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l☜😈 huaisha831116
关注数: 48 粉丝数: 76 发帖数: 4,564 关注贴吧数: 5
【回望老包头】老包头的燕商传奇 古来称现在的“京津冀”为 “燕赵”之地。大多数人都知道老包头历来是山西人居多,其实包头历来也和燕赵大地有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京绥铁路1923年通车之后,包头大批皮毛和油料、地毯等销往北京天津,京津冀一代的商人也看中包头这块福地,纷纷前来投资,使包头的京货业异军突起,为包头成为北方商业重镇奠定了雄厚基础。 清乾隆年间,河北就有一些回族以贩卖役用马匹为业,往返于包头、北京、河北之间。初期以贩运役马为主,后逐步开始贩运牛、羊、骆驼等牲畜,销往北京马店、骡马市做役畜或供清兵骑用,同时也销往河北等地,供农民做畜力,牛、羊则供民众食用。 1918年包头商店大小共1200余家,而到1926年,包头工商户已经达到了2000余家,这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商人办起来的。据《包头市志》记载,京货业专门经营绸缎、布匹、鞋帽,1936年有字号53家,超过了包头的传统行业皮毛业(46家),资本238583元,也超过了皮毛业(174957元),店员总数和营业额位于皮毛业之后,排名第二。前街著名的绸缎百货店有德铭号、德华兴、裕丰恒等,有永升斋鞋铺、长利斋鞋店等,著名的糕点铺复德和、著名的饭店聚德成等等。这些京津冀商人开设的店铺特别注重店面的装饰和广告宣传,店铺大多是两层楼,外观富丽堂皇,广告除了幌子外,还有大量的墙体字、海报、传单等,再加上一口地地道道的京腔,让听惯了山西话的包头人感到特别新鲜。 德华兴是当时包头市首屈一指的百货店,有鞋帽、百货、服装,商品齐全,在河北人邢荣轩的苦心经营下,本着薄利多销、和气生财的宗旨,以货优价廉赢得了信誉,招来了远近顾客,每天川流不息,七间大楼的门面,矗立在包头的市面上,甚是壮观。复德和是河北省香河县人林晓峰开设的做糕点的一个著名店铺。形状像座三层楼,这是当时包头县最高的建筑,上面有用砖雕刻的各式图案。 河北人不仅在缎庄和百货业方面做得风生水起,其他行业也毫不逊色。当时在东前街有三家金银首饰店,分别是义生楼、永玉成、凤祥金店,这三家金银首饰店都是河北人开的,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作坊,由于做工精细、品种繁多很受欢迎,特别是旅蒙商人带到牧区销售得到蒙古族王公贵族的青睐。餐饮业中有北京回族人士李士城在西前街开设的德兴斋,主要经营卤腐酱牛肉,每天购买者排长队。天津饭馆有福聚成、义聚成、聚德成等,让人品味到了最正宗的京帮风味。 京津冀商人在包头创办的企业解放后大多实现公私合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内支援包头和包钢建设,又有许多来自京津冀的企业和职工来包头落户,如电机厂、开关厂、大福林等,他们发扬燕赵人“革新包容、进取有为”的精神,为包头发展成为祖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做出了重要贡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