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HIM便是His Infernal Majesty的缩写 HIM是芬兰歌特乐团。主唱Ville Hermanni Valo,一个习惯自嘲的硬摇滚先锋,又是个痛苦欲绝的诗人。在台上时,他一手拿着瓶红酒一手叼着支烟,好象就是以前Jim Morrison的翻版,只不过Valo的嗓子更加低沉而富有情感,他会不断引起你的注意。 Valo的母亲是匈牙利籍移民,因此这也难怪Valo的外表阴暗,就好象体内流着吸血鬼Dracula的血液一样。HIM便是His Infernal Majesty的缩写。这就是他——曾经在他父亲的性用品商店里工作。那段时间里,这个集天使般的面容和魔鬼般的微笑于一身的孩子看似一切正常,但他一直有个梦想。当周围的音乐让他醒悟后,这个孩子开始追求更多东西。 他觉得很多音乐缺乏灵魂和想象力,他希望要一种音乐——可以感动你,让你痛苦流涕,在你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然而他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HIM的第一张EP发行于1996年秋天。名字叫“666 Ways To Love”——在唱片封面的照片是Ville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这张EP里的“Wicked Game”听起来就象是Chris Isaak式的流行金曲,不过对于他们是个重大的突破。歌曲以柔软的吉他表现着有如电视连续剧“Twin Peaks”中的那番情感。
1996年末,Ville为69 Eyes的专辑“Wrap Your Troubles In Dreams”配了背景和声。乐队的EP发行之后他们召了一名新成员——键盘手Antto Melasniemi,他也是Ville的一个老朋友。同时乐队的名字也给改短了——现在它干脆简称HIM了。2000年1月HIM发行了他们第二张全新专辑,名字却改成了“Razorblade Romance”。 这张专辑在芬兰、德国和奥地利都有排行第一的好成绩。专辑的封面采用80年代的式样,一改歌特的黑色,以粉红色为背景。在春天(具体说是于德国的情人节)乐队继续发行了乐队的第二张EP“Right Here In My Arms”。这张唱片在芬兰一举登上排行第一的宝座,在德国名列21位。
2006年06月01日 02点06分
2
level 1
能介绍一下凯尔特风格吗???有哪个代表乐队?介绍一首作品来听听啊?
2006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12
level 5
凯尔特风格,简单的来说,中国叫"天籁美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典美声.
2006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13
level 1
啊~查了一下资料,了解了一下凯尔特~原来就是这个风格啊~偶之前一直听,但是没有具体去了解过。
2006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14
level 1
随着“世界音乐”风潮的兴起、恩雅(Enya)等歌手与团体的走红、“大河之舞”(Riverdance)等超级大秀的轰动,加上“英雄本色”(Braveheart)、“赤胆豪情”(Rob Roy)以及“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与“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片集等电影配乐的推波助澜,凯尔特民俗风格的歌曲与音乐在最近这些年来,可以说是风靡了全球,虽然与“主流”的盛况相比,还有好大的一段距离,但是它的确拥有了相当惊人的广大爱好者。
2006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17
level 1
凯尔特音乐介绍 [什么是凯尔特] 提起“凯尔特”(Celtic,也有人翻译为“克尔特”或“塞尔特”)音乐,很多人都直觉的把它与爱尔兰划上等号,事实上,它并不是爱尔兰人的专利,只不过因为这个领域最成功的许多艺人或团体都往往来自爱尔兰。其实,爱尔兰只是凯尔特民族活跃的地方之一。想要认识这种音乐,我们必须对“凯尔特”这个名词先有所认识。凯尔特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大约在五千年前就兴起了,最早主要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后来分布范围日益扩大,从不列颠群岛到巴尔干半岛都有,而且往往居于统治者的地位,希腊人所说的“克尔图人”和罗马人所说的“高卢人”,事实上就是凯尔特人。由于在文化上相当的强势,欧洲各国都深受他们的影响,可惜由于人口过剩、社会关系紧张、以及扩展版图太过激进,从西元前二世纪开始,逐渐由盛转衰,受到罗马帝国与日耳曼部落等的夹击之后,失去了统治者的优势,连他们的文化也受到罗马帝国的同化,只有在爱尔兰和不列颠还保存得比较完整。 凯尔特人体格高大、肤色白晰、强壮、尚武、爱好冒险,同时相当迷信,有着许多充满幻想的古老传奇,因此从昔日的“亚瑟王与圆桌武士”,到近年来远近驰名的“哈利波特”与“魔戒”,都充满着非常“凯尔特”的神秘传奇色彩。另外,由于在爱尔兰与苏格兰等这些他们目前主要的生活空间,经济资源比较匮乏,加上在政治方面受到了不少打压,所以我们又可以发觉,在浪漫与豪放的同时,他们的文化,特别是在音乐方面,也往往呈现着伤感的悲情色彩。而为了追求生存的机会,他们大量往“海外”移民,于是从美国、加拿大、到澳洲,凯尔特文化也随着那些移民的脚步,逐渐的流传开来。简单的了解了他们的历史背景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凯尔特音乐里面各种特殊的情感因素了。
2006年06月01日 03点06分
18
level 1
对于她在电影“X情人”(City of Angels)里面所唱的主题曲“Angel”,相信很多人都难以忘怀,这里也收录了这首歌曲。其他的电影配乐,还包括大师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哈利波特”配乐主题“Hedwig's Theme”、“赤胆豪情”的主题曲、“亚瑟王传奇”(The Mists of Avalon)由萝琳娜麦肯尼特主唱的主题曲“The Mystic's Dream”,以及“魔戒首部曲”由霍华休尔(Howard Shore)负责的配乐主题“The Fellowship”等等。 在演出这些歌曲的大牌艺人与团体中,还有曾经以光头闻名的爱尔兰女歌手辛妮欧康纳(Sinead O'Connor)。她与有着“爱尔兰国际亲善大使”身份的“首领乐团”(The Chieftains)合作了一首描绘爱尔兰海外移民辛酸的电视影集插曲“Factory Girl”,另外又与爱尔兰键盘乐器大师菲尔寇特(Phil Coulter)共同演出了寇特的作品“The Shores of the Swilly”。爱尔兰当红的“可儿家族”(The Corrs)也没有缺席,这里收录了他们的“Runaway”。另外,假如你观赏过“大河之舞”的Video,对于其中参与演唱的“艾努纳”(Anuna)合唱团,也应该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收录了他们演出的爱尔兰民间传统歌谣“She Moved Through the Fair”,透过他们无懈可击的完美和声,无比的动听。
2006年06月01日 05点06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