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感受)以下是我对80年代曾经辉煌过的乐队组合的一点感受。比较凌乱,修辞不尽人意,望各位指教。乐队组合在宣传上、出场率、暴光率远远比不上其他歌手,因为他们不够商业化,他们心思更多的侧重于音乐的创作与追求自己的音乐理想,而多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宣传。缺少宣传,很难让人们充分了解他们。因此很难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唱片公司着重考虑的是利润与发展,以至所推捧和包装的明星必需迎合市场的口味.而追星族又已多数青少年为主,外形俊俏的,更能让观众看得“顺眼”。于是“偶像派”歌手出现了,这对唱片公司来说,宣传上更利于上手,更容易出名。利润也完全可以来得更快。各种因素使乐坛形成了一个最正常的“不正常”:既有实力的不一定能成名;是“草包”有时则可以一夜之间成名走红。唱片公司要生存、要效益。它自然得平衡个中的各种因素,得考虑要不要倾其所能的去“捧”和“包装”旗下歌手,在这方面唱片公司处主导地位。而那些以“实力派”自居的乐队和组合,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争取。。。当然对于FANS来说,我们更多的是注重歌手们的歌曲的欣赏价值、一些音乐背景以及一些音乐元素。对于其发展历程背景的个中复杂因素作为FANS看见的往往只是一个片面的情况。
2006年05月29日 13点05分
1
level 7
为了追求独特风格,乐队组合要么前卫、前卫;要么造型古怪;要么装扮“夸张”;要么声线粗旷豪迈、沙哑;要么人多势众;要么过分欧化,在当时来说大部分FANS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认知和接受。其实,在舞台上,他们的演绎模式在传统上的“突破”,对观众的视听觉形成一定“冲击”。百花齐放,但乐队组合多数靠的是实力和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固使他们独特的声线,常常让人一听既能辨别出是乐队组合的声线.具有独特风格的多数乐队组合对唱情歌却似乎不大感兴趣。与其说他们的作品是"流行",不如说是"个性".就因为这个背离了"传统模式"的个性。在市场唱情歌主流立场上,是一个极限。与其愤愤不平的批判社会“看见私心将彼我封锁,香槟侧面太多肚饿,老妇幼子也中枪火,但是却不知道为何。。。”,倒不如幽幽深情的“对你爱爱爱不完。。。”“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有你太多的过往。。。给我一个心爱的。。。”更加生活化、大众化,更浪漫、更容易接受。越是“生活”的东西越是贴近人心,尽管你有你风格。音乐当然是多元化,乐队组合演唱多以非情歌为主,那么既然情情爱爱的普遍,坚持自己的演唱路线风格也是无可厚非,这也填充了整个乐坛非情歌的一点“空白”。而对于FANS们来说,在寻求属于自己喜欢的歌曲方面也多了一些选择......
2006年05月29日 13点05分
2
level 9
我所熟悉的乐队组合实在是少,既然是说感受,就大着胆子写写了。一直在说乐队的不利和委屈,那么,乐队的优势是什么呢?我以为是他们不必被动,可以根据主音和乐手的优势及特点来进行创作,从而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和找到最佳的表现音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提高。但是在急功近利的环境下,这个优势也会转成为劣势。于是要选择折中要找到平衡点,那边却有人开始说妥协说媚俗,多么可恨啊,要承受适应市场生存下去的压力,还要忍受那些个空洞批评,掌有话语权的人怎么不去责备一味追求利益的唱片公司,用伶牙利齿齿为音乐撕开一片更大的自由空间。有人说,名利心是要不得的,追求名利就了背离艺术。好像是没错,但其实是无聊的哗众取宠。好的艺术就是艺术,无论它是否会带来名誉和金钱,天才的达利在创造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画作同时,也以他的狡黠带来滚滚的财产;凡高在穷困潦倒中以激情创作,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作。寂寞痛苦有时是评判一个艺术家的附加值,而这种寂寞痛苦经常是拜由他所在的时代和他身边的人所赐,简直是讽刺!凡高的幸运是他有重情且懂他的兄弟和弟媳。如果不能得到当代人的喜爱和承认,能流传下来的艺术可以称为幸运吧。得到名利,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影响力,怎么不好了?名利,不必避之不及,只需小心不要迷失,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跑题了,回来。我偏爱乐队,尤其偏爱看他们的演唱会,丰富、耀眼、充满力量,仿佛有一个由他们每个人凝聚而成的大气场,身在其中,激动不已。他们的情歌,我也喜欢,而且,以前理想中的男子是瘦弱温情才华横溢的安徒生式的,后来就移情孤傲沉默桀骜不驯的摇滚乐手,幸运的是,这两种人我都没有在现实中遇到。组合的呢只有小虎队的一盒磁带,是当年老妈买给我的。老妈和同事聊天说怎么我们家姑娘爱听吵人的歌,人家就给推荐了小虎队。在录音机里打了几个转就收在抽屉里了,这么多年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2006年05月30日 08点05分
3
level 9
昨晚睡觉前看到这个帖子,想回又太晚了,今天瞎忙了一通,结果写的颠三倒四~
2006年05月30日 08点05分
4
level 7
记得小学时期的红孩儿的《神奇的旋风》、《初恋》等的美妙旋律和柔和唱腔让很多同学心仪和沸腾,和小虎队的<爱>...当时流行抄歌词,有同学因为上课时间抄《初恋》歌词被老师抓了正着,而大作文章,尽管当时不知这首歌个中的含义...但又成为笑柄,更成对为儿时的一点回忆...
2006年05月30日 09点05分
5
level 7
继续凌乱:乐队组合在这种举步艰难的处境中生存,自然需要更大的毅力和恒心。。。相对与独立歌手,80年代很多的乐队组合大多数是无名英雄,好多时候是歌曲众所周知,而演唱者是谁,却没有人知道。常常有人问“RADIAS是谁?”“太极?找太极拳吗”“梦剧院?什么。。。??”也许这是一种“孤胆英雄的悲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音乐理想与音乐精神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我不是专业人士。对于音乐,在选择上歌曲只有感觉,只有能适合自己的音乐就是自己心里的好音乐。哪怕是无人问津的歌手.
2006年05月30日 09点05分
6
level 9
是啊,抄歌词,还煞有其事的配上图画色彩等等来设计一下,今天看来傻傻的,回忆起来是暖暖的……其实,我也是刚知道Radias,还有‘蓝战士’和你提到的‘梦剧院’等等,在这方面我是彻底的营养不良。
2006年05月30日 15点05分
8
level 7
回“ 黑暗金属爱驹”:经常逛BEYOND吧,发现了“爱驹”兄发的好多从未见过的“猛料”,好多是钱买不到的好货啊。佩服的同时也常在“流哈喇子”。呵~ 我经常来吧里,可发消息联系~
2006年05月31日 02点05分
9
level 9
申请接着跑题,然后阴险的把罪过推给楼主这句话——‘哪怕是无人问津的歌’手,嘿嘿~大概两三年前一个晚上,我穿过昏暗的地下通道赶着回家,忽然听到有人弹着吉它唱歌,歌声琴声粗犷,我放慢了脚步。一个年轻人靠着墙,闭着眼睛自弹自唱,一首我没听过的歌,词听不大清,歌声低下去高起来,听来是撕心裂肺的缠绵,生离死别似的绝望。我已经忘记了有没有往他的琴箱里投钱了,只记得那个冷寂的冬夜里,这歌如同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至今难忘。另一次是在地铁过道里,一个年轻人站在一溜卖杂货和光盘的人之中,衣着简朴整洁,眼里微微带着笑意,轻轻弹唱着《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声音透亮干净,全无歌里的悲戚之情。作为一个急匆匆的赶路的人,因这番温柔的好意,事隔多年,我依然心怀感激的记起。穿过通道,汇入人群;坐上地铁,呼啸而去,象颗尘埃消失在茫茫红尘中,庆幸着也期盼着一次次美好的不期而遇。
2006年06月01日 02点06分
10
level 7
happy这句“我偏爱乐队”,很能引起这里的好多共鸣了...
2006年06月01日 04点06分
11
level 7
再次凌乱:80年代很多的乐队组合大多数是无名英雄,而对于“无名英雄”,RADIAS的《别人的歌》这样有意无意的唱:...曾用真心认真唱 藏着辛酸的歌,观众的声音却常比他更响.人人随意点唱 一样那些歌,唱罢也惹来,公式的拍掌。其实掌声属于那人尽皆知的歌.演唱的歌手却,如永没名字.骤变的音阶,屡次起跌,如同年月蹉跎.别人的歌,别人风光.藏着我一生痛楚.但我不甘心,永远灰暗如同陪衬,不相信就这般 无声的度过…台下热烈射灯正闪亮,象千盏欣赏眼睛...别人的歌 别人风光,藏着漆黑的痛楚,但我不清楚,那里保证何时能突破只恐怕象首歌 重复的度过.不相信就这般 无声的度过。。。
2006年06月01日 04点06分
12
level 4
同感,80年代的BAND大部分处在,孤芳自赏的寂寞里。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蓝战士里的单立文去演三级片那样的尴尬,他们也是人,是人也要吃饭,为了生存也只能无奈的去干一些无奈的事。
2006年06月01日 09点06分
13
level 1
老妈和同事聊天说怎么我们家姑娘爱听吵人的歌,人家就给推荐了小虎队。----------------------------------------------------------------哼!
2007年12月01日 08点12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