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5.27╬祝福俊宝13
李俊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 酒越久越醇,俊基宝宝越来越帅 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 酒越久越醇,俊基宝宝越来越帅
2006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1
level 1
====================我们的誓言=========================== 在他遭遇谣言时,相信他 在他受到折挫时,支持他 在他为人误解时,读懂他 在他受到冷落时,陪伴他 在他受到委屈时,怜惜他 在他偶犯小错时,宽容他 在他心情不好时,理解他 在他情绪颓废时,鼓励他 在他伤心流泪时,心疼他 在他遭遇侮辱时,更爱他 在他摔跤跌倒时,扶起他 在他惶惑不安时,拥戴他 在他撒娇任性时,放纵他 在他功成骄傲时,喝醒他 在他偏离轨道时,拉回他 在他需要安静时,请悄悄的离开他 当他需要帮助时,请天涯海角的追随他 !!!!!
2006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2
level 5
1.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所谓正常价格是指:A、相同产品在国内消费时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B、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C、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推销费用和利润。但在具体议定过程中,由于各国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各国对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也不同。这就使正常价格的认定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非科学性。 2.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相似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对国内某项新建产业产生严重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实质损害”或“严重阻碍”的界定比较模糊,使得损害的确定极具主观性。 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非常困难,其它因素导致的损害往往被忽略或故意不予考虑,而过多地考虑倾销对产业和市场所造成的损害,使得反倾销得以成立。 二、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倾销对进口国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会造成损害或阻碍,对出口国本身及相关国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一)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倾销产品长期和大量进入,使进口国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市场秩序、投资环境、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都将会面临受损或严重受损的后果。1. 失去市场。进口产品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产品失去正常竞争力,产品销售受阻,减少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2. 产业受损。进口产品的倾销,会使进口国相关企业的同类产品价格受到压制,资金回流受阻,利润减少,再生产难以维持,扩大生产不能进行。3. 减少就业。进口国同类产品遭受倾销产品不公平竞争,使企业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导致半停产或停产,减员或是全部失业。4. 破坏市场秩序。倾销产品的进入,会扭曲市场价格,破坏正常竞争秩序。5. 影响投资环境。进口产品的倾销,会扰乱市场,破坏投资环境,影响投资收益,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减少投资或投资转向,从而影响投资环境。6. 阻碍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新兴产业,由于发达国家这些产业的倾销产品的进入,价格低廉,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赢取基本的发展资金以支持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与设立,使新兴产业的建立受到了严重阻碍和破坏。7. 由上述情况而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二)倾销对出口国本国和相关国家经济的危害 各国经济是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正在趋向一体化,倾销行为对出口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消费者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和影响。1.挤占本国其他企业的出口份额和境外市场份额,压低本国其他企业的正常出口价格,减少其他企业合理利润。2.损害出口国本国和相关国家消费者的利益。3.破坏出口国的正常出口秩序和市场秩序。4.伤及其它相关国家同类产品生产商和投资者的利益。 三、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反倾销对进口国经济的影响1.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口国之所以进口某项产品的根本原因在于:进口国自己生产该产品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会低效率地占用本国较为稀缺的资源,或者说这些资源被利用在其他产品上会使其他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比较优势,会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当对进口的该项产品实施反倾销后,由于出口国对进口国市场的该产品供给量会减少,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产业则可以恢复并增加产量,这样就打破了前述的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一方面,进口国增加的该产品的产量,由于缺少国际比较优势仅仅只能针对进口国本国的市场,增加产量对进口国的出口贸易不会产生多大贡献;另一方面,进口国扩大该产品的生产,会增加对本国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需求,进口国原本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由于资源需求增加以致资源成本提高,从而减弱了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贸易受挫。2. 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分工的因素,只有顺应国际分工的要求,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才是合理的,它们的经济资源才有可能实现最佳配置。而实施强制性的反倾销措施,会破坏业已形成的国际分工,因为反倾销通常保护的是进口国落后的没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保护这样的产业,只能阻碍进口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落后的传统产业因为受到保护而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发展的动力不足,这些产业自身不会有所进步;另一方面,落后的传统产业低效率地占用了一部分稀缺的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
2006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4
level 5
(五)、建立合适的反倾销机制如在政府专门部门中设专门人员负责反倾销工作;设立反倾销基金,鼓励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和提起反倾销诉讼,应诉者若败诉,则从反倾销基金中列支其诉讼费用;若胜诉则可以通过税收等方面的措施给予经济的鼓励,由此提高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性。(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我国产品享有巨大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明显的有利地位,于是经营情况日益恶化的当地企业纷纷提起反倾销申请,希望借助这种手段一举将我国产品挤出本国市场。我国加入WTO后,其他WTO成员国对我国原有的单边设限、产品配额等将逐步取消,因此,今后国外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的数量仍可能居高不下,甚至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反倾销问题的确有复杂的国内外、主观和客观各方面复杂的成因,应严肃对待,还应深刻反省。面对反倾销,中国国内企业已经敢于应诉,应诉的比率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目前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应诉的绝对胜诉率(无税或无损害结果)已经达到37.5%,企业应诉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对欧盟的应诉率达到100%。例如:1999年,欧盟对中国自行车零部件提出反倾销指控,初裁时,欧盟以自己作为替代国,倾销率达122.9%。经过中国据理力争,欧盟最终采纳了中方意见,改为中国香港作为"替代",终裁时仅定为1.3%-6.9%。面对欧盟反倾销投诉不断增多之势,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国家政府部门都应予以足够重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从消极逃避到积极应诉,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平等权利。它们已认识到,奋起抗争是市场准入的"许可证",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反倾销应诉(2002年上半年应诉率达71.43%),2002年以来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立案有所回落,应诉胜率超过50%。中国企业更是打赢了在中国入世后的首起反倾销诉讼: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和浙江省慈兴集团、万向集团等53家轴承生产企业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正式信息:中国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以"零损害"方式结案。中国商务部有关人士4月9日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入世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在本年度以中方应诉企业的胜利而告终。令人遗憾的是,另有200家国内轴承企业因拒绝应诉,美方将对其征收59.3%的反倾销税。因此,这些企业将应过高的关税痛失美国市场。 相信我国企业在经历了国际对华反倾销这场风暴之后,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作前车之鉴,一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赢得反倾销--这场规则与利益之战的最终胜利。致 谢本文于2005年11月动笔,此项研究进行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多方面支持和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朱庆仙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结构、论文思路到理论应用都给予了我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朱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诚恳的处事态度都使我受益非浅,深受感动。其次,我要感谢江苏经贸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使我有机会学到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再次,我要感谢那些我所不认识的经济学家们,正因为参阅了他们的部分著作才使我能如此顺利地完成我的论文最后,要感谢在学习和工作期间给予我大力支持与帮助的公司领导、同事、家人,是他们在我论目 录一、倾销与反倾销的界定------------------------------------------------------------------------------------P.3(一)倾销的界定----------------------------------------------------------------------------------------------P3 (二) 反倾销的界定-------------------------------------------------------------------------------------------P3二、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P.4
2006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7
level 5
(五)、建立合适的反倾销机制如在政府专门部门中设专门人员负责反倾销工作;设立反倾销基金,鼓励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和提起反倾销诉讼,应诉者若败诉,则从反倾销基金中列支其诉讼费用;若胜诉则可以通过税收等方面的措施给予经济的鼓励,由此提高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的积极性。(六)、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我国产品享有巨大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往往处于明显的有利地位,于是经营情况日益恶化的当地企业纷纷提起反倾销申请,希望借助这种手段一举将我国产品挤出本国市场。我国加入WTO后,其他WTO成员国对我国原有的单边设限、产品配额等将逐步取消,因此,今后国外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的数量仍可能居高不下,甚至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反倾销问题的确有复杂的国内外、主观和客观各方面复杂的成因,应严肃对待,还应深刻反省。面对反倾销,中国国内企业已经敢于应诉,应诉的比率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目前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应诉的绝对胜诉率(无税或无损害结果)已经达到37.5%,企业应诉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对欧盟的应诉率达到100%。例如:1999年,欧盟对中国自行车零部件提出反倾销指控,初裁时,欧盟以自己作为替代国,倾销率达122.9%。经过中国据理力争,欧盟最终采纳了中方意见,改为中国香港作为"替代",终裁时仅定为1.3%-6.9%。面对欧盟反倾销投诉不断增多之势,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国家政府部门都应予以足够重视。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从消极逃避到积极应诉,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平等权利。它们已认识到,奋起抗争是市场准入的"许可证",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由于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反倾销应诉(2002年上半年应诉率达71.43%),2002年以来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立案有所回落,应诉胜率超过50%。中国企业更是打赢了在中国入世后的首起反倾销诉讼: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和浙江省慈兴集团、万向集团等53家轴承生产企业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正式信息:中国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以"零损害"方式结案。中国商务部有关人士4月9日向新华社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入世后在美国遭遇的首起反倾销诉讼,在本年度以中方应诉企业的胜利而告终。令人遗憾的是,另有200家国内轴承企业因拒绝应诉,美方将对其征收59.3%的反倾销税。因此,这些企业将应过高的关税痛失美国市场。 相信我国企业在经历了国际对华反倾销这场风暴之后,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作前车之鉴,一定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赢得反倾销--这场规则与利益之战的最终胜利。致 谢本文于2005年11月动笔,此项研究进行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多方面支持和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朱庆仙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结构、论文思路到理论应用都给予了我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朱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诚恳的处事态度都使我受益非浅,深受感动。其次,我要感谢江苏经贸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使我有机会学到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再次,我要感谢那些我所不认识的经济学家们,正因为参阅了他们的部分著作才使我能如此顺利地完成我的论文最后,要感谢在学习和工作期间给予我大力支持与帮助的公司领导、同事、家人,是他们在我论文写作期间承担了本该由我承担的工作,使我能够安心地、顺利地完成学业。值此机会,我真心诚意地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导师、领导、同事、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祝福。 文写作期间承担了本该由我承担的工作,使我能够安心地、顺利地完成学业。值此机会,我真心诚意地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导师、领导、同事、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祝福。
2006年05月27日 15点05分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