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sky1990 warsky1990
一个喜欢看书,想要写书,却搞不清楚怎么下笔的笨蛋
关注数: 469 粉丝数: 1,178 发帖数: 34,067 关注贴吧数: 101
【转自我欲仁大叔】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最近常看见有人以此(见标题)认为孔子反对‘被发左衽’,觉得好笑,发此帖。 《论语·宪问》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很明显,孔子是在赞颂管仲的功绩。‘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旨在称颂管仲维护了周王朝各诸侯国的利益,使诸夏不至于沦为夷狄。并不是为了排斥夷狄装束。不信请看---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盛赞泰伯‘三以天下让’,泰伯怎么个让法?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泰伯为了让贤避祸,‘乃奔荆蛮,文身断发’。孔子盛赞泰伯至德,不会也想‘文身断发’吧?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怎么会拘泥于装束呢?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依据时位变化而谋政,‘文身断发’也可以是‘至德’,又怎么会在意‘被发左衽’呢? @我欲仁斯人至矣 大叔,今日恰好看到有人聊这个话题,然后百度一下搜到的第一个帖子就是大叔的,所以就冒昧转载了的说。其实,这个帖子还是大叔自己发更合适呢
【哈欠】霸王枪什么的经典描写  枪锋带起的劲风,冷得刺骨。   有谁人知道极冷和极热的感受,几乎是完全一样的? 丁喜知道。   他冲入了这个的枪阵,就象投入了洪炉。 邓定侯的心沉了下去。 丁喜绝不能死。   他-定要带他去找出那六封信和六个死人,一定要找出那叛徒的秘密,可是邓定侯也知道,王大小姐和金枪徐是绝不会住手的。   他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丁喜投入洪炉,再眼睁睁地等着他被枪尖抛起。   只听-声轻叱,一声低呼,一样东西飞了起来。   飞起来的竟不是丁喜,而是徐三爷的金枪!   高手相争,掌中的兵器死也不能离手,徐三爷的金枪是怎么会脱手的?   他自己甚至都不太清楚。   在金枪徐脱手的前一刹那间,他只看见有个人冲入了他和王大小姐两杆枪的枪锋之间,两秆枪都往这个人身上剩了过去。   他想住手已不及。   可是就在这同一刹那间,这个人突然一扭身,已往他枪锋下窜过.一 只手托住枪的时候,一只手在他腰上轻轻一撞。   他的人立刻被撞出七八步,手里的金枪也脱手飞起。   他只有看着,因为他的半边身子已发麻,连一点力气都使不出。   近二十年来,他身经大小百战;几乎从来也没有败过。   他做梦也想不到世上竟有人能在出手一招间就夺走他手里的金枪,更想不到这个人居然就是那个年纪轻轻的丁喜。   丁喜金枪在手.霎眼间已攻出三招。迅速、毒辣、准确。   金枪徐脸色变得更苍白。   他已看出丁喜用的招式,居然就是他的独门枪法"蛇刺"。   就在片刻前.他还用过同样的招式去对讨霸王枪。   事实上,他已将蛇刺中最犀利毒辣的招式全都使出,可是招式一出手,立刻就被封死,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丁喜现在只使出了三招。   三招之后,他就已攻到了霸王枪的核心,突然枪尖斜挑,轻叱一声:"起!"只听"呼"的一声响,七十三斤重的霸王枪竟被他轻轻一挑就挑了起来,夹带着风声飞出。   王大小姐已踉跄后退了七八步。   丁喜凌空翻身,一只手接住了霸王枪.一只手抛出了金枪,抛给徐三爷。   金枪徐只有用手接住。   等他接任了他的枪,才发现身子不麻了,力气也已恢复了。   丁真正看着他微笑。   金枪徐咬了咬牙,手腕一抖,也在霎眼间攻出了三招。   这三招正是丁喜刚才用来对付霸王枪的三招一一 "毒蛇出穴""盘蛇吐信"、"蛇尾枪",正是蛇刺中的三***。   在这杆金枪上,他至少已有三十年的苦功,他自信这三招用得绝不比丁喜差。   丁喜既然能在三招间就抢入霸王枪的空门,他为什么不能? 但他却偏偏就是不能。   三招出手,他立刻就发现自己整个人都已被一种奇异的力气压住。   他的枪若是毒蛇,丁喜手里的枪就是块千斤巨石。   这块巨石一下子就压住了毒蛇的七寸。   只听丁喜轻叱一声;   "起!"   金枪徐只觉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压下来,整个人都已被压住.手里的枪却弹了出去。   就在这片刻间,他的金枪已脱手两次。 吐槽。。。这段就颇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味道了
【哈欠】该说不说,刺刀的出现和骑兵的消失,基本代表了纯粹冷… 冷兵器的彻底退出战争舞台。。。 先吐槽一句。。貌似按照我目前看的资料来看,在古代的时候,骑射实际上就是一种奇兵用法or相对鸡肋。反正已知的古代战例中,不记得有谁纯粹靠骑射无双直接搞死了敌人。。。就算是蒙古骑兵,按照蒙古人自己流传下来的战史,他们也是以机动冲锋为主要的战争手段。至于骑射,他们偶尔也会用,但那时骚扰和断后以及特种作战的时候才会采取的手段。啥,有人说满洲八旗?那么这里再吐槽一句。。。清朝的开国八旗是马上重步兵,而且他们也没玩过骑射无双。。。 另外为什么说骑射是鸡肋。。。大家只要想象一下在颠簸到坑爹的马背上,开弓射箭还要瞄准是一件何等坑爹的事情。。。同理,你在马上换把燧发枪。。。至少倒是不用开弓之类的麻烦步骤了。。。。但是在狂颠之中,射出去的子弹能有多少准头?而且换子弹的时候。。。目测十个人给疯九个。。。 所以,远古,古代,乃至于近现代骑兵,他们的真正作战方式还是依靠马力冲锋,并凭借着手中的长矛马刀给予挡路的步兵以致命一击。毕竟凭借战马的冲力,骑兵的兵器不需要挥砍刺击,而是仅仅需要撞击到敌人的身上,就会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如果没搞错的话,这大概就是我以前看过的某吐槽的由来。。。木有了速度优势的骑兵,实在是渣渣啊,渣渣。
【哈欠】微软的帝国时代三部曲,其时间段已然跨越了人类纪元 帝国时代1 《帝国时代》(英语:Age of Empires,简称AoE;港台地区译为“世纪帝国”)是一个根据历史而制作的即时战略游戏。游戏由全效工作室开发,微软公司于1997年发行到Windows和Macintosh平台。这款可以让玩家操纵历史上某个真实民族的游戏,受到电玩市场热烈的欢迎。后来有许多公司也竞相推出类似的游戏,像《地球帝国》、《国家的崛起》和微软再推出的《神话时代》等,却无法复制《帝国时代》的成功。《帝国时代》也在2003年推出了掌上型电脑版。由于《帝国时代》的风行,其后陆续推出续作与扩充资料片,发展成了自己的系列。 游戏特点 《帝国时代》的基本玩法是要求游戏者控制一个文明从狩猎收集时代发展成一个庞大的铁器时代帝国。为了确保胜利,游戏者必须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源以生产新的单位、建筑并研发更高级的科技。游戏者同时也要注意对资源的储藏,因为在游戏过程中不会再产生新的资源,即如果你砍伐了一颗树,这棵树将不会再出现。 游戏截图游戏者可以在12个文明中任选一个进行游戏,各个文明有着不同的属性,如可以研发的科技不同,可使用的单位不同等。各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科技,因此没有一个文明可以研发出所有的科技。《帝国时代》的主要游戏方式就是四个不同时代的演进。从游戏开始的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经过工具时代(新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最后发展到铁器时代。随着时代的演进,玩家可以建造更高级的建筑物、训练更高级的军事和经济单位、研发更高级的科技,使自己的国家更强盛。 模式 游戏最大的特色在于四种不同的单人模式。战役模式(campaign)由四个文明的剧情组成,它们分别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与大和文明,这四个剧情又通过一系列历史改编而成的情节而连串起来。 游戏的第二种模式是随机地图模式(random map),游戏者指定地形、地图大小、胜利方式、资源丰富程度和开始时代等参数,游戏就会据此自动生成一张全新的地图,而玩家即以此开始游戏。死亡竞赛模式的大部分规则和随机地图模式相似,但在该模式下玩家在游戏一开始就拥有大量的资源(20000单位木材,20000单位食物,10000单位黄金以及5000单位石头),因此该模式和随机地图模式任有不同。场景模式(scenario)是一个比较自由的游戏模式,玩家可以选择其中已经预设好的24幅的地图开始游戏;而游戏者通过场景编辑器自行设计的地图也在该模式下进行。 《帝国时代》最多支持8人同时在线进行联网游戏,但由于当时的网络连接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游戏经常发生延迟甚至是断线现象。直到2006年6月19日,微软游戏区都可以支持《帝国时代》的联网游戏模式。事实上,微软游戏区支持大部分CD-ROM游戏,其中就包括《帝国时代》以及《帝国时代Ⅱ:国王时代》。 场景编辑器(scenario builder)是《帝国时代》的一个特色模式,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地图,也可以对场景模式中的24幅默认地图进行修改。场景编辑器的工具较现在的一些同类游戏简单,很容易就可以上手,但代之也缺少了很多功能。全效工作室使用场景编辑器设计单人游戏模式的战役模式,而很多非官方网站也提供由场景编辑器设计的游戏地图的上传和下载服务。2005年,有人发现通过修改游戏数据,在场景编辑器中可以使用在游戏的测试版本才存在的单位,如存在一种宇宙飞船以及一名英雄,它们可以将接近自己敌方单位转化为我方单位。通过编辑数据,游戏单位的安置的规则也可以被修改,这使得单位可以放置在任何地形甚至在其他单位的上面。其他重要的发现还包括新的地形模板、单位生命值提高到三倍的模式,以及可以编辑地图大小的工具等。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