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战英国立场有点想不明白
维多利亚3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因为比利时,如果德国没进攻比利时英国就大概率不会参战,二战的逻辑也是类似所以法国要搞马奇诺防线逼迫德国人诹比荷卢入侵,只🈶这样才能保证把英国拉下水
2025年09月06日 08点09分 35
level 8
我觉得
lz
说反了,对大英来说最大威胁的反而是中欧快速崛起的德二,沙俄受地缘因素的影响难以制霸欧陆,而德法可以,但是牢法偏偏又缺少进一步工业化的资源,再加上威威的“天才”外交和进军比利时的战略,最终促使大英下场
2025年09月06日 08点09分 36
level 12
提尔皮茨这傻蛋怂恿威廉二世大搞公海舰队,威老二居然还真信了,而且当时德国的殖民诉求也因为民族情绪在快速升温,你殖民肯定需要舰队啊。而且英德两国的海军政策是非常冲突的,德国目标是能够在北海击败法国,同时拥有足够的实力威慑英国,使其至少不会轻易出动,但英国的目标是假如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那至少要能够压制住海军吨位第二和第三,所以就是威老二越爆船,意图威慑英国中立,英国就越紧张,就也开始大量爆船,同时和法国走近。
2025年09月06日 08点09分 37
level 5
为了比利时。1914年8月3日德对法宣战,随后法对德宣战,8月4日德对比宣战,随后英对德宣战。[呵呵]
2025年09月06日 09点09分 38
level 8
修昔底德陷阱
2025年09月06日 09点09分 40
level 6
威廉二世外交这一块
2025年09月06日 10点09分 41
level 6
当时还不知道战争会打成消耗战,万一法国又跟普法一样被速通了怎么办。还有沙俄对英国威胁没德国大,毛子的威胁是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德国的威胁是已经架在脖子上的威胁
2025年09月06日 11点09分 42
level 3
首先德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对拥有庞大殖民地和市场的英国坑定有冲突的,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主要原因。
其次德国的统一有点类似日本,在统一前给与地方派很大的权力,这导致德国的议会一团乱麻,国内矛盾和冲突一直是难以调和的,这就导致德国只能对外输出矛盾,协约国的出现与其说是威廉的“出色外交”,不如说其他列强对这样德国非常忌惮,谁知道这家伙哪天会突然对你哈气
2025年09月06日 13点09分 43
level 8
对比利时条约本质上也是也只是个条约,充其量只能算加分项,决定性因素还是国家利益与政策选择。英国政府视角的书国内有出版,但刚好我没带着。我大致回忆一下。
首先英国的态度我大致用一件事作为引子。在危机刚刚爆发是还是危机爆发前几天。英国议会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劳合乔治公开发表过一段演讲,大致意思是这几年英德关系已不像之前那样对立,双方的关系从政府到民间逐渐转为了友好平等的关系,这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新篇章。
要注意这不是一个对外的场面话,这是一个对国内议会的发言。可以肯定的是一开始英国并非把德国作为假想敌,而是一个可以和平发展的邻国。
这一态度,一直到战争爆发的时刻,都不断在各种场合下有体现。
当格雷开始处理这一战争危机的时候,英国更多的是把德国看作一个除了自己唯二愿意通过国际会结束危机的对象。而德国的诉求也不是欧洲大战,而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奥匈在巴尔干地区打压俄国势力,如有必要,可以展开局部军事行动。
同时英国国内舆论也并不反德,甚至相对来说更反俄,这也是法俄需要英国站出来表示支持的时候,英国回绝的原因之一。以至于当卢森堡政府表示英国有义务的时候,英国也没有正面表态支持
个人认为德国在这里有了一个误判,就是认为英国不会加入战争,而实际上英国只是不愿加入战争,但在必要时英国不会置身事外。
两国关系在危机期间的转折点就是塞尔维亚同意了奥地利的大部分最后通牒。前面说了英国是期望和平解决危机,于是格雷在外交上更多侧重的是通过给俄国施压,促使后者施压塞尔维亚接受条件,这其实相当合理,危机爆发就是塞尔维亚政府暗中支持的秘密组织刺杀导致的。俄国方面一开始也是接受这个情况的,现在开战,无论是陆军大臣还是内政大臣,乃至沙皇的态度都是反对的,但是塞尔维亚怎么会心甘情愿看着老大哥不努力维护自己呢
于是最后通牒出了后,塞尔维亚公布给英俄的条款,是完全出乎英俄预料的,同意的内容已大大超乎两国认为的合理范围。如此退让的程度,但是奥地利仍旧不愿意接受,这是俄国最终下定决心开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英国则开始积极寻求德国作为中介,想让后者约束奥地利,但是德国并不积极。
看着都是奥地利的责任,那我为什么要说塞尔维亚呢?因为塞尔维亚给英俄看的是修改过的条款,而非与奥地利交涉时的原始条款。
随后就是危机急转直下,英国国内舆论已经开始转向反德,威威和贝特曼等人现在才如大梦初醒一般,开始慌神。开始积极寻求对英和平。这期间我对一些关键节点的时间点记忆有点模糊,就直接讲英国议会的决定。支持加入战争的一方表示如果置身事外,那无论哪方赢,那都将会威胁英国的帝国。同时格雷也表示加入战争的损失只会比不加入的损失高一点。再考虑到英国民意的转变,德国入侵比利时,英法多年来的合作。英国议会最终决定了开战。同时,许多自由党议员乃至一些核心成员因为反对战争宣布退党辞掉议员。
英国的立场其是很简单,不希望爆发战争,但是爆发了必须选择加入。选择的余地考虑到各种合约,国力对比,以及国内舆论,其实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协约国阵营。毕竟加入战争的损失只比不加入战争对国家信誉造成的损失大一点,那为啥不加入呢?
2025年09月06日 13点09分 44
德国对英外交真的非常迷,你很容易就能从各种读物中发现德国从政府到民间都是非常注重英国态度的。在听到大使发回的关于英国不参战的电报后,德皇及其亲信都能高兴的喝酒。在得知英国加入对德战争后,贝特曼直接破口大骂英国太过分了,开战后的民间舆论也是以深感被英国背叛为主。 但是威廉德国时期也就贝特曼有过正儿八经亲英,其他时候都是在试探英国底线。
2025年09月06日 13点09分
@贴吧用户_7EVeG4V 塞尔维亚人这样搞小动作都没有暴露吗
2025年09月07日 02点09分
@冲浪者58 一战那会就是缺乏这种开会机制
2025年09月07日 02点09分
@贴吧用户_7EVeG4V 秘密外交盛行对吧
2025年09月07日 02点09分
level 5
还不就那样
2025年09月06日 14点09分 45
level 12
英国一开始考虑过你说的方案,推动英国决议参战的是德国施里芬计划悍然入侵比利时,低地被潜在敌对国占领是英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威廉二世外交操作上也非常糟糕
2025年09月06日 15点09分 46
level 7
大陆均势
2025年09月06日 18点09分 47
level 8
带英要搞均势啊,他不下场很难说法俄能不能打得过德奥。以沙俄在东线的糟糕表现,英国不下场,怕是要重演普法战争
2025年09月06日 18点09分 48
level 10
就那样
2025年09月07日 00点09分 49
level 8
直接原因是1914年英国政府非常的脆弱,英国的议会在1910年之后是得到工党和爱尔兰党团容忍自由党悬峙议会 自由党212:保守党210,而在1914年6月英国的北爱尔兰的驻军独走镇压了一批爱尔兰人导致政府危机(爱尔兰党团在英国议会有70席)。摇摇欲坠的阿斯奎斯政府基本上处理不了什么事情,因此英国在德国开进比利时前政府一直在无所事事。
一战这个危机英国政府的做法只能说是汉弗莱爵士的四步走战略:
Stage 1: 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巴尔干火药桶桶问题不大)
Stage 2: 也许有事情发生,但我们不该采取行动(
奥地利可能会惩罚塞尔维亚,问题不大)
Stage 3: 也许我们该做些什么,但现在什么也做不了。(俄罗斯和法国已经动员了,能吓退德奥的)
Stage 4: 也许当初我们能做些什么,但现在太迟了。(德军开进比利时了,和平无望,欧洲的灯火熄灭了)
2025年09月07日 02点09分 50
首页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