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东山 羽军山
关注数: 134 粉丝数: 565 发帖数: 16,235 关注贴吧数: 31
我遇到的强词夺“里”(转帖) 我遇到的强词夺“里” 菲 元 古徽州篁墩村新建了一个村史文化陈列馆,馆里复制了一个“程朱阙裡”坊。我多次告知牌坊上这个衣字旁的“裡”字是个错字,“阙里”不能写成“阙裡”。那知制作者固执地坚持“阙里”写成“阙裡”是对的,坚持不肯改错,至今还在那里展示现丑。而作为我市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徽商故里”大酒店,我每次到这里都要向其管理者和服务员指出:“徽商故里”不能写成“徽商故裏”,“徽商故里”的“里”不能写成“裏”字,要赶快改。也许是固执地坚持“裏” 、“里”相同,或是觉得此为小事一桩,至今“徽商故里”大酒店里“徽商故裏”的招牌还是到处那么刺眼地贴着,坚持天天让徽州这样的文化之邦羞愧得无地自容。在中国著名理财官王茂荫故里杞梓里,去年我一进村就发现,许多旅游指示牌都写成了“王茂荫故裏”。我一再要求当地官员赶快纠错,也不知现在是否作了改正。 强词夺理是指无理也在那里强辩,把没理硬说成有理。我遇到的这类夺“里”,似乎只是因为汉字简化之后造成的混乱,实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没能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过程,不懂得有些简化后的汉字,翻为繁体字之后是不能“搅成一锅粥”的。就如这个“里”字,《康熙字典》中明白写着:“里,邑也”、“居也”、“五邻为里”、“在邑为里”,主要作地名称谓用,虽然也有几个引申义,但和“裏外”的“裏”并不相同、也不相通,“裏”原指“衣内也”,常指方位。至于“裡”则是“裏”的异体字,更和“里” 不相同、不相通,《词源》中说“里”字时,和“裏” 、“裡”也并不相同、不相通。到了《辞海》,在“里”字字条里才把“裏” 、“裡”归在其中,但也没有说“裏” 、“裡”有地名称谓的意义。 徽州篁墩“程朱阙里”,是说篁墩是二程(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祖籍之地,和山东曲阜孔子阙里一样,是儒学圣地,“阙里”的“里”,只能是地名称谓的“里”,而不能用“裏外” 的“裏”,更不可用“裡”,因为这样“搅成一锅粥”,是明显的无知笑话。 承续弘扬传统文化,是要我们不忘本来,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家乡叫什么、怎么叫都弄不清楚,对来龙去脉稀里糊涂,搞个错字贴在脸上当招牌,还要强词夺理,不以为羞,反以为傲,岂不是太给徽州人跌股? 强词夺理不好。强词夺“里”不妥。 戊戌正月于宝徽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