愿意在吃上投入太大。我认识一位嫁过来的中国女性,她说她很奇怪这家的大嫂,不工作成天在家里,但也不象中国的妇女天天想着怎么变着法给家里人做点好吃的,而是有什么吃什么,简单得很。       在韩国人的心目中,玩比吃重要。旅游是主要的生活乐趣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开支项目。人们见面,常问你去了哪里?每个人也常常做着各种旅游的计划,除极个别特别贫穷的家庭的学生之外,韩国大部分学生都有出国留学或旅游的经历,连家庭妇女也要每年携带孩子出去玩一次,近几年,中国是一些普通家庭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因为我们国家物价便宜,风景也好。       交通费在他们的脑袋里是一项重要开支。参加各种朋友间的聚会是他们愿意付出时间精力财力去做的事。从学生到退休的老人,常常有私人间的聚会,如果不能自己开车,那就出门打车。有一位教授,每周去汉城一次,说自己的朋友都在那里,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为了和朋友周末聚会,这项开支他毫不心疼。不过他们聚会时在吃上仍然是简单的,如果是学生,可能就是几袋苞米花就可以吃上一下午。       教育费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韩国大学生课后都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主要以各种语言补习班为主,学校里交着学费,课外还花钱,他们觉得这样正常。工作的人为了提高自己也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有的人50多岁还在继续学习,在汉语补习班,我见过60岁的老人,开始学习汉语。边工作,边学习,是他们正常的生活方式。       另外,他们在外貌上舍得投入,在穿着,美容等方面花钱也比在吃上花得大方和痛快。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19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根深蒂固的先辈观念          在韩国的大学校园里,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两个高年级的学生坐在一起聊天,一个低年级的同学进来后毕恭毕敬地鞠躬行礼,说“先辈好”,两个聊天的人象没听到一样继续说话,问好的人没有丝毫的不自在,自然迅速地闪在一边,站在那儿洗耳恭听。       这就是韩国先辈观念作用下的结果,“长者为尊”,在一切领域和场合都要遵守。这个“长者,包括长辈,师长,也包括仅仅年龄上比自己大几岁甚至几天的人。       在韩国,做老人是非常幸福的。老人永远是被尊敬的对象,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象上车给老人让座,排队老者为先那是不必讲的。年轻人甚至不能在长辈面前吸烟,在长辈面前口吐烟圈是绝对失礼的行为;喝酒也是在长辈的允许之后,双手恭敬地接过,然后背过头去,以手掩面地喝下去,以示尊重。老人在家中,永远是说话算的人,退休后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干活,韩国老人给儿女带孩子的很少,他们每天的活动是爬山,出去玩;不管时间多晚,老人没有回家,吃饭是不能开始的,除非事先有特殊的关照和说明。       在韩国做老师也是比较幸福的,这是非常尊贵的职业。加入到教师这一行,是要通过国家严格的相关考试的,如果有人通过了,这个人会向自己的大校老师报告这个好消息的,母校所在的系会专门贴出标语,以示祝贺。想当上大学教授,可能更不容易,除了知识,学历上的,还有人品上的严格考核,学校每进一个人,要同一学科的原来的所有教师都同意才行,层层关卡,真是难于上青天。但一旦进入到这个阶层,首先是工资要比一般的行业高,一般普通教师工资在同龄人中就属于中上等,而且工作稳定;如果是教授,不论是经济报酬还是社会地位,均为上层,所以当大学教授是很多有为青年的梦想。其次,国家的法律严格保证教师权益,不论是国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如果教授没有经济贪污和男女关系问题(韩国禁止老师和学生有不正当关系,这是大忌),学校不能以任何理由开除教师。韩国学生见老师要弯腰行礼,更不能公开顶撞,在学校里,教授就是天,他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学生是无法也不敢和教师对抗的。在韩国,只要听说你是老师,大家就会对你表现出超过一般人的尊重,如果是大学教授那就更加觉得你了不起了。       对待长辈和师长如此尊敬,可能不算希奇,这里的先辈观念最具特色的是表现在对待兄长,学长,以及所有比你大一点的人的态度上。       在韩国家庭,兄长的地位十分重要。他要象父亲那样支撑门户,结婚后他和妻子一般应该和老人住在一起。家庭聚会时,兄长可以和长辈同桌吃饭,次子有时候不行;家里来了客人,外出就餐时,可能由长子出钱,次子只是吃就行了。在韩国学校,年龄大年级高的人可以对低年级或者比自己小的人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如果是同屋,那年龄大的人要说了算。一个中国学生和我说,有一个年龄大一点的韩国女学生可以到任何一个寝室说东道西,而且不客气地吃别人的东西,韩国学生不敢说话。后来她到中国宿舍里也这样做,前两次,中国学生没说什么,后来就公开反抗,再后来那个人也不去了。       当然在韩国,被人称做先辈也不是白叫的。比如说,先辈有责任提携后辈,在学校的时候,一起吃饭,有时候先辈要买单;将来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如果有能力,先辈会为后辈介绍工作,自觉地把机会优先提供给自己的后辈。韩国特别重视自己毕业于哪个学校,同学,同乡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       先辈观念有好的一面,比如尊重老人,师长等,儒家的传统观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社会秩序好。但也有比较不利的一面,如果你不服从这个圈子里的规则或者你行为另类,可能你要被排除在外面了。有的学校和单位人员更新的速度奇慢,很多年也不进新人,虽然原因不全都是原来的老教师的责任(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韩国的学校和一些公司只找合同工,因为合同工工资比正式职工低),但这里面的微妙外人要慢慢体会了。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22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 完 --------------真是辛苦自己坐沙发
2006年07月10日 09点07分 30
level 1
天呐 真的很多
2006年07月10日 10点07分 31
level 1
一页疯牛 楼主
因为太长了就没有人愿意看完?
2006年07月10日 10点07分 32
level 1
呼..终于看完了..好辛苦啊...觉得这个作者真的好爱国的说...
2006年07月10日 10点07分 33
level 1
终于看完了天啊,我可怜的眼睛啊~~~~~~~
2006年07月10日 11点07分 34
level 1
好不容易分两次终于看完了!好辛苦啊!
2006年07月10日 12点07分 35
level 0
我一次性看完了,很受启发。谢谢楼主:)
2006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36
level 9
36 回复:【转帖】07-10㊣山林之兔的<我看韩国>,客观的了解勋宝所 我一次性看完了,很受启发。谢谢楼主:) 作者: 218.107.206.* 2006-7-10 22:19   回复此发言 -------------------------------------------------------------------------------- 共有贴子数36篇 登陆
2006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37
level 9
偶的妈妈啊~真够长的~~救命啊~~不知道怎么说~觉得不错很客观~~
2006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38
level 1
终于看完了 觉得不错这个作者真的好爱国
2006年07月10日 14点07分 39
level 1
好贴,呵呵,顶一个!作者分析的很客观,让小鸟对韩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
2006年07月10日 15点07分 40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