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饭 For灬Freedom
呆呆的萌你一脸
关注数: 98 粉丝数: 290 发帖数: 13,447 关注贴吧数: 76
【魔龙联盟】技术向 主持人:当今二次元、休闲竞技、独立游戏崛起,老三样品类获取用户成本攀升,吴总怎么看? 吴子强:今年每家发行每家CP都在说要做二次元,但实际上二次元我觉得从去年到今年有比较大的变化,两年前大家说到的二次元就是老三样:立绘、声优、剧情。但实际上今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传统做数值游戏做三次元的CP开始进入到二次元。首先他们有着非常好的数值模型,然后他们有非常好的传统技术积累,这实际上是非常多的二次元团队所不具备的。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团队说的最多的话是“我们很懂这个群体,所以我们自研自发。”然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二次元实际上渠道非常的垂直,TapTap,B站、新浪微博这三个阵地,把用户服务好,基本上一个20人到30的团队维持温饱甚至奔小康是没什么难度的,所以很多这个小团队会觉得自己会做二次元用户理解和喜欢的产品,可以自研自发。 但实际上当你真正踏入这个二次元品类发行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规模的发行公司,在一款二次元产品推广的资金投入上,保守估计是不少于1500万到2000万的,刚才大家也提到,就说什么叫好产品?其实我觉得没有好产品、坏产品之分,只是看产品跟发行的规模,体量和市场预期是不是能够匹配。就像很多二次元团队自己发一个产品,可能一个月两三百万,他觉得挺滋润。实际上像到我们有一定规模的发行公司来说,你连这个公司日常的正常开销都维持不了,所以我觉得后面二次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厂慢慢地开始踏入这个领域,我觉得二次元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另外一个层面上,现在二次元已经被完全的泛化了,不像原来我们说它是个亚文化,从用户的调研数据来看,现在的这个主流的二次元产品,主流用户的平均年纪在14到28岁之间,也就是90后95后甚至00后,当这群人他们在成为主流消费人群时候,那我们看他们是看个什么样的东西成长的?国漫、女性向漫画和动画成长起来,所以实际上跟我们以前理解的二次元已经不一样了。我们以前说二次元可能就日本的动画片,日本的漫画,但实际上现在真正的90后00后,你拿些日本老IP反而会不买单。真正为了这些IP在买单的实际上是30岁朝上的用户,跟我们现在其实整个手游的主流人群定位其实已经没有那么的符合,甚至前段时间《梦幻模拟战》做了两次删档测试,数据非常好,但我听说它的用户平均年龄是37岁。 实际上现在产品越来越细分化,包括二次元的定位也是,产品究竟是定位核心二次元还是泛二次元,到底是卖的画面,比方说像《明日方舟》这样,产品还没有出来光靠两张立绘预约玩家数量就上十几万;还是卖的是情怀,比方说某些产品的重置,据我所知今年会有几个二次元产品会有重置的版本出来,玩法上没有什么变化,但画面更加精美。 二次元大家一直说它是一个品类,其实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概念,它只是厂商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比较精准的定位,强行给自己打的标签。所以在这个点上我觉得不管二次元也好,老三样也好,发行研发其实还是要找准自己抓的到底是哪个目标用户群,心理预期的市场规模预期到底是多大,在相应的匹配的投入下面,去找合适的CP、合适的发行渠道和合适的产品。 主持:非常无私的分享。最后想问一下就是我们在座的成员们,你们觉得就是你们从事发行工作以来,错过最可惜的产品是什么?拿我个人来说的话应该是《梦幻诛仙手游》。 吴子强:客观讲就是在手游时代,我签的产品都比较谨慎,所以其实基本上我放弃的,的确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在端游时代,有一款非常让我遗憾的产品是《天堂》。 宋平:这个问题很伤感啊。错过了的里最让我们心痛的,也算是公司的“反思纪念品”吧,有两款,一款是《口袋妖怪复刻》,当时报价给我们是80万!我没有签的原因是担心侵权,现在我觉得跳几次楼都不为过,第二款是《九黎》,我们一共有九个人测,八个人的评测反馈是美术质量极好的ARPG,我看到前面几个我挺心动的,看到ARPG我放弃了,因为我觉得我们可能发不了ARPG。 刘传刚:我觉得有两款,一款是《冒险与挖矿》,因为它其实最早是页游,当时页游的时候我是玩了大概至少有半年,那会儿根本就没有这个类型的手游出来,然后我想找很多人来做,结果大家都都不愿意做。另外一款是《极无双》,当时领导觉得三国题材在港澳台市场费用太高了,最终就这样错过了。
聊下现在游戏的现状 这种“命运的玩笑”实则在游戏行业内已然屡见不鲜,不论是堪称二次元品类一霸的《碧蓝航线》,还是年初霸占无数少女手机的《恋与制作人》,实则都属于曾经被不少海内外发行错过的“爆款”,甚至有发行表示,为了自己错过的某款产品“跳几次楼都不为过” 那么发行们因何会错过这些爆款,对于资深发行而言,他/她错过的最后悔的一款爆款又会是什么呢? 2018年8月2日,龙虎豹受邀参加了以“为真游戏开发者发声”的CBD全国手游引进圈3周年专题活动。在会期间除了精品路演外,6waves张伟、绿洲科技马丁、深圳探娱互动副总裁宋平、上海晨之科副总裁吴子强、CBD上海分会会长刘传刚,在CBD组织发起人冯少的主持下,就当前手游行业中,那些被错过的爆款产品展开了分享,龙虎豹仅将其观点整理出来,供相关从业者们参考。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发行永远缺产品,自进入移动行业以来,这句话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了,我们看到任何一家发行商都会定期展开内部产品推荐会,然后这里面PASS掉的优质项目,基本上在一个月内,甚至当天,甚至在同时,就马上被其他的甲方签掉了,那么发行商们在这方面有没有专门的进行统计和复盘。 张伟:其实有做过一些复盘,坦白说,国内这些优质产品基本上不太会漏掉,但是可能会被运营PASS出来,最开始错过比较大的一个产品是《碧蓝航线》,这个产品其实最开始是有给他们offer的,但是后来因为他们当时应该可能还是要跟其他家合作吧,所以最后其实也没有签下来,因为当时拿到的也只是一个Demo,我们也就没有特别下狠心给一个很大的offer,最后产品上线后的成功大家也就都知道了,为此我们蛮郁闷。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