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真江南在世人的脑海里面代表着富庶、优雅、文明、小桥流水、烟雨朦胧,所以范围不能太大。物以稀为贵,太泛滥就不值钱了。真江南基本上就是长江流域最繁华且最有文化底蕴和知名度的一片区域,比如苏南、浙北。
如果把江西那种地方也纳入江南,那江南这个词瞬间就失去了魅力。
地理概念上的江南并不重要(长江中下游以南都可以称为江南),人文意义上的江南才重要。
2025年10月13日 07点10分
16
level 1
真江南是让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纷至沓来的长江中下游附近的富庶优雅之地,比如苏南、浙北。而江西那种地方,谁会向往?连江西人自己都纷纷离开家乡去全国各地打工。
同是多山地区,江西面积约是浙江的1.58倍,人口却远没浙江多,说明江西那地方并不吸引人。
2025年10月13日 07点10分
17
level 1
最早的江南一词只是纯粹的地理概念,并没有富庶、璀璨、典雅、秀丽、文明的意味。而现在人们内心的江南,早就不是地理位置层面的江南,现在的江南概念是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境、民风、口碑、知名度等综合因素的美好意象,跟远古时期的那种江南概念完全是两码事!
2025年10月13日 21点10分
18
level 1
关于江南的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是写的最好最出名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该诗描写的是江南地区(主要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的景色。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对江南的风景有亲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记忆。晚年回到洛阳后,他写下了《忆江南》,表达了对江南的深切怀念。
2025年10月14日 02点10分
19
科普一下,白居易第一首《忆江南》写的是江西九江。白居易在江南三地当过官,先任江州司马、然后杭州刺史、最后苏州刺史。三首《忆江南》对应这三个地方,顺序也是排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句由《江亭夕望》中“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一句演变而来。《江亭夕望》写于江州。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除了江州,还有其他地方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样的景象吗?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忆江南》里根本就没提到九江(江州),怎么可能写的是九江?《忆江南》里白居易明确提到的地方只有杭州跟苏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苏州)”)。如果写的是九江,肯定会写“江南忆,最忆是江州”或者“江南忆,第三忆江州”,但是人家白居易压根就没提江州啊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橙黄橘绿进行时 白居易去九江是被贬职的(先是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又被贬为江州司马),那段岁月是他一生中最失落最不堪回首的时光,怎么可能会对九江有好印象? 顺便说一下,江西那地方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蛮荒之地,环境很差,是用来流放犯人或者发配、贬谪官员的。
2025年10月14日 04点10分
level 1
江西是江西,江西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湖南湖北自古以来都不是江南。
2025年10月14日 06点10分
20
level 1
农耕社会的古代,湘鄂赣山区生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农耕社会的古代山区人烟稀少。长江在农耕社会的古代通航能力很差,大运河才是牛逼的存在(古代的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长期在北方,大运河交通南北,南北商人汇聚于此,打造了古代最牛逼的历史名城。大运河催生了盐业总督府、漕运总督府、河道总督府等,创造的赋税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孕育了大量的人才文化,天下文枢。是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绍兴等南方的运河沿线城市共同支撑起了江南,湘鄂赣的江南缺乏法理依据。丹青史册记载,江南省才是唯一被载入正史的江南,湘鄂赣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根本撑不起江南的那种概念。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21
level 1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元朝时期中国最繁华的地方是江浙一带,马可·波罗将杭州称为“天城”,将苏州称为“地城”,并列的人间天堂。而湘鄂赣他压根提都没提,说明江西、湖南、湖北在当时非常普通,没啥名气,而且交通比较闭塞(京杭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
2025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23
level 13
说京杭大运河的,你要江北的部分在这个吧争议性很大,我这么喜欢扬州的人都不想提了,你如果是江淮人的话,你们的处境和江西人在本吧是一样的,楼主莫添乱噢
2025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25
level 13
如果要说运河部分的话,只能从江南河段算起,也就是从镇江到杭州这一段算江南,本吧有人认为浙东运河与杭州这一段运河互相链接,也算一部分,那就随他们吧
江西的名字就是江南西道没什么不对,你硬要说这个名字不算江南,那就像说“广南西路”不是岭南文化?(两广以岭南文化著称,现在广西还以粤语发源地和广东有点争议)
2025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26
“江南”二字之于湘鄂赣,主要用来标识和区分地理位置,跟以前的河东(黄河以东)、岭南、塞北、辽东(辽河以东)等区位名词差不多,并没有富庶、璀璨、典雅、秀丽、文明的意味。 而现在人们内心的江南,早就不是地理位置层面的江南,现在的江南概念是糅合了地理、经济、人文、环境、民风、口碑、知名度等综合因素的美好意象!现在绝大部分人一提到江南,第一反应就是苏南、浙北,这就是认同感!
2025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江南如果只是单纯作为地理名词,和河南、江西、山西这种地理名称不就类似了吗!江南之所以被赋予了富庶、璀璨、优雅、人杰地灵的特征意象,其实主要是因为太湖流域、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近500年的霸榜,不然没人会去争江南这个名号。试想,如果江西近500年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那么现在大家都会去争“江西”这个名号而不是“江南”,大家都会说“你一句春不晚,我就来到了真江西”。
2025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深藏功与名💯😇 应该说明清以后,乃至近代学者在研究江南文化的时候,定义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汉唐许多唐诗依然把江西列为江南的描述,比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里的江南就是湖南江西一带
2025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爱喝可乐的82狗🐶 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已经移到江浙了,江浙是江南核心区,而湘鄂赣那时候绝大部分地区还是蛮荒之地(反正跟繁华扯不上关系),江南一词对当时的湘鄂赣来说更多是一种地理层面的划分,并没有富庶、璀璨、典雅、秀丽、文明的意味!此江南非彼江南也!
2025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level 1
农耕社会的古代,湘鄂赣山区生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农耕社会的古代山区人烟稀少。长江在农耕社会的古代通航能力很差,大运河才是牛逼的存在(古代的大运河不经过湘鄂赣)。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长期在北方,大运河交通南北,南北商人汇聚于此,打造了古代最牛逼的历史名城。大运河催生了盐业总督府、漕运总督府、河道总督府等,创造的赋税占据中国半壁江山,孕育了大量的人才文化,天下文枢。是扬州、镇江、苏州、杭州、绍兴等南方的运河沿线城市共同支撑起了江南,湘鄂赣的江南缺乏法理依据。丹青史册记载,江南省才是唯一被载入正史的江南,湘鄂赣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根本撑不起江南的那种概念。
2025年10月14日 16点10分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