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米线山️之父
楼主
明天的arm会是今天的x86么,逃不过被riscv吊打的命运
众所周知,x86历史包袱过大,目前架构设计上不如arm
根据 Geekbench 6 基准测试数据,A19 Pro 的单线程跑分为 3895 分,较上一代 A18 Pro 提升
11
%,比高通旗舰芯片骁龙 8 Elite 高出 36%。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单线程性能已超越多款桌面级处理器——比苹果自家 M4 芯片提升 5.3%,较 AMD 锐龙 9 9950X 提升 11.8%,比 Intel 的 i9-14900KS 快 15.8%。
在多线程测试中,A19 Pro 得分为 9746 分,仅比前代提升 12%,仍明显落后于主流桌面级 CPU。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差距主要源于移动设备的功耗限制和核心数量差异,目前 A19 Pro 仍采用 2 颗性能核心加 4 颗能效核心的六核设计。
苹果官网资料显示,配合全新设计的 VC 均热板散热系统,A19 Pro 在 iPhone 17 Pro 系列上实现了较前代最高 40% 的持续性能提升,尤其适合游戏、视频剪辑和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等重度任务。
目前最先进的cpu微架构可能是苹果的a19p核,ipc远强于13 14代酷睿和酷睿ultra200s,单核绝对性能苹果最强,ipc苹果也是最强,a19p单核整数ipc领先13代p核 6 70%,领先桌面zen5 50%,功耗没有测试,苹果应该是最低,可能有人要说x86能超高频,但4.5也远不是苹果的极限,目前a19pro已经把频率提升到4.26,m5max可以视作对位笔记本上游戏本,也就是u7 275hx这种cpu,那么更高定位的m5 ultra频率达到4.8 5.0相信问题不是很大,已经吊打秒杀intel旗舰cpu 14900ks跑在6.2g的高频的性能。
言归正传,我认为这很大程度和x86历史包袱过大,要兼容一些古老的feature相关,x86这古老的架构诞生于1978,其实arm也诞生很久了,1985年,并且从arm最新架构来看,无论是苹果还是arm官方都进入挤牙膏进步(虽然cortex-x系列进步还是比intel amd快得多),riscv项目2010年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且整个项目比x86和arm开放的多,目前整个指令集开源,这与x86的封闭生态形成鲜明对比(只有amd和intel拥有授权),也比arm的收费授权更具吸引力,目前来看,riscv进步巨大,前年大家对riscv停留在嵌入式设备,与arm的cortex-m系列对比,而去年国产香山团队的riscv已经达到a76的ipc水平,三年前国内赛昉科技已经把riscv做到a76的ipc(对比a72 进步百分之60),国际上的riscv玩家,sifive公司的p670架构,ipc达到a78水平,且面积仅仅只有a510的大小,且以上公司都是初创芯片公司,都能达到这种设计水平,说明riscv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交给苹果arm这类老牌设计公司,只会更强大。颤抖吧arm,x86!







2025年09月13日 01点09分
1
众所周知,x86历史包袱过大,目前架构设计上不如arm
根据 Geekbench 6 基准测试数据,A19 Pro 的单线程跑分为 3895 分,较上一代 A18 Pro 提升
11
%,比高通旗舰芯片骁龙 8 Elite 高出 36%。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单线程性能已超越多款桌面级处理器——比苹果自家 M4 芯片提升 5.3%,较 AMD 锐龙 9 9950X 提升 11.8%,比 Intel 的 i9-14900KS 快 15.8%。
在多线程测试中,A19 Pro 得分为 9746 分,仅比前代提升 12%,仍明显落后于主流桌面级 CPU。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差距主要源于移动设备的功耗限制和核心数量差异,目前 A19 Pro 仍采用 2 颗性能核心加 4 颗能效核心的六核设计。
苹果官网资料显示,配合全新设计的 VC 均热板散热系统,A19 Pro 在 iPhone 17 Pro 系列上实现了较前代最高 40% 的持续性能提升,尤其适合游戏、视频剪辑和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等重度任务。
目前最先进的cpu微架构可能是苹果的a19p核,ipc远强于13 14代酷睿和酷睿ultra200s,单核绝对性能苹果最强,ipc苹果也是最强,a19p单核整数ipc领先13代p核 6 70%,领先桌面zen5 50%,功耗没有测试,苹果应该是最低,可能有人要说x86能超高频,但4.5也远不是苹果的极限,目前a19pro已经把频率提升到4.26,m5max可以视作对位笔记本上游戏本,也就是u7 275hx这种cpu,那么更高定位的m5 ultra频率达到4.8 5.0相信问题不是很大,已经吊打秒杀intel旗舰cpu 14900ks跑在6.2g的高频的性能。
言归正传,我认为这很大程度和x86历史包袱过大,要兼容一些古老的feature相关,x86这古老的架构诞生于1978,其实arm也诞生很久了,1985年,并且从arm最新架构来看,无论是苹果还是arm官方都进入挤牙膏进步(虽然cortex-x系列进步还是比intel amd快得多),riscv项目2010年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且整个项目比x86和arm开放的多,目前整个指令集开源,这与x86的封闭生态形成鲜明对比(只有amd和intel拥有授权),也比arm的收费授权更具吸引力,目前来看,riscv进步巨大,前年大家对riscv停留在嵌入式设备,与arm的cortex-m系列对比,而去年国产香山团队的riscv已经达到a76的ipc水平,三年前国内赛昉科技已经把riscv做到a76的ipc(对比a72 进步百分之60),国际上的riscv玩家,sifive公司的p670架构,ipc达到a78水平,且面积仅仅只有a510的大小,且以上公司都是初创芯片公司,都能达到这种设计水平,说明riscv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交给苹果arm这类老牌设计公司,只会更强大。颤抖吧arm,x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