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那么按照这样的情况推测,得出两个可能性最大的两个原因:1、原来她和星璇不熟悉、不友好,后来慢慢熟悉了,好感度增加了,感觉亲切了,就逐渐改称“璇哥哥”。2、她对星璇已萌生爱意,“璇哥哥”是她对星璇的爱称。也许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也许仅仅是其中之一。 先来看第一个原因,不难想象,若是仅仅作为朋友,王对星璇使用“璇哥哥”这个昵称只要不是很严肃的场合,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南宫煌和温慧面前叫出来,不需要讲究什么。然而奇怪的是,王蓬絮在主线剧情中十分讲究使用这个称呼的场合,除了最后一次离开地脉前,星璇生命垂危的时候异常激动地叫了声“璇哥哥——!”以外,其他南宫煌有在场的场合,一律回避了这个“璇哥哥”的称呼。可是朋友之间大可以坦坦荡荡,人前人后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给人带来了疑问:难道“璇哥哥”仅仅是她作为朋友的昵称吗?由此可以得出,她对星璇“璇哥哥”的称呼意义不仅仅是朋友。由此看来,第一点固然是称呼转变的前提条件,但是已经不足以顺利地解释剧情中的实际情况。这就必须再来看第二点了。作为爱称,那么当初王蓬絮一心想嫁南宫煌的时候,叫“煌哥哥”不是也不回避人多的场合吗?那如何确定是否为回避呢?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剧情发展的这个阶段王蓬絮是否有回避南宫煌而称星璇“璇哥哥”的需要。结合前后剧情,就很容易知道,王蓬絮曾经向南宫煌许诺过终身,而南宫煌也曾半调侃地对她说:“难道你也想嫁两个老公,两头大?”那么当王与南宫煌并没有明确了断关系的时候,以“璇哥哥”为爱称,就会面临“脚踏两只船”的尴尬局面。她当然不愿意他人对她有这样的看法。于是在她第一次叫星璇“璇哥哥”的时候,温慧正好赶到,说她是谈情说爱,她否认了,却手捧下巴扭
捏
起来。于是后来就在南宫面前有所回避这个称呼。这是避嫌,以免被人说闲话。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想象:王蓬絮非常单纯地叫了一声“璇哥哥”,被温慧逮着了,理解成为谈情说爱,害她无地自容了,于是很自觉地避嫌,不再说了。 这样看来,又回到了第一个观点。但是一个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照理说,男女关系的避嫌,应该反过来,着重要回避与对方单独谈话的时候使用有歧义的昵称,而在自己的未婚夫在场的时候称呼稍稍随便一点才对。王蓬絮如此善于交际,如此敏感的人,怎会不明白这一点?因此这样的观点要能成立,那么主线剧情自第一次称“璇哥哥”被温慧打岔以后,就不该出现第二次、第三次。于是,还是要理解为爱称。然而背着自己的未婚夫对别的男子太亲昵,那不是勾引对方么?那不是偷情么?这有可能么?有可能。网络上倒絮的言论大抵就是这种观点。仙剑的主角若是沦落到如此地步,倒不如让她当BOSS算了。但是就整个问情篇的三个结局来看,无论哪个结局她都没有脚踏两只船的现象。 于是我们可以推测:王蓬絮自决心为星璇解毒以后,注定不能维持人形,而她所面临的选择也不仅仅是五毒珠的选择,而是对南宫煌和星璇之间的选择。从王蓬絮自身的性格以及结局来看,她绝对不是非南宫煌不嫁的女人,一旦选择了放弃南宫煌,选择一向喜欢自己的星璇就理所当然的了。对于自己心目中的未婚夫,私下里使用爱称“璇哥哥”就再正常不过了。因此,“璇哥哥”一词的出现,正可以表现王蓬絮在心里已经放弃南宫煌而选择了星璇。可是王蓬絮不是口口声声对南宫说“不是那样的”吗?不是也对星璇说“絮儿的心已经给别人了”吗?答案只有可能两种。1、放弃了2、还没放弃。假设她还没有放弃南宫,那么三个结局,她都放弃了南宫煌。因为不能维持人形吗?然而使用五毒珠不能维持人形在她决心为星璇解毒之前就已经注定了的。她并非不知道后果。那么她在为星璇解毒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她考虑过吗?考虑过了。以问情篇人物性格设定中,她思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性格,也应该是考虑够多了。
2006年06月24日 13点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