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医学领域Nautre大子刊,安徽大学第一单位
安徽大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1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医学领域Nautre大子刊,安徽大学第一作者,第一单位,人工智能影像专病大模型辅助临床实现影像等效病理。本网讯(互联网学院)近日,我校互联网学院邵立智老师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等多个国内知名医学中心展开医工合作,以前列腺癌无创诊断这一关键临床问题为导向,针对专病需求提出了的影像病理关联表征学习方法和“影像-病理”基础模型。相较于现有临床检查手段,在真实世界临床测试中以无创的方式实现了多中心、多地区、多人种的精准前列腺癌诊断与分级。相关研究于2025年9月2日以“An MRI-Pathology Foundation Model for Non-Invasive Diagnosis and Grading of Prostate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ncer》(SCI IF=28.50)。我校邵立智老师为第一作者,安徽大学为第一单位。该工作是我校在“人工智能+医学”研究领域的显著进展。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1
level 5
win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2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吧务
level 11
安徽大学正刊和大子刊情况截止2025年9月初
正刊
1、2023年7月安徽大学朱满洲教授、陈爽副教授团队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以安徽大学唯一单位,唯一作者身份发表在Science正刊。
2、2024年6月安徽大学罗根教授多核钛氢化物介导的氮气与烯烃直接合成烷基胺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通讯单位,Nature正刊上发表。
3、2024年1月安徽大学双聘教授吴文彬教授新型超四方相水溶性牺牲层材料自支撑氧化物薄膜研究成果Science正刊上发表,因双聘教授单位加了安徽大学通讯单位名。
4、2021年5月安徽大学李春林教授以通讯作者与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团队为极度濒危物种镇海棘螈的保护献计献策,发表在Science正刊。
5、2022年3月安徽大学青年教师岳健平博士聚焦于泥河湾盆地东南缘的下马碑遗址以共同作者在Nature正刊上发表。
6、2013年7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胡亚伟,以她为并列第一作者的论文《高致病性新型人冠状病毒MERS-CoV与其细胞受体CD26结合的分子基础》,在Nature正刊上发表。
7、2024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沈登科8作nature正刊
8、2025年3月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健康所周琴12作nature正刊
除上述安徽大学教授外,材料学科徐洁教授、高山教授、罗其全教授、马天平教授、宋永慧老师等等都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过Nature正刊、Science正刊。
大子刊
1.2021年9月安徽大学陈平教授在国际能源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Energy》上在线发表。安徽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2.2025年8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朱满洲教授、康熙教授、朱凌云教授团簇二维晶态材料用作新型锂离子固态电池电解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Synthesis》上在线发表,安徽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3.2025年9月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邵立智老师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等多个国内知名医学中心展开医工合作,相关研究以“An MRI-Pathology Foundation Model for Non-Invasive Diagnosis and Grading of Prostate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于nature大子刊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ncer。我校邵立智老师为第一作者,安徽大学为第一单位。该工作是我校在“人工智能+医学”研究领域的显著进展。Nautre大子刊:人工智能影像专病大模型辅助临床实现影像等效病理
另外pnas等顶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刊(小子刊),Advanced Materials等行业顶刊无数。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3
建议把“4、2021年5月安徽大学李春林教授以通讯作者与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团队为极度濒危物种镇海棘螈的保护献计献策,发表在Science正刊。”这一条拿掉,这种不属于Research Article,和正常的研究文章放在一起容易被人笑话,更重要被模糊焦点。
2025年09月03日 12点09分
@梦里花落💫 以上为个人手工统计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梦里花落💫 大子刊还有好几个,统计漏了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梦里花落💫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屈磊教授与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彭汉川教授,联合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等多个国内外团队在全脑映射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Cross-Modal Coherent Registration of Whole Mouse Brain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方法学顶级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安徽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屈磊和安徽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园园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彭汉川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安徽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研究团队研发的跨模态脑配准技术同时也为当前大型国际脑研究项目(BRAIN Initiative Cell Census Network - BICCN)提供了重要支撑,两项相关成果于2021年10月分别以“Morphological Diversity of Single Neurons in Molecularly Defined Cell Types”和“A Multimodal Cell Census and Atlas of the Mammalian Primary Motor Cortex”为题同期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主刊,屈磊教授为两篇文章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level 8
互联网学院感觉引进的师资都比较弱,这次出了大子刊 很难得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4
这位老师刚进的,年轻,人工智能➕医学领域发大子刊不容易,而且还报了今年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明年可以优青了。
2025年09月03日 07点09分
level 8
这算是新医科的重大突破了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5
是的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level 9
最近win的太多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6
嘿嘿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level 10
win!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7
[呵呵]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level 11
2020年一篇共一,《Cell》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asis of SARS-CoV-2 entry by using human ACE2”的研究论文,安徽大学物科院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的2018级硕士研究生宋春丽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8
感谢补充
2025年09月03日 08点09分
level 11
我们导员[真棒]
2025年09月03日 09点09分 9
厉害,明年的国家优青了
2025年09月03日 09点09分
level 8
这是第一通讯单位吗?
2025年09月03日 09点09分 10
是的
2025年09月03日 10点09分
level 1
太牛了[真棒]
2025年09月03日 09点09分 11
是很厉害,人工智能去医学领域
2025年09月03日 10点09分
level 6
[大拇指]
2025年09月03日 10点09分 12
[呵呵]
2025年09月03日 11点09分
level 12
win[吐舌]
2025年09月03日 10点09分 13
[呵呵]
2025年09月03日 11点09分
吧务
level 14
[真棒][真棒]
2025年09月03日 10点09分 14
[呵呵]
2025年09月03日 11点09分
吧务
level 14
[真棒]
2025年09月03日 11点09分 15
[呵呵]
2025年09月03日 11点09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