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乡音荀乡情 荀乡音荀乡情
关注数: 23 粉丝数: 64 发帖数: 4,871 关注贴吧数: 3
夏日解暑热烦渴 5个小偏方既清热又解馋 【导读】夏天太阳光照时间被延长,地面的温度接近40度,人在外面很容易就中暑,那么得中暑后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又应该吃些什么来调理身子呢?今天为大家搜集了五个解暑小偏方。 1.绿豆丝瓜花解暑 方剂: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 制作法: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效:清热,解暑。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夏日解暑热烦渴 5个小偏方既清热又解馋 2.红糖绿豆沙解暑祛热毒 方剂: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作法: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有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用。3.海带冬瓜豆瓣汤消暑利尿 方剂:浸发海带100克,冬瓜500克,去皮蚕豆瓣100克,香油及盐适量。 制作法:将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煸炒一下,然后添加500克清水,加盖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再把冬瓜和盐一并放入,继续烧至冬瓜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效: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夏日解暑热烦渴 5个小偏方既清热又解馋 4.冬瓜汁解暑热烦渴 方剂:鲜冬瓜一个。 制作法: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 功效:消暑,清热,除烦。制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有清热利尿之作用。 5.扁荷粥用于解暑 方剂: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鲜荷叶1小张,大米50克。 制作法:先用清水把白米洗净,浸泡。锅内加水三碗煮白扁豆,水沸后下白米小火煎煮,待扁豆已黏软,放入冰糖及洗净的鲜荷叶,再煮20分钟即成。 功效:消暑解热,和胃厚肠,止泄泻。
开心就好,生气到底有多损身体健康? 生气到底有多伤身?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和美国“关爱网”等多家媒体近日综合相关研究发现,生气不仅会伤及心肝肺等人体重要组织器官,而且会增加癌症和猝死几率,缩短预期寿命。 1.伤心脏。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为期2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心梗(MI)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增加4.74倍。另一项研究发现,与善于控制情绪的人相比,健康的爱发脾气者罹患心脏病而死亡的几率高出19%,爱生气的心脏病患者死亡率更是增加24%。 2.伤肝脏。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气会导致慢性丙肝病人病情加重。杜克大学的研究发现,爱生气、充满敌意和轻中度抑郁人群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动脉硬化血栓血管生物学》杂志刊登以色列一项研究发现,CRP水平升高与肝炎和肝损伤关联密切。 3.伤肺脏。美国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生理学专家贝妮塔·杰克逊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年龄越大,越容易生气,肺功能也越差。生气时情绪激动过度,呼吸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结果造成肺泡持续扩张,得不到正常放松和休息,导致肺脏功能失常。专家表示,适当深呼吸,让肺泡得到适当的放松,有益肺脏健康。 4.伤胃肠。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医学教授马克巴比亚斯基完成的研究发现,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胃肠血流量降低,蠕动减速,食欲不振,严重时还可引起胃溃疡。
传说录 与山西移民有关的三种现象 张浩洪 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苛捐杂税,酷吏横行,直弄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山东、河北等地呈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的状况。人民难于生存,纷纷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元朝出动大量部队镇压农民起义,攻城掠地,肆虐杀人,干尽了丧尽天良的残暴之事。除此之外,水、旱、蝗、疫灾害也接连发生。冀东大地更是出现了“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的局面。 在山东、河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情况的同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这里远离战争,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水旱虫灾也未发生,导致一时的经济繁荣,人丁兴旺。洪武十四年(1382年),当时河北人口是189万,而山西人口却多达403万,相当于河北省的2.13倍。 自朱元璋创建明朝后,出于改变人口不均衡、恢复生产、巩固统治的目的,曾先后由山西向中原、冀东等地移民。到了明第三代皇帝朱棣,移民的规模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在朱棣执政期间,共计移民18次之多。位于晋南、靠近中原地区的洪洞县,由于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当然就成了往外移民的重点地区。当地许多“有丁无田”或“丁多田少”的农户,在官府的威逼、欺骗和挟持下,走上了离乡背井、抛开故土的迁徙道路,一时之间,路上推车的,挑担的,扶老的,携幼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正是由于山西大规模的移民迁徙,其间引出了几个有趣的传说。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