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茶肆🔯 别坑我真的
寻常茶肆主店欢迎新老朋友光顾
关注数: 335 粉丝数: 850 发帖数: 18,371 关注贴吧数: 47
寻常溯源行-----2018 3 29 3月27日从浙江出发,落地西双版纳已经是临晨1:30分 入住告庄,汇合广东一个朋友 休整一夜,28日拿了租的车,吃个中饭就开始奔赴寻常的家乡----临沧大雪山 一路披星戴月,开了近12小时的盘山公路,于29日临晨1点左右才到朋友的精制厂 寒暄几句,与朋友沟通好白天的行程,匆匆去了酒店休息 早上9点起床,到了厂里,朋友已经在那等候 带朋友转了一圈车间,围观了850一斤的蚂蚱(用来喂他养的鸟的饲料) 就急着去吃两口中饭,为上山准备了 从精制厂到茶农寨子,大概有30公里,全是山路,不过路很好,全程柏油路 随着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海拔也一直飙升,到了寨子门口,用手机测了下有2000米海拔走一小段下坡路就进了茶农家了迫不及待的喝上一泡刚做好的2018头春寻常 随行的4位朋友分享一下感受,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就让茶农大哥带着去茶地看看情况茶地不远,就在寨子后山的梁子上 生态保持的还是非常不错的,以松树林为主 茶地有一半,去年12月刚翻过,一半没翻 问了茶农大哥,说是一般2-3年会翻一次 茶树不错,茶地里基本上是3--4米的大树 小部分不知道天灾人祸的关系,砍了头 遗憾的是大部分茶树还没发或没到采的时候所以家里做好的寻常,只有3-4公斤 这下我就有点纠结了 到底是候在这里等到可以批量采呢 还是先去别的地方 想到又得折腾一次12小时的山路 内心还是有点怕怕 但是春茶时间宝贵 或许还是再跑一趟合适吧 可以采的时候,我一定要蹲守这 从原料开始做到知根知底 不负茶友的信任,也是对自我的要求 2018春茶 未完 待续
麻黑在易武茶中有标杆之称。喝懂易武,脱不开麻黑。至古六山由于战乱经济关系落寞之后,直至台湾吕礼臻复兴易武,麻黑是较早进入喜茶客视线的寨子。麻黑寨相对交通方便,开发较早,现在易武茶后期转化的口碑,也离不开优质麻黑茶早期奠定的基础。 今天我们要细品的就是2017年麻黑秋丸子 帖子中,我会更偏重与冲泡交流,茶品放最后简单点带过,毕竟是我自己茶。避免尴尬! 茶品:2017年秋麻黑丸子 8克 工具:160CC敞口白瓷盖碗 唐御200CC黄金把玻璃公道 均红品杯80CC 龙隐斋电陶炉 莺歌烧1.2升316不锈钢烧水壶 美的净水器过滤水 步骤: 烫杯 烧开的热水,清洗茶具。注水盖碗中,连盖子一起浇水加温。烫碗时间,以手触之烫手,且各部位温度一致为准。将水倒入公道,快速投入丸子,盖好碗盖,静置3分钟左右,形成类似于压饼时候的蒸茶效果 ,有利于后期冲泡中,丸子快速舒展。等待过程中,可以完成公道和品杯的清洗和温杯。 洗茶(润茶) 5秒左右 在经历之前的等待过程,壶中的水温已经自然冷却至95度左右,适合新茶的冲泡。缓注热水淋于丸子之上,5秒左右出汤,并虚盖碗盖。此时毋需盖严,会有闷到茶的可能。洗杯之后,可以对公杯,品杯进行闻香,感受热杯,冷杯香气的馥郁程度和变化,同时留意茶叶是否有箐味,烟味,杂味等细项。时长差不多3-5分钟。不要急着冲泡,泡好一壶茶,首先就需要有耐心。 第一水 5秒左右 此时冲泡,丸子已有舒展的迹象,冲泡时候,茶叶的析出会比紧实时候更均衡。但还不是最好的表现。出水后,盖碗虚盖 第二水 5秒左右 这一泡,丸子已经舒展一半,细细观察,丸子在没水的状态下,还在继续的膨胀。出水后,盖碗虚盖。 第三水 5秒左右 合理的冲泡方法控制,丸子不在难泡,此时丸子已经基本舒展完全,只是还交织在一起。茶汤内容可以完全呈现。出水后,盖碗虚盖。 第四水 3-4秒左右 丸子完全舒展如同散茶。如果部分丸子比较紧的情况,可能还没完全舒展,可以继续5秒左右出。如果完全舒展,按5秒出的话,会比前一泡浓度突然提高很多,有重口的感觉。出汤后,盖碗就不要盖上了!同时茶汤必须沥干,不然会降低茶的耐泡度。甚至泡坏一泡好茶。 第五水 第六水 6秒左右出 前四炮,包括洗茶,注水方式可以采用缓注柔水淋于茶叶之上,第五水至第六水宜采用缓注逆时针方向沿盖碗壁注水。同样,出汤后,毋需盖上碗盖。 第七水乃至之后到尾水 依前一泡的口感,控制出汤时间。后面几泡可以高冲与茶叶面上注水,激发茶叶內质。直至茶汤中出现明显的茶底味。 冲泡过程中,除了茶汤滋味之外,还要细品每一泡之间的落差。普洱茶最精华的在4-6泡之间,需细品。 点评: 滋味:口感清爽,刺激度低,辨识度高。 香气:清香蜜香共伴入汤。内敛馥郁。 汤体:茶汤饱满,胶纸丰富。 体感:生津回甘平稳悠长,犹如泉水悠悠。 外观:茶底完整肥壮,鲜有红边焦点 稳定度:2-8泡过度平稳 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这段大家随便看看,有自卖自夸的感觉 列出来是作为一个点评样板模式 略过略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