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5月27日,王菲在北京协和医院产一女婴。此前,围绕着王菲怀孕,许多媒体曾经狂轰滥炸,展开了一场新闻战,也出了一些纠纷。她生产之后,多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聚集协和医院抢新闻,尤其想拍到新生婴儿的照片,以至于对医院环境和正常秩序造成干扰。为此,王家的经纪人呼吁媒体尽快撤离医院,不要打扰产妇,也不要影响公共秩序,王的丈夫李亚鹏也呼吁还他家庭以安宁。
2006年05月30日 23点05分
1
level 1
而有些记者写此类新闻似乎上了瘾,为此不惜当所谓“狗仔队”。其实,除了有些名人或想当名人的人热衷于借助记者之力扩大影响,主动“爆料”,在有意无意之间传出点花花草草新闻,欢迎媒体渲染,这另当别论。要看到,大多数名人包括演艺界的明星,未必愿意被记者炒来炒去,尤其反感添油加醋或子虚乌有的报道。他们知道,那样的新闻不是在捧场,而是在拆台。炒多了,就把人炒“糊”了。要报道,人家欢迎的是真实的、公正的、负责任的报道,是有价值的新闻,而不是蜂拥而上的怀孕、生孩子新闻。
2006年05月30日 23点05分
3
level 1
有些记者可能另有看法。他们认为,名人特别是演艺界的明星是公众人物,是公众很感兴趣的人物,是媒体上很吸引人的人物,不炒他们炒谁?是的,名人确有与众不同之处,比如生孩子,一个农妇生孩子无人知晓,王菲生孩子屡见报端,这是不同。但名人也是常人,她同常人一样有家庭,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她生的孩子同常人生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记者抢新闻只会抢在明星生孩子这个“点”上,那也吊不起读者的好胃口,只会令读者反胃。记者包括“娱记”这样混下去,也混不出什么名堂。
2006年05月30日 23点05分
4
level 1
当然,记者也会有说法:读者爱看这类新闻,媒体欢迎这类新闻,我们为什么不去多抢这样的新闻呢?这里面也有个导向问题,有个品味问题。读者爱看的未必都是健康的,媒体欢迎的也未必都是
正确的
,何况,未必大多数读者爱看,也未必大多数媒体欢迎,就像王菲生孩子这条新闻,不是没人关心,但不会有很多人关心,不信可以做个认真的调查,登这新闻,不过是某些媒体、某些记者的兴趣,也许还有经济利益。试想,倘若这类新闻雪片般飞来,能给读者带来多大益处,又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呢?
2006年05月30日 23点05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