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气道长足发展的核心重在培养和维护指导员人才
正心馆合气道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武道无涯 楼主
合气道在中国发展了10年有余。培养的人才不少,但留下的人才不多。宣传不少,但有持续力的宣传不多。据说从开始至今,就北京地区参加过练习的人不下万人,但看看目前的道场中真实的情况,切实在道场中持续练习的人员其实不超过300人。这样的数字其实很值得检讨和研究。
培养一个合气道指导员,按目前最快的升段制度,至少也要2年时间,过去几年由于道场的上级道场链接问题,甚至导致3年5年出一个指导员人才都是很正常的时间。但这批人里能固定留在道场任教的人其实很少。大多数人会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迁移,有的出国,有的去往了没有道场的城市。由于合气道练习者在中国普遍都是靠业余时间练习,指导员也是客邀,并不是有薪任教,以至于很多优秀的人才有可能因为生活原因流失掉。这说明经营结构上不完善。这种经营结构上的缺陷,或早或晚会影响到道场的服务质量和练习质量。这种缺陷的原因,是因为经营核心的不明确,道场中的经营派和保守派往往会因为倒地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经营道场,还是以传统理念为核心继承道场起分歧。之所以形成这种分歧,是因为两者都脱离了维护会员个体本身的利益去思考如何发展道场。会员所注重的,其实是道场存在的实际意义,是关系到其所收获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这些收获来源于优秀的指导员团队。指导员团队的综合魅力,决定了道场经营的经济实惠和传统理念是否能持续发展。
这就存在了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去培养指导员团队。目前道场对指导员团队的产生是任其自然的发展,百人中可能有3-5人练习得出类拔萃,在这些人中也许只有一人会用语言表达所要传授的技术。而这一人一旦流失了,道场必将面临失去指导员人才的窘境。传统的考试升级制度,虽然有助于提高练习者技术的成长。但对于如何表达,如何代课却缺乏培训。一个道场培养指导员团队,其实需要一个过硬的培养机制和教程。即使在高级别的老师或师范不在场的情况下,指导员团队依然可凭借这个培养机制去成长,从而使道场有充足的指导员储备。
有了储备,能留住辛苦培养出的人才,才是道场长期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指导员团队参与到道场中的经营建设中,成为有利益协议的组织。这就需要道场有足够的利益去满足指导员团队的需要。而争取充足的利益在道场的初期发展可以说是艰辛的。单单凭借会员缴纳的费用是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道场的发展必须向会员以外的经济体寻求利益源头去满足核心团队的建设需要。这种经济体去满足道场发展的需求,需要切实可行的社会事件去构造一个建设平台。这个社会事件同时也可以是吸引社会向合气道道场注入指导员团队的平台。
这样以循环互助的建设平台去协调合气道道场的长期发展,不倚靠某一个个人或某一个单独的股东来独自支持道场发展,会比目前的发展状态稳定的多。
2011年06月01日 21点06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