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创文章:社会主义老东北
黑龙江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写这篇日志我已经是“蓄谋已久”了。几天前去了黑河市嫩江县的哈力图村,这个村的形成啊,很有时代特色,几十年前齐齐哈尔到漠河的铁路刚开通的时候,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呢,在铁路的沿线基本上每十公里就要修建一个铁路的工区,以便于维护当时的铁路。哈力图,正是在这条线中小小的一站。当初我爷爷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八爷,在那个年代被组织光荣的安排到那里支援新线,这一干啊,就是一辈子,八爷这个老党员的一生,也都花在了维护他们辖区的铁路上。在我还没有上学前班的时候,就随爷爷奶奶去那里住过一年多的时间,那里虽然很落后,但是八爷家的羊群、奶奶养的大肥猪、一大片一大片的菜地、山上的蘑菇和榛子以及野生动物还有就是祥和的邻里关系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很多美好和快乐的回忆。后来,要上小学了,我不得不离开那里,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临走前抱着我最喜欢的那头小猪哭的画面。今年,我二是二岁,当得知爷爷要去哈力图看看老哥哥的时候,我也十分欣然的要求同爷爷一起去那个回忆了十多年的地方。很多画面和感触撒欢儿般的跑了出来!
社会主义的老东北
   东北这个地方就像他的地形一样,规规矩矩、平平整整、坦坦荡荡。东北这样一块肥沃勤劳的土地在解放初期为共和国做了许许多多的贡献。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计划经济给东北留下的烙印格外深。下了火车,哈力图火车站还是那个老样子,只是外面仅仅进行了简单的装修。过去,每天都十几趟车经停的火车站,现在逐渐变成了大部分火车的“只经不停”。只有齐齐哈尔到古莲这样的老绿皮车,还在一站一站细数着属于过去的热热闹闹的每一站。哈力图火车站在今年的一月份也停办卖票业务了,乘客们都是上了车再补票,从这样的细节,多多少少的感觉到一丝萧条,一丝凄凉。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去附近的大城市买房安家,继续守候的老人家又有多少经常外出呢,哈力图这个曾经的铁路的工区,随着那些老人,逐渐的也失去的活力。出了火车站,一起熟悉的仿佛昨夜,这十几年,这个村子仿佛没有什么变化,由于是冬天,白雪、民房、炊烟、路旁的马、院子里的狗叫、伸手可得的星星和在夜晚都觉澄净的天空就组成了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东北老式农村。农村的气温不比城市,没遮没拦的,足足比城里冷了好几度,到了那里,用嘴巴呼吸气管会被刺激的想咳嗽,用鼻子呼吸可以感觉到鼻毛被瞬间冻结。就是这样,我仍然激动,从小在城里长大,住上了楼房之后常常觉得东北离自己远了,可是这一刻便觉得,那个老东北不正在自己身边吗?
(原文的节选,另外,我是个九零年才生人的,所以有些可能会理解错误,大家见谅)
2011年02月14日 15点02分 1
level 1
创意哦!楼主高人啊 谢
2011年02月15日 13点02分 2
level 1
回复低得可怜
2011年02月15日 17点02分 3
level 1
我反复看了多遍,好帖,得支持
2011年02月16日 03点02分 4
level 9
回复:4楼
哈哈 说的我真开心呢··
2011年02月16日 11点02分 5
level 1
我老家嫩江的 但我不知道嫩江的火车是哪年通的车 哈力图车站 我去过
2011年02月16日 12点02分 7
level 1
《社会主义老东北》,这个帖子的标题,十分确切,那叫一个好!
二十二岁的小伙能想出这样的标题,写出这样的文章,那叫一个才!
2011年02月16日 13点02分 8
level 9
(接上文,反响还可以,发剩下的部分,嘿嘿)
进了屋子,眼睛马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霜,狭小的屋子还有那魂牵梦绕了的热炕,心理竟有点小小的激动。八爷精神矍铄,新娶的老伴儿也身体健康,大爷、大娘生活的很好,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在乡下还有很大的一片地,每年的收成也很好。八爷这些年一点都没变,得知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党员他竟然来了兴致,不断的和我讲述着各种党员的优秀事迹以及党的很多优良传统。无论是爷爷也好,还是八爷也好,我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和他们相比,真的离一名合格的党员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很远。那个年代的老党员就好像是可以螺丝钉,随时都准备被安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并且一做就是一辈子,怎么辛苦都不抱怨,太伟大了。当然与八爷的交谈中也透露着这个老人似乎不是很了解外面的时代了,当八爷说着:我是家里党龄最老的老党员,今天我做主时,他也许不知道现在很多年轻党员已经没有了那份主人翁的意识。当八爷问我:大学毕业后要被分配到哪里时,他也许不知道“分配”二字已经离我们这代人是那么的遥远。当八爷家还挂着写有“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的镜子,他也许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已经逐渐的淡出了我们这代人的视野······晚上,睡在老式的东北热炕,听着两位老人家因为耳朵背而大声的聊天,我概叹,在这篇土地上,不仅仅能找到老东北的物品,更珍贵的是爷爷那一带老东北人、老党员、老工人阶级,对党和人民的那份热爱,已经无论怎样都不抱怨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比照生活在物质丰富时代的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抱怨呢?那个社会主义的老东北我想他并没有走远,老东北人的精神一定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

2011年02月16日 14点02分 10
level 1
立意很好,写得很温情。但是有点牵强,刻意表达的痕迹太重。其实我也是怀念那个时代的人。那个年代人的精神力量很健康。今天的人全是纵欲逐利的行尸走肉。所以我们怀念那个精神纯粹的年代。
2011年02月16日 15点02分 11
level 11
楼主好文,立意、文笔、表达都不错,顶一个!
2011年02月16日 23点02分 12
level 1
[放大仔细看] 好长啊
2011年02月25日 13点02分 13
level 9
回复:13楼
哈哈···那你看完了吗····
2011年02月25日 13点02分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