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5.24╬韩国T恤 夏季流行风向标14
李俊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流行】╬5.24╬韩国T恤 夏季流行风向标14
2006年05月23日 16点05分 1
level 8
倾销和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 : 倾销自重商主义时代发生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反倾销也已有百年历史,但近年来,倾销与反倾销手段使用的范围日趋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倾销与反倾销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引人关注。关键词:倾销 反倾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反倾销立案数量呈增长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尤其是少数发展中大国发起的案件数量增长迅速。一.倾销与反倾销的界定(一)倾销的界定: 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其构成要件: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  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反倾销的界定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地区)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采取严厉的措施以抵消对本国(地区)产业所造成的损害,防止对新建产业的威胁。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只有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倾销才能实施反倾销制裁: 1、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所谓正常价格是指:A、相同产品在国内消费时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B、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C、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推销费用和利润。但在具体议定过程中,由于各国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各国对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也不同。这就使正常价格的认定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非科学性。 2、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相似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对国内某项新建产业产生严重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实质损害”或“严重阻碍”的界定比较模糊,使得损害的确定极具主观性。 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非常困难,其它因素导致的损害往往被忽略或故意不予考虑,而过多地考虑倾销对产业和市场所造成的损害,使得反倾销得以成立。 二.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倾销对进口国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会造成损害或阻碍,对出口国本身及相关国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一)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倾销产品长期和大量进入,使进口国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市场秩序、投资环境、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都将会面临受损或严重受损的后果。(1)失去市场。进口产品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产品失去正常竞争力,产品销售受阻,减少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2)产业受损。进口产品的倾销,会使进口国相关企业的同类产品价格受到压制,资金回流受阻,利润减少,再生产难以维持,扩大生产不能进行。(3)减少就业。进口国同类产品遭受倾销产品不公平竞争,使企业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导致半停产或停产,减员或是全部失业。(4)破坏市场秩序。倾销产品的进入,会扭曲市场价格,破坏正常竞争秩序。(5)影响投资环境。进口产品的倾销,会扰乱市场,破坏投资环境,影响投资收益,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减少投资或投资转向,从而影响投资环境。(6)阻碍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新兴产业,由于发达国家这些产业的倾销产品的进入,价格低廉,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赢取基本的发展资金以支持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与设立,使新兴产业的建立受到了严重阻碍和破坏。(7)由上述情况而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二)倾销对出口国本国和相关国家经济的危害 各国经济是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正在趋向一体化,倾销行为对出口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消费者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和影响。(1)挤占本国其他企业的出口份额和境外市场份额,压低本国其他企业的正常出口价格,减少其他企业合理利润。
2006年05月23日 16点05分 2
level 8
倾销和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 : 倾销自重商主义时代发生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反倾销也已有百年历史,但近年来,倾销与反倾销手段使用的范围日趋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倾销与反倾销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引人关注。关键词:倾销 反倾销 ds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反倾销立案数量呈增长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尤其是少数发展中大国发起的案件数量增长迅速。一.倾销与反倾销的界定(一)倾销的界定: 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其构成要件: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  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反倾销的界定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地区)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采取严厉的措施以抵消对本国(地区)产业所造成的损害,防止对新建产业的威胁。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只有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倾销才能实施反倾销制裁: 1、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所谓正常价格是指:A、相同产品在国内消费时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B、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C、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推销费用和利润。但在具体议定过程中,由于各国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各国对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也不同。这就使正常价格的认定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非科学性。 2、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相似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对国内某项新建产业产生严重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实质损害”或“严重阻碍”的界定比较模糊,使得损害的确定极具主观性。 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非常困难,其它因素导致的损害往往被忽略或故意不予考虑,而过多地考虑倾销对产业和市场所造成的损害,使得反倾销得以成立。 二.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倾销对进口国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会造成损害或阻碍,对出口国本身及相关国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一)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倾销产品长期和大量进入,使进口国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市场秩序、投资环境、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都将会面临受损或严重受损的后果。(1)失去市场。进口产品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产品失去正常竞争力,产品销售受阻,减少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2)产业受损。进口产品的倾销,会使进口国相关企业的同类产品价格受到压制,资金回流受阻,利润减少,再生产难以维持,扩大生产不能进行。(3)减少就业。进口国同类产品遭受倾销产品不公平竞争,使企业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导致半停产或停产,减员或是全部失业。(4)破坏市场秩序。倾销产品的进入,会扭曲市场价格,破坏正常竞争秩序。(5)影响投资环境。进口产品的倾销,会扰乱市场,破坏投资环境,影响投资收益,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减少投资或投资转向,从而影响投资环境。(6)阻碍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新兴产业,由于发达国家这些产业的倾销产品的进入,价格低廉,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赢取基本的发展资金以支持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与设立,使新兴产业的建立受到了严重阻碍和破坏。(7)由上述情况而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二)倾销对出口国本国和相关国家经济的危害 各国经济是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正在趋向一体化,倾销行为对出口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消费者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和影响。(1)挤占本国其他企业的出口份额和境外市场份额,压低本国其他企业的正常出口价格,减少其他企业合理利润。
2006年05月23日 16点05分 5
level 8
倾销和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 : 倾销自重商主义时代发生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反倾销也已有百年历史,但近年来,倾销与反倾销手段使用的范围日趋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倾销与反倾销各国的矛盾不断激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引人关注。关键词:倾销 反倾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反倾销立案数量呈增长趋势,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尤其是少数发展中大国发起的案件数量增长迅速。一.倾销与反倾销的界定(一)倾销的界定: 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其构成要件: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  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反倾销的界定反倾销就是指进口国(地区)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采取严厉的措施以抵消对本国(地区)产业所造成的损害,防止对新建产业的威胁。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只有符合下述三个条件的倾销才能实施反倾销制裁: 1、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所谓正常价格是指:A、相同产品在国内消费时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B、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C、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推销费用和利润。但在具体议定过程中,由于各国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各国对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也不同。这就使正常价格的认定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和非科学性。 2、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相似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或对国内某项新建产业产生严重阻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实质损害”或“严重阻碍”的界定比较模糊,使得损害的确定极具主观性。 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非常困难,其它因素导致的损害往往被忽略或故意不予考虑,而过多地考虑倾销对产业和市场所造成的损害,使得反倾销得以成立。 二.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倾销对进口国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会造成损害或阻碍,对出口国本身及相关国的经济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一)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倾销产品长期和大量进入,使进口国的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市场秩序、投资环境、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等都将会面临受损或严重受损的后果。(1)失去市场。进口产品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产品失去正常竞争力,产品销售受阻,减少市场份额甚至退出市场。(2)产业受损。进口产品的倾销,会使进口国相关企业的同类产品价格受到压制,资金回流受阻,利润减少,再生产难以维持,扩大生产不能进行。(3)减少就业。进口国同类产品遭受倾销产品不公平竞争,使企业产品销售遇到困难,导致半停产或停产,减员或是全部失业。(4)破坏市场秩序。倾销产品的进入,会扭曲市场价格,破坏正常竞争秩序。(5)影响投资环境。进口产品的倾销,会扰乱市场,破坏投资环境,影响投资收益,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减少投资或投资转向,从而影响投资环境。(6)阻碍新兴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都是新兴产业,由于发达国家这些产业的倾销产品的进入,价格低廉,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赢取基本的发展资金以支持新兴产业的技术开发与设立,使新兴产业的建立受到了严重阻碍和破坏。(7)由上述情况而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二)倾销对出口国本国和相关国家经济的危害 各国经济是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正在趋向一体化,倾销行为对出口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消费者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和影响。(1)挤占本国其他企业的出口份额和境外市场份额,压低本国其他企业的正常出口价格,减少其他企业合理利润。
2006年05月23日 16点05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