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夷2337 夫夷2337
关注数: 13 粉丝数: 71 发帖数: 4,498 关注贴吧数: 6
邵阳县白仓高跷展小城非遗风采 中国邵阳县网讯(通讯员 吴智睿)5月21日,记者获悉,邵阳县白仓镇入选湖南省文化厅公示的2018-2020年度“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白仓镇流传至今的民间文化艺术有很多,祁剧、花鼓、阳花小调等民间艺术曾经风靡一时,但最具地方特色的要数白仓高跷。2008年,白仓高跷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白仓高跷又名踩高脚,是土生土长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相传清朝咸丰年间,白仓连遭旱涝灾害,瘟疫流行,为祈求平安,人们用踩高跷的方式来求神拜佛,祭祀神灵。后来,逢年过节和重大庆典时,人们便踩起高跷、扎起故事以示庆贺。白仓高跷以戏剧化的造型在高跷上表演,表演节目丰富,有舞龙、舞狮、耍大刀、土地戏狮、西天取经、阔老取亲、八仙过海等。高跷的高度从1.5米到3.1米不等,人站在高跷上表演自如,其异乎平常的高度和奇特高超的表演技巧全国罕见。   为促进白仓高跷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邵阳县、白仓镇以及社会资金每年在白仓高跷上的合计投入不低于30万元,为其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并通过高跷技艺培训班、创新高跷表演方式、新增表演节目、开展多形式的展演活动、授徒传艺等方式提升其传承和发展实效。白仓高跷队伍因此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21人。   白仓高跷不仅深受邵阳地区的群众喜爱,且多次应邀在广东、广西参加演出,其中在广东广州演出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十年来,白仓高跷共参加各种类型的宣传展示展演活动10余次,商业性演出30多场次,观众人数不少于100万人次。
邵阳县:魅力小城绽放非遗文化风采 红网邵阳站7月19日讯(通讯员 刘飞)7月18日上午,湖南邵阳县非遗文化艺术展演在新落成的全国重点镇、新型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心广场举行。该县知名非遗“守”艺人齐聚一堂,共同展演该县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项目,让市民现场“零距离”感受、了解非遗文化。   邵阳县民俗文化丰富。近年来,该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功申报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3个。对“扎故事”、高跷传统曲目逐渐推陈出新,既保持了古俗风貌,又创立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从而逐步演变成一种颂扬民族精神与民族英雄及歌颂百姓火热生活的群众性自娱文化节庆民俗活动。它以形象达意、流动表意,被人们称为老百姓的“流动舞台”。   邵阳县下花桥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衡宝战役五龙岭战斗在此打响。该镇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投入10亿元建设山水园林建设示范镇,一座兼具现代农业观光示范、传统民俗展演、宜业宜游商居的江南魅力小城镇初具规模,被国家住建部列入全国重点镇、新型城镇建设示范区。   此次展演由邵阳县宣传部主办,邵阳县文体广新局、县旅游局、下花桥镇、非遗中心、湘林集团等承办,共展演该县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7个。 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充满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项目展演节目,既有曲调活活泼、诙谐幽默的邵阳南路花鼓戏,又有本县风情的蓝印花布旗袍秀,更有出身本土的著名歌手、星光大道周冠军阿苗千千、罗怪才的精彩表演。   精彩的文艺表演结束后,在魅力新城的大街小巷进行了非遗文化巡游,展演的“主角”是以《西游记》《白蛇传》《假人背真人》等传统题材的高空艺术扎台戏、精彩绝伦的高跷及民俗文化传人手艺秀,并配以舞狮、彩龙船、根雕艺术等民俗表演,扎出的故事栩栩如生、扣人心弦,展出的民俗文化美轮美奂,吸引了3万多群众前来观赏拍摄,感受本土非遗文化的精彩魅力。
邵阳县湘商产业园项目案例 园区位于县城北部新区,规划1.58平方公里,分三个主导产业区,发展建材精深加工、服装鞋帽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计划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积极打造中小微型企业孵化器。 区域概况 邵阳县地处湘中偏西南,总面积1992.45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该县农业特色突出,是湖南省粮食、花生、油茶、柑橘、辣椒、烤烟、黄花、生猪、杂交奶牛等商品生产基地。境内矿藏丰富,石膏储量全国居首,煤储量居全市第一。工业基础较好,门类齐全,生产的五金产品建工钻获轻工部“金龙”腾飞奖,为邵阳市出口拳头产品;双洲牌皮鞋获全国鞋饰评选“金鞋奖”,全国儿童用品评选“百花”奖。交通区位 园区东靠洛湛铁路和二广高速公路,西接新建的邵阳大道,南、北临塘渡口、九公桥二个高速公路连接线,207国道贯穿其境。 产业基础 优质稻、烤烟、油茶、生猪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并先后被授于全省现代烟草生产示范县、国家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基地县、“中国茶油之都”等系列命名、冠名。拟依托丰富的石膏资源,引进国内大型建材企业,大力发展石膏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依托“茶油之都”的资源和品牌,大力发展以食用油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发展制衣制鞋业。 招商项目 园区现有5大招商项目,总投资达20.9亿元,包括湘商产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湘商产业园路网建设项目、湘商产业园石膏产业基地项目、邵阳县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等。 服务说明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邵阳县蔡桥乡:“金猪”催开幸福花 红网时刻5月13日讯(通讯员 陈平常 曾慧)“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帮扶,送我一头猪仔比什么都好,现在猪肉行情这么好,养一头猪至少可赚3000元,我一定把它养好,坚决实现脱贫目标!”5月12日上午,湖南省邵阳县蔡桥乡乐山村的村民们可高兴啦,该乡党委书记蒋丰华带领扶贫队员们给他们送猪仔来了,该村贫困户吕开银一边接过猪仔一边说着感激的话。 为扎实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深入落实产业富民政策,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蔡桥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认真探索,大力推出了“家庭牧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深入摸底调查,为有养殖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扶贫猪仔”;每个贫困户至少养猪1-2头,力争年增收3000-6000元;为每个贫困户确定一个家庭牧场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免费指导科学养殖;年底,由乡政府组织开展“年猪认购”活动,采取客户认购、电商销售、扶贫购买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确保贫困户饲养的土猪卖得出,稳增收。 贫困户吕开银一直是乡党委书记蒋丰华十分牵挂的贫困对象。吕开银先天视力缺陷,因长期不治视力逐渐下降,至2015年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可视距离不足1米,经鉴定为视力一级残疾。更不幸的是,2017年其独生子又患上精神二级残,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干点小农活来支撑。吕开银成了大家公认的贫困户。为帮助吕开银尽快脱贫,蒋丰华多次来到他家走访慰问,为他送去衣物等生活物资,与他促膝谈心,共商脱贫办法。在得知他有养殖意愿的情况下,为他送去了1头猪仔和两袋猪饲料,鼓励他一定要坚定脱贫信心,要相信风雨过后定会有晴天。
邵阳县:白新高速征地拆迁忙5月1日以来,在邵阳县白仓镇塘代村 邵阳县:白新高速征地拆迁忙 5月1日以来,在邵阳县白仓镇塘代村,白新高速邵阳县协调指挥部征拆组和沿线乡镇、村组干部放弃“五一”休假,抢赶工程建设进度,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征地测量工作,一片忙碌景象。 白新高速是我省今年首个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项目起于邵阳县塘渡口镇蛇湾,止于新宁县回龙寺镇峦山村,途经邵阳县4个乡镇(塘渡口、白仓、塘田市、金称市)16个行政村。为确保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该县实行任务责任双分解,定岗定责,到村、到人,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处理。各级项目协调指挥部严格推行“任务、时间、质量”“三单”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协作,按工作计划倒排工期,按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在时间、质量和安全上精益求精,依法依规协调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塘田市镇白伏村九组村民刘某花签订完拆迁补偿协议后,率先搬家,村里其他拆迁户纷纷以她为榜样,配合镇村工作。该县征地拆迁、迁坟、腾地等按下“快进键”。 据了解,目前该县的三杆、水系路系调查已全面完成;土地测量完成1259.41亩,约占任务总量的50%;坟墓搬迁完成40冢,预计5月底清表腾地全部完成,为项目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 (张佳伟 刘 飞 王中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