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nancylin1984
楼主
许文强VS任鸿飞 看了题目就知道,这篇文章我想谈谈两部剧《上海滩》和《黄浦倾情》。放假的时候看了《上海滩》,记得chilam去年在大马时谈到他最中意的情侣是许文强和冯程程。所以就想起来写篇文章,当然发哥的许文强经典勿容置疑了,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到如今,小马哥风靡了20多年。小马哥的经典造型:风衣、雪茄、白色围巾,举手投足间的温文尔雅,不经意间透出了世事的沧桑感。发哥演的许文强最大的成功在于:让人觉得他就是许文强,许文强就是他。演员和角色浑然天成,甚至没有表演的痕迹。记得看过一篇文章上关于小马哥的定义,当然有点戏剧的加工成分:足蹬黑色皮鞋,腿套黑色长裤,身穿黑色毛衣,外套黑色长风衣,颈系一条黑色围巾,在落叶纷飞的秋季,秋风吹过,风衣飘起。当然小马哥的魅力不仅在于出色的外表和造型,更在于其智慧的头脑。这样的人不是平凡的我们能消受得起的,要爱上这样的人首先要买一份“爱情人身保险”,再吃几粒百毒不侵丹。小马哥在现实中几乎是绝迹的,那是特定的文化气息、人文环境熏陶出来。或是各种历史、沧桑、宿命、恩怨情仇沉积起来的,而能沉积这一切的非上海这座城市莫属。这样的人也只能存在于剧中的,普通人独善其身且不能,何以承载那么多的东西。有时平凡也是一种福分,也庆幸我们拥有一份平凡。当然平凡的我们一般甚少有机会体验到爱恨交织的激烈情感。说到这里回到小马哥的风衣上,在平常的生活中看来穿风衣有些做作的感觉,会浑身不自在。可是把风衣这一服饰加在剧中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可是呢若非身材、相貌、气质样样占全,即使在戏中也千万别尝试风衣。许文强很少穿风衣,多是穿那种深色的大衣。chilam在《黄浦倾情》中饰演任鸿飞时所穿的米色风衣是别有一番韵味。鸿飞所折射的性格特别:儒雅、潇洒、风度翩翩,这和风衣的飘逸、优雅融合为一体。也让人觉得他即是鸿飞,鸿飞即是他。起初真的以为这个角色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而我觉得chilam演的小马哥也别具一格,实在难能可贵。 两部剧的影响力: 《上海滩》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其影响力也不必多说。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在电影、电视上的确是造就了太多的经典,许多东西至今也没能与之想比拟的。《黄》的影响力无法跟《上》相比。相信在许多chilamfans的心目中,任鸿飞的地位也同样很重要,如同许文强许多人心目中一样。我记得翻看过一些旧杂志,说到97、98年的时候《黄》在内地广为播映。至今记得这部剧在我们小镇播放时的情景,那大概是98年的时候吧。听说场面也很壮观的。听一个好朋友说起,那时《黄浦》是他们全家人每天晚上共同守侯的节目。虽然说不上是万人空巷的场面,但是说是千人空巷应该不为过。事隔多年,这部电视没有像大多数一看就忘的电视一样被人遗忘。最近有一天听同学说起,这部电视在昆明播映的时候很受欢迎,于是我跟她提起剧中的情节,弄得她连做梦时都梦见南星。另外的一个朋友甚至说梦话说到鸿飞。作为一名霖迷,最开心的事莫过于chilam的剧受欢迎。记得03年播《射雕》时,一到晚上9:30教室空了大半,很多同学都逃到外面去看电视。回来的时候谈射雕,说射雕,就连唱歌也唱“射雕”。。听说那时学校小买部的人爆满。那时我住校,不敢跟那些男生逃学看电视。唯有白天重播时,买根小棒糖站在那里看几分钟。03年时,有些朋友到昆明考试,说起《射雕》在昆明播放的场面。那时还没看《射雕》,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昆明,也为亲眼目睹这一场面。作为霖迷真正疯狂的是在中学时。或许我们的疯狂之举很难让别人理解,高中时班上每天都一份《云南日报》,而上面的节目预告是我每天必看的内容。看到上面预告栏里常常有《天地男儿》的预告。而我那时也还无缘看到《天地》唯有看着报纸解搀。想想那份滋味真是不好受。可是现在有了网络,要找一部电视不是太难。反而少了些许期待。《天地》是昆明台热播的戏,前后大概播了不下十次。而昆明台几乎都播过chilam大部分的电视《射雕》、《黄浦》、《如来》、《天地》、甚至是《逆水寒》,而且是每年必播的。也因为这样凭添了对昆明的好感。总之那份喜悦,相信只有同道中人才能体会。
2006年05月30日 12点0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