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贴出新作信息,多谢驰弟的消息!
2011年第3期《收获》简介 5月15日出版 邮购专线021-54036905
中篇小说 黄鸡白酒(迟子建)
哈尔滨的玉门街很短也很寂静,过去俄国人铁路局建的洋房,与如今混搭的棚屋杂在一起。春婆婆年过九十还能在冰雪中硬朗地行走,每天晚饭必定去烟火街的“黄鸡白酒”小酒馆。每年十月十九日,丈夫马奔的生日,春婆婆也必定穿得立立整整,去中YANG大街,当年修筑的时候,马奔把他们两人的鞋样子埋在了面包石下,寓意永不分离,但在日本战败的那年马奔却死于鼠疫。春婆婆来到马迭尔旅馆门前,叩击着面包石,说一句“我来了”,泪水滚滚而落。玉门街实行了分户供暖,春婆婆决定不开自家的暖气。没想到这年的冬季特别寒冷,春婆婆四处寻觅温暖的地方,到了腊月终于捱不过决定开取暖的栓,却被告知必须交全部暖气的钱,她卷入诉讼中……在庸烦的现实映衬中,往事在她的生命里更加快乐澄明。
2011年05月08日 20点05分
1
level 15
北京的大家关注 三联书店 吧,这两三天就差不多到货了。
2011年05月16日 06点05分
6
level 7
第一章 红蓝线
哈尔滨这座城,能气死卖胭脂的吧。长冬一来,寒风就幻化成一团团粉扑,将姑娘们的脸颊涂红了。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闻着霜的味道,就开始“猫冬”了。他们在暖洋洋的屋子里,一呆就是半年,黑脸的捂白了,白脸的捂得失了血色。那些日子过得好的老人,在家里看电视听收音机,喝清茶嗑瓜子,逗弄笼中的鸟,观赏鱼缸的鱼,摩挲着怀里跟他们一样懒洋洋的猫,偶尔摸摸扑克牌或是麻将,隔窗望飞雪,昏沉沉想往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儿孙唠闲嗑;过得不如意的,粗茶淡饭,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或是儿女的白眼,日暮黄昏中,叹青春不再,苦海无边。管他如意的还是不如意的,都像栽种在花盆的植物,活在巴掌大的天地中,因为底气不足,精神的少。所以冬天离世的老人和患老年痴呆症的,也就高于其他季节。
活过九十而能在冰雪中自如行走的,在哈尔滨,也就春婆婆吧。在玉门街一带人的心目中,她就像一座石头垒砌的老城堡,苍苍貌,铁骨身。
人们若问春婆婆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她会撇着嘴说:“估摸着哪个小鬼淘气,把俺的名字,从阎王爷的生死簿子上勾掉了!”人家就说:“那你还不得活千年万年?”春婆婆摇着头说:“俺要是活在干干净净的月亮里,活个千年万年还中!活在这世上,乌烟瘴气的,够了!阎王爷再不叫,俺就自己去!”人们便起哄,问她怎么去?她要么说跳松花江喂鱼,要么说赶上下雪的日子,多喝几盅酒,夜深时躺在屋外,半宿儿也就冻硬了。(剩余2174字)
2011年06月24日 09点06分
10
level 1
在火车上看的。 写的非常好。
迟子建总是写一些关于哈尔滨历史的文章。 很有深蕴。
这文章把春婆婆写活了,春婆婆,一个年轻时代执着于爱情的女子,老了也显得可爱。
2011年08月04日 04点08分
11
level 1
自己的无奈变成文学是很耐心的,春婆婆是个可爱的老婆婆。
2011年08月10日 03点08分
13
level 7
小说月报刊登了《黄鸡白酒》,特喜欢,已经买了。真喜欢走在哈尔滨街上的感觉,无论是赫赫有名的中央大街,还是那些庸常的小街。充满烟火气息。在《起舞》里也有这样的描写。江南的小街或是上海的里弄就缺少点东西。似乎没有多少热闹。
闹市中领取自己的一份安静,体会自己的思考。
2011年08月11日 10点08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