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2 2011最佳益智类游戏 没有之一 太给力了 超好玩
利物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xp17909 楼主
不过配置要求稍微高了点[抛媚眼]
2011年04月22日 22点04分 1
level 9
xp17909 楼主
美不胜收——《传送门2》媒体评分汇总
《传送门2》终于来了,我们已经为大家带来了IGN的相近评测,以致很多喜欢初代的玩家看得口水直流,泪流满面。
各大专业媒体评分陆续放出,很明显,VALVE彻底开辟了FPS游戏的一个全新领域,而且他们做的棒极了。
除了IGN的9.5分,其他媒体评分以及部分评语是这样的——
Eurogamer – 10/10
Game Informer – 9.5/10,
PC Gamer – 94%,评语和CVG类似,同时建议玩家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并且要珍惜一周目的游戏过程。
VGD – 9/10
The Guardian – 5/5
Looki.de (德国) – 85%
OXM(360官方杂志)- 10/10,评语“《传送门》初代只是一个有简单故事情节的纯解密游戏,《传送门2》讲述了一个十分生动有趣的故事,并让玩家置于一个活力十足的游戏世界。游戏过程中的各种对话实在绝妙,解密方面难度不小。”OXM认为,整个游戏最最最有趣的部分是双人合作模式。
Giant Bomb – 5/5
Shopto – “杰出的”
NowGamer (PS3) – 9.5/10
NowGamer (360) – 9.3/10
Machinima - 10/10,评语“游戏或许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分水岭,但本作在各个方面确实都棒极了。解密要素难度提升了很多,挑战性不小。剧本比不少电影和电视剧还出色。这群为世人带来了《半条命》的家伙没有让我们失望。”
XG247 – 10/10
Videogamer – 10/10
Games Aktuell (德国) – 9.5/10
GamingXP (德国) – 91%
EG.de (德国) – 10/10
EG.cz (捷克) – 9/10
MediaKick – A+
Playr – 8.5/10
CVG – 9.3/10,评语“想象力丰富,极具挑战性,故事对话幽默风趣,偶尔让人觉得有些精疲力尽。游戏很轻松的成为2011年最有趣最具挑战性的游戏之一。”

2011年04月22日 23点04分 4
level 9
xp17909 楼主

(实测视频,这一段节奏颇快)
传送枪、方块、固定按钮、三种凝胶、传送通道、激光、反射方块、机器人炮塔,同时以统一的风格出现在游戏中,这本身已经不易。但VALVE让我们看到的,是彻底超越初代的谜题设置,一开始就是如此。初期的谜题,对于新玩家是学习和上手的时期,对于经历了初代的玩家则是寻找曾经记忆的时刻,那些支离破碎的场景均来自初代的关卡。实验室内的小标签、圆形指示灯和可打洞的白色墙壁让新玩家也能通过初期的适应慢慢了解游戏的解密办法,整个过程都没有明确的语音或文字提示。续作的解密场景明显丰富太多,整体空间大小被放大,解密关键的细节更加难以捕捉。特殊介质的引入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谜题类型,也使后期解密难度随之升高。要让解密过程流畅而迅速变得相当困难,然则找出过关要点的那一刻总是那么振奋人心。场景类型在游戏进行中不断发生改变,玩家要动脑时刻无处不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当中。配合深入人心的剧情,有些快节奏的环节还真让人心跳加速嘞!VALVE的天才智囊团确实为解密要素下了太多太多功夫,新引入的特殊介质样貌精致,同时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用激光代替活动光球的做法十分正确,玩家不需要再等待光球移动,激光立竿见影的特性也便于理解。
对于喜爱该作但解密能力不强的玩家,《传送门2》中后期开始挑战性偏大。VALVE可以为加入提示选项,让这类玩家在游戏时能得到一些微量提示。
(传送隧道中的舒缓音乐绝对够治愈)

2011年04月22日 23点04分 6
level 9
xp17909 楼主
细节决定成败
1、 各种活动的墙面让人身临其境,“光圈科技”的神奇在此时展露无遗。墙面活动十分流畅,过程又让人信服,符合物理常识。


彩蛋,首次进入这里时GLaDOS会对画中Cave Johnson做出反应)
2、 在主线解密的同时,如果善于寻找和探索,有相当分量的彩蛋和隐藏内容等待着玩家去发掘,有些是壁上涂鸦,有些则是剧情细节的补充。
3、 解密要素的细节不可不提——每种特殊介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声响,不论激光、反弹凝胶、加速凝胶还是传送隧道。如果仔细倾听,不难捕捉其中包含的简单音乐,甚至每当被弹射器弹出也会有节奏感颇强的短暂音乐。
4、 初期阶段,每个关卡的交界处都有简短却指向明确的动画在墙面上播放,仔细观看不难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
5、 虽然是独眼无身躯,惠特利在玩家面前依然惟妙惟肖,球体上下的两个横向支柱起到了眉毛的作用。和主体连接时的GLaDOS,黄色眼球周围的三组黑色包围则是为她带来表情的关键。
6、 载入图标随故事发生改变,中期是60年代风格的“光圈科技”英文字体,后期则是惠特利当家的标志。
7、 随着我们向地表行进,周围的年代和深度显示会随之变化。这也侧面在介绍“光圈科技”的久远历史。
8、 后期办公室内有些广告海报,数量不多却足够有趣。
9、 哦对了,电脑旁有些咖啡杯上还写着“我讨厌星期一(I HATE MONDAY)”。

2011年04月22日 23点04分 7
level 9
xp17909 楼主

我还清楚记得初代中GLaDOS那句“请牢记,光圈科技的‘携女儿一起上班’将是测试她的最好时机。”VALVE让美式幽默渗透到了游戏的每个角落,玩家因此期待惠特利和GLaDOS的每一句话,期待在场景中找到更多有趣的小细节,以致最后怀疑13000条的对白是否太少。“老美更适合做游戏么?”——我不知道,我也认为没有必要抬高话题高度,因为有一点足够明确、足够重要:适当的幽默总是让游戏更加美好,总是让玩家更加开心。
一场惊奇的冒险旅程(***大量剧透,未通关玩家慎入***)
VALVE没有为初代的剧本投入太多,却依然让《传送门》韵味十足。切特•法力斯责克(Chet Faliszek)和埃里克•霍尔珀(Erik Wolpaw)竭尽全力为我们呈现的《传送门2》较初代不仅仅是“更上一层楼”,的确如国外媒体所说,续作的剧本在某些方面比一些粗糙的B级片和缺乏内涵的电视剧优秀很多。两位制作人创造了传奇的“黑山研究所(Black Mesa)”,现在又为我们带来了奇妙的“光圈科技(Aperture Science)”。行走在庞大而深邃的实验基地中,一切引入眼帘的历史印记如天赐的甘露,每一滴都让人愉悦,以致到游戏结束,一切都意犹未尽。当“光圈科技”的那不为人知的过去摆在我们面前时,反应是“哇,这简直棒极了”。没有丝毫突兀,剧情的展露流畅、自然而充满惊喜。两位机器人主角让故事深入且充满挖掘价值。惠特利(Wheatley)的反叛置于电影中或许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游戏不同,当篡位后的他一阵狂傲的大笑之后,他内心的变化竟然那样容易被捕捉。幽暗的橙色光从下往上打在惠特利身上,听不懂台词的玩家也能明白他们眼前的机器人已从友好的帮手变成了狂妄的暴君。这样的转变不会让玩家感到上当受骗,而是“你这个家伙,哼哼,咱们走着瞧……”,特别当“土豆电池”版GLaDOS闪亮登场时。几乎所有人在那一刻都能描绘出大概的结局,一场和惠特利的决战,但几乎所有人依然对于未来的故事充满期待。

2011年04月22日 23点04分 8
level 9
xp17909 楼主
自挽啊,我勒个去
2011年04月22日 23点04分 10
level 9
xp17909 楼主
木有人喜欢么[鲁拉]
2011年04月22日 23点04分 11
level 1
有!
2011年04月24日 07点04分 12
level 14
我在玩 《模拟人生 中世纪》
2011年04月24日 07点04分 13
level 1
我喜欢这游戏太赞了,解密测试,刚通关传送门2,还是智力游戏有意思,xbox360上的佳作,其他的打打杀杀玩太多了还是这游戏有创意。
2011年06月04日 05点06分 14
level 1
游戏太暴力了,恶霸鲁尼都没那么暴力
2015年05月30日 05点05分 15
level 11
有啥好玩的,光看视频就醉了,折磨人
2015年05月30日 05点05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