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646 失眠646
关注数: 17 粉丝数: 71 发帖数: 7,206 关注贴吧数: 4
你拿枪打了我,我依然相信那只是枪走了火 二战期间, 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 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 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 他们在森林中艰难跋涉, 互相鼓励和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 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 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 依靠鹿肉,又能度过几日了。 也许是因为战争的原因, 森林中的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 除了那只鹿, 他们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动物, 仅剩下的一点鹿肉, 背在年龄较小的那位士兵身上。 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 经过一番激战, 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他们自以为安全的时候, 只听一声枪响, 走在前面的年轻士兵中了一枪, 幸运的是仅仅肩膀受了伤。 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过来, 害怕得语无伦次, 抱着伙伴痛哭不止。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 两眼直直的。 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 身边的鹿肉也没有动。 谁也不知道, 他们那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第二天,部队找到了他们。 事隔30年, 那位受伤的士兵说: “我知道是谁开的那一枪, 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 在他抱住我的时候, 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 但是当晚我原谅了他, 我知道他是想独自占有鹿肉活下来, 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 此后30年, 我装着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也从不提及。 战争太残酷了, 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家。 战争结束后, 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 他在他母亲的遗像前跪下来, 请求我的原谅。 我没有让他说下去, 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 我没有理由不原谅他。 一个人, 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傲慢无礼、 狂妄无知要靠极大的心量。 受不了恶意诽谤, 纠结于此, 只能对自己造成致命的伤害。 以德报怨说着很简单, 但与其说是回归仁慈、 友善与祥和, 不如说是放过了自己。 安乐吉祥的生活从何而来? 是:忍辱。 大多数人际关系中, 痛苦往往来自于身边最亲近和信任的人 伤害了自己 (事实上这是头脑的错觉。 同等的伤害,我们会因为关系越亲近, 在情绪上显得更难以承受而已)。 但真正的问题是: 即使事情已经过去很久, 受害者都还记忆犹新、反复回味…… 于是,当意识聚焦于痛苦与怨恨时, 自然失去了向前看、拨出泥淖的力量。 结果楞是让别人的一次过失, 惩罚了自己一辈子! 是啊,干嘛不放过自己呢?! 读到此, 相信你会和我有同感: 这是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人生不过这短短的几十年, 我们到底该如何度过呢? 有些人,遇到一些事, 就把自己的心锁在“牢笼”之中, 整天愁眉紧锁,甚至苦大仇深, 甚至生不如死...... 人生的一切人事物, 只有一个目的, 提醒你成为更有智慧、 更有爱心、 更有创造力量的人...... 放下别人的错, 解脱自己的心。 正如文中年轻的士兵, 他居然能够在当晚原谅、 当晚放下! 看起来是原谅别人, 其实是放过自己。 是的,真正伤害你的, 往往不是事情本身, 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与其怀恨在心、终苦一生, 不如立即放下! 人生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最后想起一句话: 信任是什么? 信任就是你拿枪打了我, 我仍然相信那只是枪走火了。
希望天下的父母懂得儿女的心 孩子幼小,他们没有生存能力,他们渴望父母给他们吃,给他们爱,给他们温暖,教给他们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在他们困惑不懂事的时候,给他们排解心灵上的困扰。 他们很小,他们需要保护,他们需要父母陪他们说话,他们渴望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他们需要父母陪他们玩,一起逛公园,一起旅游,一起下饭店,一起游泳,一起去接触他们感兴趣的世界。 他们在外面受到欺负,他们希望父母能给他们撑腰。他们取得了好的成绩,做出了高兴的事,他们希望父母一起与他们共享欢乐。 他们很弱,他们希望依偎在父母温暖的港湾里,他们希望父母给他们一个天堂般的家,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他们很弱小,他们希望生病的时候,父母陪他们一起去医院,他们希望在父母面前打针的时候夸张的哭泣,而不是在别人面前假装坚强。他们希望躺在病床上时,父母给买来喜欢的玩具、肯德基,苹果、香蕉。 他们很弱小,他们很无助,他们希望父母天天能陪在他们身边,他们不愿意忍受孤独的煎熬,他们不愿意独自面对黑夜,他们希望写作业时有不明白的问题能问问父母。 孩子的爸爸妈妈,孩子一转眼就长大了,他们也有一颗渴望温暖的心,他们向往幸福,他们向往家庭,请不要让我远离你们长大,请不要让我们总是用思念的泪水打湿衣被…… 爸爸妈妈,抱抱我吧……
我们如何面对留守儿童的锥心之问 每一个家长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相应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完善儿童保护以及农民工进城定居政策,降低亲情的成本,给孩子一个有爸有妈、有爱有乐、完整的家。 爸妈离婚了,又都有新家了,安徽望江县9岁男孩小林只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1月20日,听说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小林情绪低落。晚饭后几小时,外婆发现小林悬挂在厕所的横梁上,脖子上套着一根用来编织网兜的塑料绳。(新华社1月24日) 欢乐新年将至,小林却选择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可怜的孩子,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给外公外婆留下只言片语。爸妈在哪儿?留守儿童又能去哪儿?我们这个运转得愈来愈快的社会,又该怎样去解开那一根勒在小林脖子上的冰冷绳索? 小林从小就成了留守儿童。这种境况在爸妈离婚、并分别再婚之后,变得更为严峻,他的存在,甚至成了爸妈的“负累”,被推来推去、转来转去。可以设想,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心灵中,原本应该习以为常的亲情,居然成了奢侈品,由此造成的心理伤害、幸福缺失乃至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仅仅依靠外公外婆的“隔辈亲”,显然难以弥补。 当亲情被生活、乃至生存的压力挤对,迫不得已承受撕裂的煎熬时,有必要追问相关的制度环境。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能够维系最起码的亲情,小孩子应该理所当然的与父母一起生活。遗憾的是,三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孩子只能无奈地留守,孤独地成长,而一旦长大成人,则又开始父辈的轮回。 特别是,未来十几年,随着农民工进城继续高速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将会被迅速放大到整个社会。由此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也将迅速加大,并可能影响到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因此,尽快启动相关改革,让农民工家庭在城市里能便捷安家,让撕裂的亲情早日弥合,已是迫不及待。 当然,那些为人父母的责任,一样无法推卸。大环境的改善,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父母至少应该最大可能尽到自己的责任,把孩子当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去小心呵护。少一些“向钱看”,过年回家陪陪孩子,多给孩子一个电话、一个问候,其实并不难。 绳索勒在孩子稚嫩的脖子上,痛在每一个善良的国民心里,他们不应该这么决绝地告别。每一个家长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相应地,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完善儿童保护以及农民工进城定居政策,降低亲情的成本,给孩子一个有爸有妈、有爱有乐、完整的家。 我的楼兰 - 云朵
你是A+父母吗? 我和老公去德国旅游,顺便看望了在柏林生活的表姐。我们到表姐家时已是晚饭后,表姐戴着耳机在上网,表姐夫在看书,他们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凯文在做作业。这静谧的氛围让我们不也大声说话。 凯文礼貌地和我们打过招呼,又继续在纸上写着什么。我好奇地看着凯文,心想:德国孩子做作业怎么不用作业本?看到我诧异的表情,表姐说:“凯文在给我们评分。” “评分?”我不解地问:“孩子给父母评分?” 表姐点点头,说:“是的,每逢月末,凯文都会根据这个月的实际生活情况,对我和他爸爸的行为进行评分。我们看到这份‘父母成绩单’要签署意见,再由凯文交给老师。” 这是一份怎么样的“父母成绩单”?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等凯文填好后,表姐递给了我。 “父母成绩单”上共有10道题,优秀为A+,合格为A,不合格为B。每一项都做出选择后,可以看到父母本月在孩子心中是否合格。我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1.父母彼此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从不在我面前使用不文明语言或无休止地争吵。 2.父母能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以电视,电脑或大声说话来影响我的学习。 3.父母能积极学习,不断进取,能做我的“智多星”,能提高对我的教育能力。 4.父母能认真听取我的学习情况汇报,为我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资料和课外阅读书刊。 5.父母能经常与我沟通,耐心地倾听我的诉说,从不态度恶劣地打断我。 6.父母能关心我的身心健康,膳食平衡,视力保护和生理健康,带领我积极锻炼身体。 7.父母每月都给我零花钱,但会指导我合理使用,让我学会勤俭节约。 8.父母从不溺爱我,每天都耐心指导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9.父母能正确对待我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强行制止,而是和我讲道理,帮助我改正。 10.父母能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一起帮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表姐看了“父母成绩单”上凯文的评分,将表格递给表姐夫,然后对凯文说:“看到你给我们的多了个A+,我们很欣慰得到你的认可,会更加努力地改进,你也要努力学习。”凯文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份特殊的“成绩单”深深地触动了我,想想我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我平时总是要求她要考第一,却从没想过我要为她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什么样品帮助。 我把这分“父母成绩单”记录下来,以后我和老公也要在女儿的监督和见证下做她成长道路上的榜样。
首页 1 2 下一页