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集邮的一点理解——兼与“天天爱唱歌”友商榷
集邮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codog 楼主
兄做过邮商,对邮商这个行业了解自然较一般集邮者为深,我相信你的本意也是提醒集邮者特别是初入门的新人要关注邮票的品质,关注升值空间,如果让你来上一堂邮票投资和鉴别课,我相信你能讲得很好.
但是无论是马甸,还是一尘,再珍贵的邮票,再完美的绝品,也只是一种符号,代表的是背后的金钱.在这个行业做久了,自然而然,就会把邮票等同于一种商品,关注它的真伪,关注它的品相,都是为了确保能顺利出手,能从中赚取到经济利益。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这样的思路在邮商身上可以理解,完全正确.只是我要说,这不是集邮,这是做生意,或者说是投资,邮票在这里,和钱币,磁卡,艺术品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承载了一定价格的小纸片而已。
真正的集邮者当然也希望自己的邮票升值,也会买进一些自己喜欢的,认为有潜力的邮票进行投资,所谓以邮养邮。但是,他所期望的,并不是这套邮票今天涨了多少,转手能赚多少,而是在收集,整理,鉴赏,研究,组集,交流这个过程中所带来的乐趣。
举个例子,昨天在群里讨论三格式邮戳的较晚使用问题,众所周知57年后,三格式日戳逐步被57式日戳所取代,但一些边远地方一直在沿用。一位朋友贴出了张71年无省名的三格式日戳包单,在他来看这个戳已经算晚了。但随即,有别的朋友指出此类戳直到90年代仍有使用,并有93年的实寄封为证,80年代的封也不少。这是一件小事,但至少我感觉很有意思,增长邮识,乐在其中,这种小小的愉悦,估计是在马甸做猴版票、梅型张流水的邮商所不能体会到的。而且,这种集邮的素材未必是高价难求,也许就隐藏在一堆所谓垃圾封中,也许某个地摊上你就能见到,只要你有足够眼力。
现在我们是在集邮吧,顾名思义,这里讨论的应该是真正的集邮,虽然不能回避经济价值,但是不能只看到经济价值。因为除了价格,我们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可以研究。欣赏任何一部高质量的邮集,如果没有清晰的编排思路,没有深厚的研究功底,没有恰当而难得的实寄封片戳,就算堆积再多的所谓“原胶绝品”、再多的所谓“珍邮”,恐怕也不会得高奖。一句话,收集新邮、珍邮再全,你能比得过目录全么?一个山西煤老板随便投个100万就可以买到新中国邮票新全,但估计不会有人据此就说他是集邮家。
集邮本来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爱考证的可以研究版式、水印、齿孔、邮戳、邮史,爱专题的可以集天下某一事物之大成于方寸之间,挚爱新邮的,我也完全赞成他去购买一部新中国邮票全集。用武侠小说的术语,完全可以命名“信销派”、“全品派”、“厂铭派”、“邮戳派”、“专题派”、“猎奇派”(指专门发现并炒作所谓错版邮品)等等多个派系。各个派系也许规模有高低,相互也许还有点小摩擦,但正是因为这些派系的长期共存,才有了江湖,才有了集邮的繁荣。
网络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有人喜欢站在台前慷慨陈词,有人喜欢猫在角落窃窃私语,有人愿意经常晒晒宝贝和大家分享,有人愿意经常写些心情随笔抒发情怀,有的喜欢天南海北古今中外闲扯,有的愿意踏实做些基础性的整理和归纳工作。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丰富多彩。作为个体,我们最好是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而非去引导和影响别人的思维,要相信,每个认真的集邮者,都会有自己对集邮的理解和判断力。
是为记。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1
level 6
顶!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2
level 13
和友聊天很爽快,我的周围朋友现在已经没人关注邮票了,包括我这个城市,就连沈阳这样大的城市也门可罗雀,也是我闲来无事来集邮吧的原因。我从88年的时候开始喜欢上了邮票,迫于没钱养邮才当起了小邮商,这样喜欢的邮票都可以经手,过程中增长了见识。97年时跑的快,亏的很少。但是国家的打压迫于无奈离开了这个市场。我从今年开始对这个市场恢复了信心才又回来了,不过这回不当邮商了,当一个投资兼圆梦的“集邮”者......[臭美]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3
level 14
写的跟散文一样。不知道有没有在纸上打草稿。若直接在电脑上写,能写的这么清晰?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4
level 1
楼主作为一个纯粹的集邮者,见解有见地,也很实在。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5
level 6
顶!尤其赞成第三段。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6
level 12
写的很好,支持。
集邮的悲哀就是把自己集成了邮商
2011年06月11日 11点06分 7
level 10
[Love][Yeah]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9
level 8
赞!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输入验证码的麻烦,也抵挡不了我顶帖的热情[飞吻]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10
level 13
codog 楼主
一般的区票目录中都记载了这枚票,不能算太罕见.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11
level 11
呵呵 看的出 股票肯定亏了.....从去年起 邮票涨的多了,就说要回来集邮了!什么都是从金钱出发!不敢苟同!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12
level 13
重回市场才发现:1,假货乱飞。2,垃圾乱飞。3,“精品”太多。4,连JT小票都二胶,老CS更多。呵呵,什么都飞,价格也飞,和96年有点相像,但还不太像,盖销票.大部分信销票.首日封.部分港澳台票几乎无人问津,可能和国家的打压政策有关吧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13
level 13
呵呵,这个社会请问您什么不需要钱?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14
level 13
玩邮票的智商只要不贪,97年也不会亏的,何况股票,但是股票太虚拟了,玩累了
2011年06月11日 12点06分 15
level 13
codog 楼主
都是在电脑上写的~~好多年没用笔写过东西了,若用笔写,不知道会涂改成什么样子.
2011年06月11日 13点06分 16
level 13
我感觉有的集邮者很烦感邮商和谈邮票的价值,觉得只要自己喜欢不停的买进就是集邮。
我的理解是,邮商是个行业,也是个传递邮票的载体,没有这样一群人我们去哪买邮票呢?集邮公司难道买邮票不花钱?任何行业里的人的行为良莠不齐,黑邮商肯定有,只要我们不上当就罢了,那种人自然也就消失了。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其实我们都是邮票的保管员,邮票的优点就是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我个人认为邮票还是流动比较好,知识共享多好啊,以前的流动交流是互换,现在是买卖。你这代收藏不代表你的后代也收藏......
我很尊重一个当地的老邮迷,今年都65岁了,他从12岁开始集邮,从来就没卖过,一直都是专题收藏,邮票市值N百万,今年的一个小事导致他不得不开始卖了,孙子辈进他书房把他收集的“咕咚本”当纸片撕了,另外子女一个也不集邮,所以他无奈地说趁他活着的时候变现吧.....
2011年06月11日 13点06分 17
level 13
社会上任何事物都有“价值”,价值是人欲望的体现,都想拥有则高,都想抛弃则低,邮票也不例外。“猴”票是个真实的体现。
2011年06月11日 13点06分 18
level 1
17楼的朋友说的有道理,前几天我买了15版杜鹃花,也是一个60多岁的老集邮者,家里没人懂邮票了,没办法,说是在最近活着的时候把他变现,哎,没有新鲜的血液也是很大的悲哀 啊
2011年06月11日 13点06分 19
level 1
其实纯集邮者和邮商都没错,没邮人也就没邮商了。
关键是自己不懂还装老练,误导了别人,那就不好了。
顶一下!赞同楼主的说法。
2011年06月11日 14点06分 20
level 13
我再不懂懂的用钱去买,你什么都懂为什么不告诉别人呢?自命清高,呵呵
2011年06月11日 14点06分 21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