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说法有BUG。
尹剑平说自己是冀北燕山人,燕山在今河北省北部不错,只不过尹说的这个“冀”到底指哪儿还有问题,明朝以前“冀”是冀州,是上古时候九州之一(北方之州),我想尹剑平在这里指的“冀”不应该是上古的冀州(当时语境限制),明朝“冀”也有冀州,只不过是北直隶(京师)所属的真定府的一个州而已,从地图上看位于今天河北省南部,燕山不可能在这里。
所以,萧逸应该是混淆了不同时代“冀”的所指。还有马一波所说的“皖”也是这样。
“小老弟世居颖州”,明朝颍州属于南直隶(南京)的凤阳府,“这一辈子可就没出过皖境”,“皖”是哪儿?
查了一下,“皖”能指代地名,一是指皖山(天柱山),二是西周时候的皖国(即古桐国。桐,或桐国 ,偃姓,皋陶后裔,今安徽桐城市北,与群舒方国关系密切。)前者难以指代大片地域,后者范围又实在小,都满足不了马一波说的“这一辈子可就没出过皖境”的条件。到清朝乾隆的时候,才有安徽省及其简称皖的说法。
马一波又说:“不怕客人你见笑,活了这一大把子年岁,连京里都没去过,道道地地是个土老头儿!”
从地图上看,颍州离南京相当近(本来颍州就属于南京管嘛)。马一波说的“京”应该是南京,而又直接称南京为“京”,那应该是朱棣还没有迁都的时候,也就是永乐初年或之前。离京城那么近都没去过,确实会让人见笑。
以上推究都是建立在明朝背景下。
先有答案再去考证,是否让人信得过?
可以从马一波的“世居颍州”“连京里都没去过”来验证,古人交通不便,没去过京城的小民多得是,不足为怪,马一波这么说,应该是离京城很近却没去过的原因,遍观颍州周围,做过都城的除了最近的南京,就是第二近的开封了,开封最近一次做都城是宋朝,而甘十九妹原著里有这么一句:
他手中拿着一具由海盗那边弄来的希罕玩艺儿:望远镜!
====1608年荷兰人汉斯·利伯希发明了第一部望远镜。
哇,筒子们,杯具了!
那望远镜传到东方肯定就是1608年以后的事了,而明朝1644年就灭亡了。
1608年在位的是万历皇帝(在位时间:1572年7月19日—1620年8月18日)
那也就是说《甘十九妹》的时代背景最早就是万历年间。
可这……京城是南京又该作何解释。
就是BUG,萧逸先生本没有意思要标明时代,暗示出是明朝,没有细究,于是就BUG了。
打这么多字,就是为了证明这的确是明朝,而且是个无法弄清具体年代的BUG明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