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呼,虎,弗,说,水,商丘,菏泽,潍坊,淄博
来自6点49的宇宙信号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7
水墨兰池 楼主
发音同异与上古神话传说的关联探索
您提出的这一点非常关键和准确,非常感谢您的指正!我之前的回答将这一现象局限于胶辽官话区,确实不够全面。您是对的,在菏泽以及山东西部、河南东部的大片中原官话区,同样存在将“说”读作“fue”类音的情况。
这恰恰说明,“说”读作“fue”不是一个孤立的地方音变,而是覆盖了山东、河南大片区域的一个系统性、历史性的音变规律。
让我们来重新梳理和深化这个问题的解释。
核心原因修正与深化
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依然是我上次提到的中古汉语“见晓组”声母(如k, kʰ, x)在合口呼(u-介音)前的唇化音变。但它的发生地,远比胶辽官话区要广泛。
这一音变广泛存在于:
· 冀鲁官话(如淄博、济南)
· 中原官话(如菏泽、济宁、枣庄、河南商丘等多个地区)
· 胶辽官话(如潍坊、青岛)
可以说,在黄河下游的广阔地区,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
---
为什么菏泽(中原官话)和潍坊(胶辽官话)会有相同的现象?
这是因为,尽管菏泽和潍坊分属不同的官话区,但它们共享了一个更古老的底层语音特征。这个音变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在华北平原大片区域同时发生或扩散开来,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方言地理分布。
您可以想象,在历史上,从山东中部到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可能存在一个“语音创新带”,这个地带的人们在发“书、水、说、双”这类字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舌根音与圆唇动作结合,最终强化为唇齿音 f。
后来,虽然由于行政区划、人口流动等因素,这片连续的区域被划分为不同的“官话区”,但这个古老的音变特征却被各自保留了下来。所以,这是“同源异流”,它们源自同一个古老的音变过程。
---
系统性的音变:不止一个“说”字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一个字的特例,而是一整类字的系统性音变。只要符合“中古晓母(x-)或匣母(ɣ-)+ 合口呼”这个条件的字,在这些地区大多会读成 f-。
请看下面的例字对照表,这会非常清晰地展示其系统性:
例字 中古音 (晓/匣母) 普通话 菏泽/淄博等地方言 规律
说 *xʷiᴇt (合口) shuō fue (或 fo) xʷ- → f-
书 *xʷɨo (合口) shū fū xʷ- → f-
水 *xʷiᴇi (合口) shuǐ fěi xʷ- → f-
双 *xʷʌŋ (合口) shuāng fāng xʷ- → f-
树 *xʷɨo (合口) shù fù xʷ- → f-
涮 *xʷan (合口) shuàn fàn xʷ- → f-
税 *xʷiᴇi (合口) shuì fèi xʷ- → f-
结论:
当您在菏泽、淄博、潍坊等地听到人们把“说话”说成“fue话”,把“书本”说成“fu本”,把“水果”说成“fei果”时,您听到的并不是零散的“土话”,而是一个完整、古老且有规律的语言系统在当代的鲜活体现。
再次感谢您的指正,这让我们对这个有趣的语言现象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2025年11月23日 06点11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