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棉人
拾棉人
我回来了!
关注数: 128
粉丝数: 295
发帖数: 8,295
关注贴吧数: 719
30岁以后的日子 一个严肃的年纪,一个失去希望的未来,一个垮掉的人
求陪练 求陪练
到乐用车是倒闭了吗?? 到乐用车是倒闭了吗??
温州到乐共享汽车倒闭了吗? 有了解的朋友能说下吗?押金不知道还能不能退出来
明天8.10登岛,12点鳌江的船票
【Android反馈】你变了 百度贴吧客户端9.0.8.0, 5.0.2, vivo X6A, WIFI:推荐充斥着无聊的短视频,智能顺序更是让“顶贴”这个词报废,发个新帖,一直零回复。用了这么多年,渐渐的不喜欢你了,再见
每日一句话! 每日一句话!
现在的心情
随便说两句 随便说两句
大雨
做了一张海报,送给自己
舍不得谁,是因为不想这么快去面对明天!
大佬们去健身房都背什么包?新人 大佬们去健身房都背什么包? 新人第一次去健身房,求推荐
淘宝做兼职设计师,一个月能挣多少?
哈哈,还是那样,这**的生活依旧没有任何改变,矮穷挫,啥能力没有,这种生活,其实理所应当
【励志交流】其实
【知识普及】聊聊天 半夜醒来,心里憋屈,来个人谈谈
我在成都 有同城的吗?
有时候 有时候我很好,但有时候,不。
找几个喜欢街头健身的朋友。 我在青羊区苏坡乡。
两个字的心情
今晚苏坡怎么那么多特警?
2015年5月,成都,我们相遇并恋爱了,手拉手把成都逛了个遍,后来却分手了,两年后,我又来到了这里,我哪里也不想去,地图上太多地名会让我心痛,所以,每个星期天,都是一个折磨,反复的思考两个问题,我能去哪儿?和谁去?
雨后 昨晚的漂泊大雨终于结束,清晨的窗外一片鸟语花香,被大雨洗涤后的植被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而床上的我,却不想出去呼吸这雨后的空气,这该死的地方我曾经来过,而且几乎都逛了个遍,可是,那时候有你…
这个吧,估计没人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满意,可能每个人的一天都平淡的令人无味,可能每个人的一生写成故事倒给钱都没人愿意看,我们都很平凡,在哪儿都不显眼,我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可以意淫一下,所以我想在自己平淡的生活里,加入一些纯属虚构的事
好想大声的叫出来 寂静又狭小的空间里,蜷缩着一个个孤独的我们 窗户之外,是这个霓虹笼罩着的城市,成都的夜晚同样喧闹,车轮呼啸而过的马路,夜空里闪烁着灯光,准备降落在机场的庞然大物,泛着寒光的铁轨有节奏的颤动,载着期待和思恋的列车缓缓驶向终点站,亦或者离开… 每分每秒,都有人为了生活而无奈的奔波,如同那个深夜,我再一次把行李搬进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这里曾给我满满的幸福的回忆,如今,留下的却只剩回忆 就这样,在每个不同的地方,带着同样的无奈,画着同样的圈,身边熟悉的笑脸一个个消失,如同我消失在他们的世界一样,大多数的第一次见面,都成了最后一次,或许一个地方,还有着你不舍离去的人或事,但生活的浪潮不得不把你推向别处 在经历了这些苦辣酸甜之后,我们真的能一笑而过吗?还是一直以来,心里都有一个角落用来掩藏那些令人语塞的回忆,离开房间时,我们成了一个坚强的别人认为没心没肺的人,当回到属于我们的这个狭小空间后,却一个人再次沉浸在心底那个装满回忆的角落 不想面对现实,却再也回不到过去,只能这样,带着昨天的泪痕笑着等待明天 我,只想要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的吼出来…
致每一个迷茫的人《一个人时正确的独处姿势》 你需要「平静的独处」。 我这些年越来越理解的一件事就是:很多时候,能够“不做什么”比起“做什么”来更加重要。 当人在迷茫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对未来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的会对未来产生恐慌和焦虑。 基于这种焦虑和恐慌的驱使,会令我们本能的想要“做些什么”来缓解、掩盖、和躲避自己的焦虑。 有些人会选择用工作,健身,看书等这些“上进”“努力”事情来掩盖焦虑,他们会认为,当他们在看书,健身,工作的时候是在“变好”,于是就能够在心理上获得一种“最起码我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幻觉」。 这样他就能短暂性的有了一个方向和目标,他“好像”就知道了自己往哪儿走,于是就“暂时”不焦虑了。 有些人会选择用毒品,性爱,网游等来麻痹自己,他会不断地追求从这些事情上获得快感,从而麻痹和忽略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总而言之,我们会拼命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来追逐,从而就能够确认自己的存在,不至于被对未来的恐慌所吞噬。 但事实上,我们的内在又好像是“分裂”的。 你一方面“想”追逐这个目标,另一方面又“不想”去做这件事。 或者是,今天你给自己定了一个一周目标,周一和周二你执行的很好,但是到了周三,你忽然丧失了所有的热情,对这个目标一点儿都不想去达成了。 那个“想”去达成目标的你就会很焦虑、很担心。 但这种焦虑往往不仅仅只是由这一件事你没有去做所引起的,更多的是因为你被一种“如果以后我都是这样“分裂”的怎么办?我要是永远像这样没办法执行了怎么办”的更大的、更深层次的担忧所引起的。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尚未整合的自我冲突」。 应该有不少的人都熟悉精神分析中的“自我”“本我”“超我”这个精神结构的理论。 你的“本我”只贪图享乐,它只想追求当下的欢愉,而没有长远的眼光与对现实的认知和分析。 你的“超我”则是个英明神武的好人,它代表着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所以它总是和“本我”出现冲突。 你的“自我”是这二者的协调者和统筹者,它要尽力让二者不要总是打架而是协作共进。 当你对未来迷茫时,你深谋远虑的“超我”就开始担忧:以后怎么办?要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没用的废物被别人看不起怎么办?以后吃不上饭怎么办? “超我”就提醒“自我”与“本我”要赶紧想办法做些什么。 但是“本我”一摆手:““超我”你想那么多干什么?来来来,让我们喝完这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超我”表示我喝你妹啊,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喝喝喝喝!然后你的“超我”和“本我”就掐了起来。 于是,“焦虑”就因此而产生了。 由于我们的“自我”这个协调者往往发育的不是很成熟,所以它通常会拉偏架或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协调和处理这二者的冲突。 那些偏爱超我的人,就会用“工作、读书、健身”这些事情来缓解焦虑; 那些偏爱本我的人,就会用“网游、性爱、毒品”这些事情来麻痹焦虑; 但无论你是用哪一种拉偏架的方式获得了暂时的平静,这始终都不是真正的问题解决之道。 只要你的“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还在,你的“迷茫”就会一直存在,因为你会不断地试图寻找一个答案,于是你的焦虑和恐慌始终都无法真正被解决。 因为问题的本质在于你的内在精神结构的冲突,所以外在层面你所做的这些都无法“直接”对你的内在结构发生影响和作用,所有的外在行为,也包括心理咨询,都只能“间接”的去影响你。 我们时常说,要达成和父母的“和解”,要达成自我的“和解”等等,但这种“和解”本质上是无法被“催熟”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缘。 就像一对发生了激烈冲突的夫妻,你强迫他们握手言和,抱一抱,做个爱,假装一切都好了,这不仅是无益于根本问题的改善,反而还是有害的。 因为他们内心对对方的不满和怨恨还是存在的,用表面的平和将怨恨和不满掩盖住只会令矛盾在暗地里积累的越来越大,对对方的成见越来越深。 他们两个都需要时间去释放自己的情绪,反思自己的行为,再加上合适的时机,他们才能够“真正”的握手言和,并且不仅是会和好,而且还会比以往更加的亲密。 而在你的“自我”“本我”“超我”这种“三角关系”里会更为复杂。 可能这三者都认为自己没有错,都认为自己的在做的事对的事情。 本我认为它在努力让大家都快乐,超我觉得自己在努力令大家在现实社会生活的更好,自我在努力协调大家的关系。 但最后的结果是,你内在的这三个部分在不断地产生激烈的冲突,同时每一部分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会觉得其他的两个部分怎么就那么不“理解”自己呢? 有些人是他的自我经常和本我一起玩,他会逃学,追求性爱,没日没夜的打游戏,那么超我就总会感觉自己“被冷落”; 有些人是他的自我经常和超我一起玩,他会很有责任心,拼命工作,很少享受,那么他的本我也总会感觉自己“被冷落”; 这种“被冷落”所导致的一个很有可能的直接结果就是:你的这一部分精神结构会退化、萎缩。 一个天天加班的工作狂会逐渐无法享受到快乐,有时候他不得不通过SM、吸毒等这些高强度刺激的事情来令自己获得享乐体验; 一个总是放纵自己的人会逐渐丧失自制力、上进心、和道德感,他可能一辈子都在自身的欲望上兜圈子,而无法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和自我实现; 至于那些没有“自我”,强行要“本我”“超我”一起玩的人…………我们通常会在医院精神科见到他们。 所以为什么在一开始说,当你陷入迷茫的时候你应该让自己「平静的独处」呢? 因为你需要给自己的内在精神结构以时间和机会去沟通、冲突、协调、成长、退行、整合、分裂。 当你的内在精神结构出现冲突时你的确是很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本身就是你的自我在整合的过程。 我们甚至可以稍稍偏激的理解为:人格整合的过程,就是痛苦的过程。 但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说:那我痛苦了这么久,也有很多人痛苦了一辈子,但精神结构却始终没有得到整合,我的确经历了痛苦的过程,但最后却并没有完成整合,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根本上来讲,痛苦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的痛苦。 另一种是试图逃避痛苦所带来的痛苦。 比如:一个人在失恋了之后,为了逃避失恋的痛苦而马上找了一个新欢。但他和这个新欢实际上并不能很好的相处,反而是对双方的折磨。 再比如一个人为了逃避承担责任的痛苦而做着一份简单轻松的工作,这个时候他必须承受的是面对枯燥的生活和无意义感的痛苦。 当我们直面第一种痛苦,并能够从这种痛苦中吸取经验和反思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获得成长,精神结构才能够得以整合。 而第二种痛苦往往只会给我们带来折磨和损耗,它不仅无益于我们精神结构的整合,反而会加剧我们内在自我的分裂。 但这第二种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太过常见了,并且每个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以至于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种痛苦的存在。 当我们在迷茫时,很多我们试图去做的事情,其动机往往都是第二种,即逃避焦虑和恐慌带来的痛苦。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在迷茫的时候“做些什么”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你做的越多,焦虑越多;焦虑越多,就越迷茫。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平静的独处」就能够让我不迷茫,不焦虑了吗? 恰恰相反,让你平静的独处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迷茫,更好的焦虑。 “那迷茫、焦虑,这些问题就不解决了吗?”你接着问。 首先,迷茫和焦虑本身并不是问题。 其次,迷茫和焦虑是无法被“解决”的。 最后,也许“不解决”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你觉得看到现在反而更糊涂了? 那就翻上去重新再看一遍,我想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以上。 哈哈哈哈哈哈,我怎么可能那么坏,讲到最紧要的关头就不讲了呢! 你听好。 让自己“平静的独处”的目的,是「允许」你的内在起冲突。 允许冲突的发生,是为了「和解」的达成。 就像一对情侣吵架一样,只有令他们彻底的把各自对对方的不满、对对方的不爽、对关系的不满意全部都倾吐出来,发泄出来,这个冲突的过程也许会很激烈,甚至会动手。 但重点在于,只有冲突发生,双方才能够出现“深层次的”、“真实的”沟通,信息才能够得以交流,问题才能够得以暴露。 然后,冲突才能够被解决。 双方才能够相互理解,才能够意识到自身有哪些问题,才会去反省,才能够改进。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冲突的过程中,双方加深了了解,所以,在对未来的愿景上才能够出现统一和整合。 没有“真正的”冲突,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解。 让自己“平静的独处”,就相当于是你在允许你的内在出现争吵,相互表达看法,试图相互说服。 更重要的是,只有你给自己时间和机会,很多深层次的认识,很多一直隐藏的想法才能够浮现出来,这才能够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解”。 也许你在今天很迷茫的时候,决定要开始健身和写小说。 在经过三个月“平静的独处”之后,你的决定还是要健身和写小说。 表面看起来你的行为是一样的,但这两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首先是前者的动机是逃避驱力,而后者的动机是追求驱力; 然后是在前者中,你的这个决定还是会不断地受到你内在其他精神结构部分的冲击,可能到了明天你就会犹豫这个决定该不该做; 但是在后者中,你的这个决定却是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做出来的,这个决定是稳固的,是成熟的。 用最直白的比喻来说明,就相当于是,有几个人在争当谁是老大,前者的情况是,你随意指定了一个人做老大,那么其他几个人当然会不服,想反抗; 而后者却是,你让这几个人自由厮杀,最后胜出的那个人,他有着最强的拳头,他有着不可违抗的威严,所以这个人当老大是没有人再敢反抗或者不服的了。 而如果你这个时候试图要做些什么来“解决”你的焦虑,你去健身,你去打游戏,你去泡妹子。 就好比你强行把一对吵架的情侣分开,或是带他们去玩很刺激的游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俩都很开心,但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丝毫的帮助。 在最后,我想你可能还有的一个担忧就是:如果我的内在总是这么斗争下去,我总是没办法得到整合那该怎么办呢? 那么在这里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如果你相信现在的自己,允许冲突的发生,允许焦虑的存在,允许暂时的你无所事事,那么你当下的活力与欲望就能够自发的冒出来,推动着你去做很多事情,于是你的焦虑自然而然的就不存在了,而且你会活的很充实。 但如果你怀疑自己,你对于允许自己“平静的独处”这件事不够放松,那么你的内在就是紧张的、瑟缩的,你的内在精神结构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去沟通和冲突,最后你当然也没有办法走出迷茫和焦虑。 我的直觉告诉我,也许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不在少数的读者已经放弃了要允许自己“平静的独处”了,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同时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相信自己,所以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完成内在的和解,所以他宁愿去选择“规划点什么,去做点儿什么”这种更轻松的“解决”方法。 但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是,你已经习惯了和自己背离,所以才不相信自己。 你也已经习惯了逃避痛苦,所以才无法理解、也不敢直面第一层的痛苦。 但你要允许自己,允许自己去做出一些尝试,允许自己可以先试着离你的恐慌,你的焦虑更近一些。 也许你只需要能有这么一点点的尝试就会发现: 唯一令你焦虑的,就是你的焦虑本身; 唯一令你恐慌的,也是你始终对恐慌的逃避。
都别说话,看看就好 今早起床,因为昨晚的一个梦,导致醒来的情绪极度不爽,于是一个电话到公司,请假一天,不,这不是任性,这只是我在这个时冷时热的世界里所诞生的对规则和权威的一种淡漠
如影随形 静默了十几秒,悬停在屏幕键盘上方的手指终于有了动作,正如你现在看到的这句话,就是我沉默了那十几秒以后的成果
【分享】扯淡 半夜了,当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别人在睡觉
山河钟内打两拳 又是一章?
又是淫荡的一章 唉…
进不去了 为什么老是这么多问题
又梦到你了 可是谁又记得我呢
回家过年,转让自行车 买了不到半年,白菜价200,水暖市场里
进来吧 这时候了还在逛贴吧,无非就是找个聊天的人,那现在,你找到了,来聊吧
各位大神帮忙参谋一下 做了个包装,领导说版式有问题,但我不清楚问题在哪儿?望各位大神能够替小的指点迷津
这个吧何时成了看病的地方了? 大部分帖子都是看身体的毛病,身体出了问题应该去相对应的贴吧对号入座啊?来这儿搞的乌烟瘴气的
有没有玩滑板的?
我来告诉你 什么叫孤独
求救~ cdr如何设置打印整本画册
小碧池的成长对比照 我养的时候和老妈养的时候
【求助禁止留联系方式】各位大神能否帮做个封面? 小的实习三月,不懂设计,做了n套方案不合格,求大神帮帮忙 卫浴画册,简欧风,主色调红
各位大神怎么做画册封面的? 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思路吗?
还你们一个195身高的大男神 由于客户的代言人是贺刚,但因拍的照片姿势太过局限,需要重新p身体,于是本少把他变成195大高个
随便说说 我们都渴望被关注,被触碰,但我们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很难安慰彼此,这就造成了为何逛了这么久的孤独吧却仍然孤独的情况,当退出贴吧后,就又进入了孤独无助的状态,虽然当下有很多聊天工具可以让我们和世界接触,但是大多数人都有固定的良好的朋友圈子,所以他们不可能一直陪你聊天说话,他们有可能6点和朋友出去吃饭,7点去逛街,9点去k歌,上厕所的时候和你聊上几句,那么对于孤独感附身的我们来说,偶尔的交流是不够的,加上空间朋友圈发的各种代表生活非常美好的照片而你手机里只有保存别人的,的时候,就更加让我们觉的自己活的有多单落寞,正因如此,我们才聚在这个平台,不断的发帖和评论,或倾听或公布自己的烦恼,来释放一些自己压抑的情绪,但对于缓解孤独带给我们的困扰来说,还远远不够,那么,怎样做才能够真正拜托孤独呢?我要是知道我就不会写这帖子了
我谁呀?
周日无聊 来一个能聊一天的人
【分享】幽默吧怎么了? 翻了一页不到,就看到了自己15号发的帖子
你挑个主题,我陪你聊
向未来的我致歉 请原谅现在的我无所作为,虚度光阴,但是,在平凡生活的枷锁里,没几个人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只能任由自己在黑暗里跌跌撞撞,本该在拼搏的年纪里为成功的你奠定一些基础,但是我出了问题,我也曾热血过,但是现在,我只能按照生活规划的步伐随波逐流着,我只能这样了,原谅我的差劲
循环 时隔一年,我总是在自我毁灭以后的后悔中度过
【分享】贴吧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吧务呢?
【知识普及】公开自己曾经的内心世界 写日记一年多,全在一个个人吧里,也不藏着掖着了,公开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知道,在世人眼里,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海城是哪个省的? 我在浙江温州龙湾
#一楼献给国家#海边,在哪儿? 如题
这个酒驾广告怎么样?
求best歌词! 跪求!
【分享】你女朋友跟你说过最霸气的一句话是啥?
【分享】幽默的人 里边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