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骞与顾贞观
最爱卓妍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吴兆骞(1631-1684) 字汉槎,松陵镇人。 其七世祖即孝子吴璋,叔祖吴易。吴兆骞9岁作《胆赋》,10岁写《京都赋》,少年时即声震文坛。后,随父宦游楚地4年,因张献忠起义,奉母归里。清初,江南士大夫各自结社,慎交社、同声社较为著名,吴兆骞曾主盟慎交社,与诸名贤角逐艺苑。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人,南闱科场案发,被诬卷入其中。翌年,兆骞赴京接受检查和复试。在复试中,他负气交白卷,被革除举人名。顺治皇帝亲自定案,兆骞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经好友纳兰性德、徐乾学等人在朝中斡旋,费赎金数千,吴兆骞又献《长白山赋》取悦康熙帝,康熙二十年(1681年)得以放归,二十二年返里省亲。长期的严寒生活至使身体健康极差,回江南则大病数月,赴京治疗,翌年客死京城。吴兆骞的诗篇现仅存《秋徊集》、《归来草堂杂卷》、《西曹杂诗》。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後。言不尽,观顿首。     又说,二词容若见之,为泣下数行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余曰:“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恳之太傅,亦蒙见许。而汉槎果以辛酉入关矣。   忘了是谁的评语了:“虽非正格,可以泣鬼神矣。”确乎如此 
2006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