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跟江南不搭噶
江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很多人想当然的把江南跟长江联系在一起,但其实江南跟运河联系更紧密。
古代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从隋唐开始,帝王、富商、文人南下,大部分都是靠运河(长江那种天险之地在古代缺乏航运优势),而大运河挖到杭州就不再往南挖了,所以,古人通过运河南下时,沿途看到的南方富庶城市(江浙的一些城市)就成了他们心中的真江南了。比如扬州,虽然在长江以北,但也是古人心中的真江南,因为扬州是运河之都,漕运枢纽,富商云集,非常繁华(“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隋炀帝、康熙、乾隆等都多次从大运河去过扬州。
从隋唐开始,最繁华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运河沿线,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沿运河城市。
而隋唐及更早之前,苏南、浙北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但不限于湘鄂赣、两广、海南的部分地区)都属于蛮荒之地,甚至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呈现出越往南越蛮荒的趋势(犯的罪越重就越往南流放),所以那时候的“江南”一词,对那些蛮荒之地来说,根本没有繁华、秀丽、文明的意味,而仅仅只是一个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的平平无奇的中性名词。
2025年10月11日 01点10分 1
level 1
古代的大运河挖到杭州就不再往南挖了,大运河根本不经过湘鄂赣,湘鄂赣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蛮荒之地,朝廷没兴趣探索和开发湘鄂赣。你湘鄂赣在古代连大运河都没有,能繁华到哪去?农耕社会的古代,长江这种天险之地缺乏稳定靠谱的通航能力,大运河才是无敌的存在!大运河让江浙一带持续富裕了近千年!古代帝王下江南基本上都是从大运河到江浙地区!
2025年10月11日 01点10分 2
大运河真正的终点是会稽,只是杭州到会稽的运河早就有了,春秋越国勾践就挖了,东晋贺循重新疏浚。
2025年10月11日 03点10分
level 1
湘鄂赣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许确实算江南,但那时候的江南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概念,跟河南、湖北、山西这类名词差不多,只是为了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根本没有现在的江南的那种意味。
一千多年来,江南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区位层面的概念,而是变成了现在的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境、民风、口碑、知名度等综合因素的美好意象,跟远古时期的那种江南概念完全是两码事!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8
level 1
唐宋的“江西江东”概念不要和不是一个朝代的“江南”概念混为一谈!
广南西道有人自称“广南”吗?陕南西道有人自称“陕南”吗?山南西道有人自称“山南”吗?
唐宋的江西江东、广西广东、山西山东这些概念,只是纯粹区分定位的地理名词,根本不具备江南那种概念,江南那种概念发源于明朝壮大于清朝:江南巡抚、江南织造府、江南贡院、江南河道总督府、江南水师学堂,这些才是古人封的(古代官方认证的,名字里本身就带“江南”二字),这些都位于江苏、浙江一带。
江南省才是唯一被载入正史的江南,而不是现在某地人自封的江南。
真江南因大运河而繁华千年,与长江关系不大(农耕社会的古代,长江那种天险之地根本不具备稳定靠谱的通航能力)。古代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北方,皇帝、富豪、文人下江南,主要走大运河,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尤其是江苏、浙江的一些城市)漕运发达,盐商云集,富可敌国。
2025年10月11日 08点10分 9
level 1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时期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是江浙一带,马可·波罗将杭州称为“天城”,将苏州称为“地城”,并列的人间天堂。而湘鄂赣他压根提都没提,说明江西、湖南、湖北在当时非常普通,没啥名气,而且交通比较闭塞(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
2025年10月11日 10点10分 10
level 1
真江南是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纷至沓来的长江中下游附近的富庶优雅之地,比如苏南、浙北。而江西那种地方,谁会向往?连江西人自己都纷纷离开家乡去全国各地打工。
同是多山地区,江西面积约是浙江的1.58倍,人口却远没浙江多,说明江西那地方并不吸引人。
2025年10月11日 11点10分 11
level 1
提起江南,别人首先想到的是江浙(尤其是苏南、浙北)一带,不会有人认为江西是江南,江西没有那种富庶典雅、繁荣昌盛、烟雨朦胧、小桥流水的感觉。
“烟花三月下扬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才是真江南。
2025年10月11日 13点10分 13
level 1
所谓的江南三大名楼不过是当代湘鄂赣网友自封的,这些建筑本身的名字里并不带“江南”二字,而且基本上都是近代多次重建和翻修的仿古建筑。
而真正冠以“江南”二字(名称里本身就带“江南”二字)的基本上都在江浙沪:
历史上的“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
历史上的“江南巡抚”驻地在江苏。
历史上的“江南提督”大部分时间管辖的都是江浙地区。
历史上的“江南水师学堂”在江苏南京。
历史上的“江南贡院”在江苏南京。(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历史上的江南造币厂在江苏南京。
历史上的“江南河道总督府”在江苏淮安。
历史上的“江南织造府”(又称“江南三织造”)是明清两代朝廷在江南地区设立的官方纺织机构,三个驻地分别在苏州、南京、杭州。
现在的江南大学在江苏无锡,江南美术馆在江苏南京,江南剧院在江苏苏州,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在江苏常州,江南水乡博物馆在浙江杭州……
2025年10月12日 03点10分 14
你这些东西不都是明末清朝的吗?还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湘赣,你咋不说京广线京九线不经过上海呢?大运河多少年历史?长江鄱阳湖赣江多少年历史[捂嘴笑]
2025年10月14日 06点10分
@windy龙吟风 古代没有铁路、公路、航空,而长江那种天险之地在农耕社会的古代又缺乏航运优势,于是运河的优势和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漕运兴则百业兴,所以古代运河沿线的城市基本上都很繁华,尤其是江浙一带的沿运河城市。 但现在时代变了,运河的优势和重要性被大大削弱了,现在指望靠挖运河而崛起简
2025年10月14日 07点10分
level 1
关于江南的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是写的最好最出名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该诗描写的是江南地区(主要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的景色。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对江南的风景有亲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记忆。晚年回到洛阳后,他写下了《忆江南》,表达了对江南的深切怀念。
2025年10月14日 02点10分 19
科普一下,白居易第一首《忆江南》写的是江西九江。白居易在江南三地当过官,先任江州司马、然后杭州刺史、最后苏州刺史。三首《忆江南》对应这三个地方,顺序也是排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由《江亭夕望》中“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一句演变而来。《江亭夕望》写于江州。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除了江州,还有其他地方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的景象吗?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忆江南》里根本就没提到九江(江州),怎么可能写的是九江?《忆江南》里白居易明确提到的地方只有杭州跟苏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苏州)”)。如果写的是九江,肯定会写“江南忆,最忆是江州”或者“江南忆,第三忆江州”,但是人家白居易压根就没提江州啊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白居易去九江是被贬职的(先是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又被贬为江州司马),那段岁月是他一生中最失落最不堪回首的时光,怎么可能会对九江有好印象? 顺便说一下,江西那地方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蛮荒之地,环境很差,是用来流放犯人或者发配、贬谪官员的。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level 1
农耕社会的古代,湘鄂赣山区生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农耕社会的古代山区人烟稀少。长江在农耕社会的古代通航能力很差,大运河才是牛逼的存在(古代的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长期在北方,大运河交通南北,南北商人汇聚于此,打造了古代最牛逼的历史名城。大运河催生了盐业总督府、漕运总督府、河道总督府等,创造的赋税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孕育了大量的人才文化,天下文枢。是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绍兴等南方的运河沿线城市共同支撑起了江南,湘鄂赣的江南缺乏法理依据。丹青史册记载,江南省才是唯一被载入正史的江南,湘鄂赣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根本撑不起江南的那种概念。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21
level 1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时期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是江浙一带,马可·波罗将杭州称为“天城”,将苏州称为“地城”,并列的人间天堂。而湘鄂赣他压根提都没提,说明江西、湖南、湖北在当时非常普通,没啥名气,而且交通比较闭塞(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23
level 1
2025年10月14日 09点10分 2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